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朝民(商)初字第34438号

裁判日期: 2015-10-08

公开日期: 2016-04-22

案件名称

周德泰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村民委员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周德泰,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村民委员会

案由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全文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朝民(商)初字第34438号原告周德泰,男,1927年2月21日出生。被告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村民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负责人王志刚,村委会主任。委托代理人田朝辉,北京市达实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周德泰与被告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牌坊村村委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周昌昊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周德泰、牌坊村村委会的委托代理人田朝辉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完毕。周德泰诉称:周德泰系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村民,2004年牌坊村向全体村民发放《农用地确权确利证书》,载明周德泰全家享受土地确权面积每人0.6亩,但自2004年至2012年周德泰等每人每年仅获得土地收益286元,大部分土地收益被牌坊村村委会强行占有,后周德泰等得知,北京市土地确权可以采取确权确地、确权确利、确权确股三种方式,但牌坊村村委会单方采取了确权确利的方式,剥夺了周德泰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且采取确权确利方式未经过村民大会决议,而是通过村民代表表决。故周德泰诉至法院,要求牌坊村村委会按照确权确地方式将9.5亩土地交由以周德泰为代表的农户经营。牌坊村村委会答辩称不同意周德泰的诉讼请求,牌坊村村委会与周德泰家签订了土地确权确利协议,现牌坊村土地均已由牌坊村村委会统一经营管理,周德泰全家也一直领取了土地确权确利收益,土地确权确利政策亦是经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决策确定,周德泰的诉讼请求缺乏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予以驳回。经审理查明,周德泰系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牌坊村村民,2004年9月30日,牌坊村村委会向周德泰发放了《农用地确权确利证书》,确认周德泰作为农户代表,全户确权人口3人,分别为周德泰、李淑琴、周宝禄;人均确权农用地面积为0.6亩,户确权农用地面积为1.8亩;有效期限为三年,后经变更,《农用地确权确利证书》现记载的有效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起至转工转居之日止,后确权人口、确权土地面积未发生变更。2004年至今,牌坊村村委会按年足额向周德泰全户人口发放了确权确利款项。上述事实,有周德泰提交的《农用地确权确利证书》及当事人陈述意见等在案佐证。本院认为,周德泰等作为牌坊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周德泰等接受了村委会颁发的《农用地确权确利证书》,并始终受领了村委会发放的土地确权确利收益,应当视为周德泰等与村委会之间成立农用地确权确利关系。周德泰家农业人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已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确利的方式实现,现周德泰要求变更土地确权方式的请求,属于村民自治的范畴,不属于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范围。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原告周德泰的起诉。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周昌昊二〇一五年十月八日书记员  张 钰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