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天秦刑初字第168号

裁判日期: 2015-10-29

公开日期: 2015-11-26

案件名称

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故意伤害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天水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天秦刑初字第168号公诉机关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王某某。辩护人纪红,甘肃天秦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杨某某。辩护人王朝晖,甘肃天秦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周某某。被告人张某某。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检察院以天秦检公诉刑诉(2015)第4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7月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2015年7月8日立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并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22日、10月21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期间经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检察院建议延期审理一次。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邱军生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某某及辩护人纪红、被告人杨某某及辩护人王朝晖、被告人周某某、张某某均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2014年9月12日23时40分许,秦某某和李某某饮酒后驾驶摩托车行驶至天水市秦州区羲皇大道海林南厂家属院巷道口时,李某某碰见妻子冯某某,便先下了摩托车。秦某某驾驶摩托车继续往巷道内行驶,适逢被告人杨某某饮酒后驾驶“雪佛兰”牌轿车,车内搭乘饮酒后的被告人王某某和被告人周某某去海林南厂家属院送完朋友从巷道内往外行驶,轿车的左前部与摩托车的脚踏板相卡碰,王某某、周某某便下车给秦某某赔礼。杨某某倒车准备将轿车和摩托车分离时,因操作不当又将摩托车向前推了几公分,引起秦某某不满,与杨某某、王某某、周某某发生争吵并相互推搡、撕扯,冲突中秦某某朝周某某腹部踢了一脚,周某某便谎称自己是孕妇并责问秦某某,王某某、杨某某又与秦某某相互推搡,被李某某、冯某某劝阻。周某某打电话叫来其姐周某甲及张某甲和被告人张某某后,张某某与秦某某发生争吵,并用拳击打秦某某面部。之后,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等人再次与秦某某撕扯、推搡,并导致秦某某后退时翻过巷道栏杆掉入水渠。秦某某在水渠中打电话叫其弟弟秦某甲时,周某某、张某甲等人又朝秦某某身扔沙子,吐口水,后王某某、杨某某等人离开现场。秦某甲与朋友秦某乙(均拟另行处理)赶到现场发现秦某某面部肿胀靠在巷道栏杆上,三人便追出巷道来到羲皇大道,又与杨某某、张某某、周某某发生厮打,随后秦某某和王某某在相互辱骂、撕扯过程中倒地,王某某见状,对秦某某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救治,秦某乙便拨打120救护电话。之后,秦某甲拦住一辆出租车准备将秦某某送往医院救治,周某某以己方人员亦受伤为由阻止。当张某某打电话叫来的孙某某、陈某某(拟另行处理)赶到现场后,又与秦某甲发生厮打。之后,120救护车来到现场对秦某某进行抢救。秦某某因抢救无效死亡。秦某甲朋友吴某某遂拨打110电话报警。另查明,杨某某在120救护车上得知秦某某死亡后,主动离开救护车回到案发现场等候。之后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等人被赶到现场的公安机关抓获,四人均如实供述了打架的犯罪事实。再查明,经天水市秦州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从秦某某血样中检出酒精成分,含量77mg/100ml;从秦某某胃内容物及胃壁组织中未检出氰化物、常见金属毒物、常见安眠镇静类药物、常见杀鼠药、常见有机磷农药等常见毒物。秦某某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记载,秦某某颅底骨折伴脑脊液耳漏的损失程度已达到轻伤一级的范围。秦某某体表损伤较轻微,亦排除了窒息和中毒的情况。解剖检验发现头部损伤伴有左侧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源自左枕部上静脉的畸形血管破裂、出血量不大,全脑小血管高度扩展、淤血,其脑底动脉血管存在粥样硬化病变。病理检验发现其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变程度非常严重;结合医院常规检验发现其肾功能衰竭十分严重,出现蛋白尿、血尿以及血小板异常等尿毒症症状;上述疾病的产生需要长期发展形成,存在脑出血倾向的并发症。联系秦某某生前有饮酒的情况,还应考虑酒精的协同作用,酒精具有直接扩展血管、间接增加血管内血液充盈度和抑制凝血机制等作用,酒后脑血管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临界状态,合并其本身存在直发性脑出血的病历倾向,即使很轻微的外力作用也易导致畸形血管处发生破裂出血。秦某某在患有严重疾病病理基础上,本次外伤导致其大脑快速缺血、缺氧而晕厥,从而心脏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在粥样硬化病损处聚集,使得冠脉绝对血流量不足、心肌缺血,引起急性心脏衰竭死亡,因此,心脏病发作是导致秦某某死亡的主要原因。结合调查情况,秦某某生前与多人发生争吵、撕打,其倒地后不长时间内即发生死亡,除了较为严重的外伤,此类争吵、情绪激动及过度体力活动同样也是诱使心脏病发作的明显诱因。经鉴定,秦某某系外伤、争吵等诱发心脏病发作死亡。侦查中,被告人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与秦某某家属就民事赔偿自行达成协议:由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赔偿秦某某家属50万元。其中杨某某赔偿20万元,王某某、周某某赔偿21万元,张某某赔偿9万元,均已履行。秦某某家属对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表示谅解。审理中,杨某某再次给秦某某家属赔偿4万元,王某某、周某某、张某某再次给秦某某家属赔偿10万元。秦某某家属再次对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表示谅解,请求对其从轻处罚。上述事实,被告人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证人李某某、冯某某、张某甲、周某甲、秦某甲、秦某乙、孙某某等人的证言,现场勘查笔录及现场图、现场照片,尸体检验鉴定书,酒精检验及毒物检验鉴定意见书,检验报告,死亡医学证明,户籍证明,赔偿协议书,收条,谅解书,到案经过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某、杨某某、周某某、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成立。在共同犯罪中,四被告人作用地位相当,以共犯论处。鉴于四被告人案发后明知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候,抓捕时无抗拒行为,归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应认定为自首,审理中能够自愿认罪,积极足额赔偿了损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属谅解,确有悔罪表现,且王某某在现场对秦某某有救治行为,又综合考虑,秦某某系外伤、争吵等诱发心脏病发作死亡,四被告人的伤害行为仅是引起秦某某死亡的诱因,其犯罪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故均可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辩护人的上述辩护意见予以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被告人杨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被告人周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被告人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缓刑考验期均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甘肃省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方 琼代理审判员  韩瑞锋人民陪审员  文 祎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李弘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