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云高刑终字第1672号
裁判日期: 2015-10-29
公开日期: 2015-12-31
案件名称
李友才、杜松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李友才,杜松有,张应桥,陶玲英,黄中鹏,魏建春,王彩萍
案由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4)云高刑终字第1672号原公诉机关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李友才,农民。2009年4月21日因犯贩卖毒品罪被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2011年6月10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14年2月8日被玉溪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同年5月8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玉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白韩秋,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杜松有,绰号小兽,农民。2006年12月4日因犯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云南省华宁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2012年2月3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13年12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玉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XXX,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应桥,绰号老弟,农民。因本案于2013年12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玉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罗莉媛,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陶玲英,居民。因本案于2013年12月1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红塔区看守所。指定辩护人薛占义,云南联宇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黄中鹏,农民。2005年11月14日因犯非法经营罪被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2007年6月8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13年11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玉溪市看守所。辩护人吴燕华、张瑞珏,云南新海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魏建春,农民。2005年11月14日因犯非法经营罪被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7年6月7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13年11月15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玉溪市看守所。辩护人陈新国,云南滇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王彩萍,绰号九妹、九娘,居民。因本案于2013年12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红塔区看守所。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玉溪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陶玲英、王彩萍、黄中鹏、魏建春犯贩卖、运输毒品罪一案,于2014年10月13日作出(2014)玉中刑初字第89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陶玲英、黄中鹏、魏建春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朱燕、黎同昭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李友才及指定辩护人白韩秋,上诉人杜松有及指定辩护人XXX,上诉人张应桥及指定辩护人罗莉媛,上诉人陶玲英及指定辩护人薛占义,上诉人黄中鹏及辩护人吴燕华、张瑞珏,上诉人魏建春及辩护人陈新国,以及原审被告人王彩萍均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3年10月中旬,被告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商议从边境购买毒品到玉溪贩卖,由杜松有负责联系运毒车辆,张应桥负责到勐海联系购买毒品,李友才负责在玉溪接运和销售毒品。之后杜松有要求被告人黄中鹏联系运输毒品的货车,黄中鹏即联系了被告人魏建春,三方商定每块毒品的运费为1万元,其中包括黄中鹏每块毒品的介绍费2000元。随后,被告人李友才和杜松有先后通过现金和汇款方式,将毒资16万余元交给被告人张应桥,张应桥即到勐海联系被告人陶玲英购买毒品,陶玲英又邀约了被告人王彩萍参与。11月11日晚,陶玲英、王彩萍在勐海向一男子购买了三块毒品放在王彩萍家中,当日由张应桥取走藏匿。次日杜松有通过王彩萍又向勐海男子购买了两条毒品。13日21时许,被告人魏建春驾驶豫K×××××货车到达勐海县建材市场门口,黄中鹏即联系张应桥到车上藏匿毒品。21时30分许,张应桥将毒品藏在魏建春驾驶的货车挂车工具箱内,之后与杜松有、黄中鹏连夜赶回玉溪等待接运毒品。11月15日3时30分许,魏建春驾驶豫K×××××大货车行驶到元江县青龙厂卡点时被民警抓获,当场从该车挂车(车牌号豫K×××××)工具箱内查获用红色购物袋装着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三块零两条,净重2030克。同时,杜松有、张应桥和李友才驾驶李友才的云F×××××的白色CRV车到青龙厂查看货车情况。之后民警先后抓获被告人黄中鹏、杜松有、张应桥、陶玲英、王彩萍、李友才,从李友才身上查获23颗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净重2.15克。原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三百六十五条、第五十条第二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被告人李友才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被告人李友才限制减刑;被告人杜松有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张应桥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陶玲英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6万元;被告人王彩萍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万元;被告人黄中鹏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4万元;被告人魏建春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3万元。宣判后,原审被告人李友才上诉称,一审认定事实有误,其没有出资参与贩卖毒品,请求改判其无罪。指定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依据本案的客观事实和现有证据,不能认定上诉人李友才参与贩卖毒品,一审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判处上诉人李友才无罪。原审被告人杜松有上诉称,一审认定事实不清,量刑过重,其系从犯,且交代同案犯的住址,属重大立功,请求对其从轻处罚。指定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上诉人杜松有在本案中有重大立功和坦白情节,归案后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请求对其改判为无期徒刑。原审被告人张应桥上诉称,其并没有出资购买毒品,一审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依法从轻改判。指定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对一审认定运输毒品罪无异议,对认定贩卖毒品罪罪名有异议,上诉人张应桥归案后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系从犯,请求对其从轻处罚。原审被告人陶玲英上诉称,其只贩卖了毒品三块,一审认定事实不清,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依法从轻改判。指定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上诉人陶玲英涉案毒品为三块,其行为在本案中起到辅助作用,系从犯,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属坦白,且系初犯、偶犯,社会危害性较小,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对其从轻改判。原审被告人黄中鹏上诉称,其只是介绍魏建春帮杜松有、张应桥等人运输毒品,其从中拿中介费,一审认定事实错误;其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有悔罪表现,一审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对其改判为有期徒刑十五年以下。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上诉人黄中鹏并未联系张应桥到魏建春的车上藏匿毒品,一审认定事实错误;上诉人在该案中作用较小,且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认罪态度好;在羁押期间,检举揭发同监室的重大犯罪行为,属构成重大立功;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对其从轻改判。原审被告人魏建春上诉称,其被黄中鹏陷害;黄中鹏利用熟知其的运输路线,频繁与其通电话掌握其的作息规律,悄然将毒品放在其货车未上锁的外挂工具箱内,其并无运输毒品的故意,事前也不知晓箱内放有毒品,且其也不认识同案的其他人,请求二审法院改判其无罪。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一审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上诉人魏建春的定罪量刑仅凭黄中鹏的供述及二人的通话次数认定,属孤证,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上诉人魏建春无罪或发回重审。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认为,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陶玲英、黄中鹏、魏建春、原审被告人王彩萍非法贩卖、运输毒品甲基苯丙胺,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应依法惩处。其中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的行为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上诉人李友才、陶玲英、原审被告人王彩萍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上诉人黄中鹏、魏建春的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共谋做毒品生意,共同出资购买毒品,利润按出资比例分成,并作了分工,在共同贩卖毒品犯罪中地位均等,系主犯。上诉人陶玲英、王彩萍在为他人代购毒品的共同犯罪中,陶玲英起主要作用,系主犯,王彩萍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在运输毒品犯罪中,上诉人杜松有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上诉人张应桥、黄中鹏、魏建春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上诉人杜松有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原审被告人王彩萍具有立功表现。归案后,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陶玲英、王彩萍、黄中鹏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综上,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犯罪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较大,罪行极其严重,依法予以严惩。虽上诉人杜松有系累犯,但鉴于杜松有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上诉人张应桥、李友才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较杜松有轻,予以从轻处罚。上诉人李友才构成累犯、毒品再犯,一审判决对原审被告人李友才限制减刑;上诉人魏建春在运输毒品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较黄中鹏轻,对其减轻处罚。综上,原审人民法院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建议对各上诉人维持原判。经审理查明,2013年10月中旬,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商议从边境地区购买毒品到玉溪市贩卖,由上诉人杜松有负责联系运毒车辆,上诉人张应桥负责到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联系购买毒品,上诉人李友才负责在玉溪接运和销售毒品。随即上诉人杜松有安排上诉人黄中鹏联系运输毒品的货车,黄中鹏即联系了上诉人魏建春,三方商定每块毒品的运费报酬为1万元,其中包括上诉人黄中鹏每块毒品的介绍费2000元。随后,上诉人李友才、杜松有先后通过现金和汇款方式,将毒资16万余元陆续交给上诉人张应桥,张应桥即到勐海联系上诉人陶玲英购买毒品,陶玲英又邀约了原审被告人王彩萍参与购买毒品。同年11月11日晚,上诉人陶玲英、原审被告人王彩萍在勐海向一男子购买了三块毒品放在王彩萍家中,当日由上诉人张应桥取走藏匿。次日上诉人张应桥又通过原审被告人王彩萍再次向勐海男子购买了两条毒品。11月13日21时许,上诉人魏建春驾驶一辆货车(车牌:豫K×××××)到达勐海县建材市场门口,21时30分许,上诉人黄中鹏联系上诉人张应桥将毒品藏在魏建春驾驶的货车挂车工具箱内。11月15日3时30分许,上诉人魏建春驾驶该车辆行驶到元江县青龙厂卡点时被民警查获,当场从该车挂车的工具箱内查获用红色购物袋装着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三块零两条,净重2030克。民警先后抓获黄中鹏、杜松有、张应桥、陶玲英、王彩萍、李友才,并从李友才身上查获23颗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净重2.15克。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出具并经一审庭审质证确认的抓获经过、立案登记表、户籍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刑事判决书及释放证明书、毒品称量笔录、提取检材笔录、物证照片、鉴定意见书及鉴定结论通知书、提取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笔录及清单、发还清单、银行卡账户查询明细及银行卡存取款凭条、补充侦查报告书、住宿证明、手机通话清单、过路费发票、抓拍车辆信息、玉溪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玉)公(刑)检(电)字(2013)37号电子物证检验报告、(玉)公(刑)检(电)字(2014)10号、19号电子物证检验报告、证人证言、辨认笔录及照片、情况说明、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陶玲英、黄中鹏、魏建春及原审被告人王彩萍的供述和辩解等证据予以证实。本案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本院认为,上诉人杜松有、张应桥、李友才无视国家对毒品的管制,为获取非法利益,共谋、共同出资在边境地区购买毒品后运至玉溪市准备贩卖牟利,三人的行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在购买毒品犯罪中,上诉人陶玲英、原审被告人王彩萍受张应桥指使购买毒品甲基苯丙胺共计2030克;在运输毒品犯罪中,杜松有联系上诉人黄中鹏,黄中鹏又联系上诉人魏建春并相商给予高额报酬运输该批毒品至玉溪市,随后杜松有、黄中鹏安排张应桥将毒品放在魏建春的货车上;本案参与犯罪的人较多,各自均有明确的分工,且多数系单线邀约,六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故应依法予以严惩。针对上诉人李友才所提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经查,根据侦查机关所掌握的的线索来源及本案查明的客观事实和现有证据,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与本案查明的事实不符;且上诉人李友才构成累犯、毒品再犯,一审判决对原审被告人李友才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限制减刑,并无不当,故对其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关于上诉人杜松有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杜松有系累犯,但鉴于杜松有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原审法院已经充分注意,且量刑并无不当,故对其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上诉人张应桥所提的上诉理由,经查证与本案认定的事实不符,故不予支持;其辩护人的所提系从犯,请求对其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原审法院已经充分注意,且量刑并无不当,故对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上诉人陶玲英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原审法院已经充分注意,且量刑并无不当,故对上诉人陶玲英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上诉人黄中鹏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黄中鹏检举同监室他人有故意杀人的案底,但经侦查机关核实并无此事,且被检举人的其他犯罪事实并未被相关法院所认定,故对上诉人黄中鹏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支持和采纳。上诉人魏建春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经查,与本案查明的事实不符,故对上诉人魏建春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原判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建议对各上诉人维持原判的意见予以采纳。综上,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之规定,本裁定即为核准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李友才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被告人李友才限制减刑;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杜松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张应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裁定。审 判 长 杨丽娟代理审判员 尹红兵代理审判员 余姗珊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陆发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