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通法民一初字第770号
裁判日期: 2015-10-28
公开日期: 2016-01-29
案件名称
刘扬与艾奇、艾应龙婚约财产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通榆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通榆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扬,艾乔,艾立龙,乔庆华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
全文
吉林省通榆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通法民一初字第770号原告刘扬,男,1991年7月12日生,汉族,农民,住吉林省通榆县。委托代理人刘一霖,女,通榆县开通镇社区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被告艾乔,女,1994年10月16日生,汉族,农民,住吉林省通榆县。被告艾立龙(艾乔父亲),男,1971年7月2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被告乔庆华(艾乔母亲),女,1971年7月16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二被告委托代理人李文斌,男,通榆县国家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原告刘扬与被告艾乔、艾立龙、乔庆华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杜伟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扬及其委托代理人刘一霖,被告乔庆华、艾立龙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文斌出庭参加了诉讼,被告艾乔经本院传票传唤未出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刘扬诉称,2012年12月,经媒人于海泉介绍,与被告艾乔确立恋爱关系。见面当天,原告给付被告艾乔见面礼金1万元,会亲时又给付彩礼3万元。2013年12月,原告刘扬与被告艾乔未登记便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同居前,通过介绍人给被告彩礼现金9万元,定期存单5万元(含利息4千元)。举行仪式当天给艾乔改口钱1万元,以上共计人民币19.4万元。同居前,被告艾乔用彩礼款购买了衣柜、屏柜、写字椅、电���桌、电脑、电视、洗衣机、被褥、窗帘、化妆品,共计花费25930元。被告艾乔又购买了三金,花费15000元,服装3000元,共同生活期间生活开支18000元,其它没有花销。原告认为给付被告彩礼数额大,扣除合理花销,三被告应返还彩礼款15万元。被告辩称,经于海泉介绍,刘扬与艾乔确立恋爱关系。被告方收到彩礼款13万元,当时约定结婚全部花销都在其中,包括结婚和婚后生活所需一切,因女方未达法定婚龄,双方未登记,便于2013年12月份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同居前女方购买三金花费1万元,做行李花费1万元,购买家电2万元(电脑、桌椅、电视、洗衣机、茶几),购买衣服1万元,手机1300元,拍婚纱照5000元,化妆品6000元。2014年春,包地及购买种子、花费3万元,雇人铲地3000元,原告看病2万元,被告看病6000元,随礼6000元,同居期间生活费1万元,原告��走3000元,又从被告家借款2万元,以上共计16.3万元。被告认为,造成二人解除同居关系的原因是由于原告生理原因不能过夫妻生活,经常对女方进行精神折磨,给女方造成精神伤害。现彩礼款已经在共同生活期间花费,并已超过给付彩礼数额,且同居两年共同创造的收入,原告未给女方。故被告方不应返还彩礼款,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请。根据原告起诉、被告答辩,本院归纳双方当事人诉讼争议焦点问题为:被告应否返还彩礼款?围绕争议焦点,原告提供如下证据:证据1,证人于海泉出庭证实如下“2012年12月份,经我介绍,原告刘扬与被告艾乔确立恋爱关系。见面当天,双方谈好17万元,一包在内,男方什么都不用管了,都包括在内。当时原告拿出1万元,作为见面礼。几天后接被告,经我手给被告3万元。举行仪式前,��过我给现金9万元,存折5万元。结婚当天,互相给改口钱1万元。听艾乔说,2014年春天,包地、种地、种子、化肥花3万元,刘扬看病2万元。当时存折有利息4000元。”原告质证后对证人所述给付彩礼款数额无异议,但对花销提出异议,认为是听说,是传来证据,不存在这部分花销。被告质证后无异议。证据2,证人费喜林出庭证实如下:“原告的父母求我开车去被告家给彩礼,当时是现金9万元,存单5万元,存单利息为4000元,钱给三被告了。·············……”原、被告��证后无异议。证据3,证人于凤华出庭证实如下“原、被告同居后,女方生气回娘家,男方找我去接她,回家后给她1600元割双眼皮。同居后,女方经常回娘家。”原、被告质证后无异议。围绕争议焦点,被告提供如下证据:证据1,证人梁彦平出庭证实如下:“我听艾乔说,2014年春天,艾乔拿出3万元包她姑父的地,具体包谁的不知道,好像说包一年。”原告质证后提出异议,证人只是听艾乔说,事实不存在。被告质证后无异议。证据2,证人艾丽娟出庭证实如下“艾乔是我侄女,2015年春天,刘扬和艾乔盖房子,从我这借了1万元,至今未还,当时没打条。2014年春天,听我侄女说拿出3万元包地是事实。”原告���证后提出异议,证人与艾乔是亲属关系,不具有效力。证人一直参与庭审,举证形式不合法,证实内容不存在,证人证言不应予以采信。被告质证后无异议。证据3,证人乔士军出庭证实如下“我是艾乔的外公,她上我家去说,买地花3万元,雇人吃喝花了3000多元,都是艾乔拿的钱,秋天收入一点都没给艾乔。”原告质证后提出异议,认为证人与艾乔是亲属关系,不具有效力,证人一直参与庭审,举证形式不合法,证实内容不存在,证人证言不应予以采信。被告质证后无异议。证据4,2015年9月1日,通榆县第一医院诊断书,证实艾乔生病。原告质证后认为,诊断书字迹不清,艾乔病情与本案无关。经过庭审举证、质证,本院评析认证情况如下:证人于海泉、��喜林,于凤华的证言,原、被告质证后均无异议,本院对上述证人证言予以认定。证人梁彦平的证言,证实听艾乔说拿3万元包地的事,该证据不是直接证据,原告质证后提出异议,故本院对该证人证言不予采信。证人艾丽娟,乔士军的证人证言,因与被告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被告提供的艾乔的诊断书,是医院出具的诊断结果,本院对该证据予以认定。由上,本院确认如下案件事实:2012年12月份,经于海泉介绍,原告刘扬与被告艾乔确立恋爱关系。相亲当天,男方给艾乔见面礼1万元。会亲时,又给付彩礼款3万元。2013年12月,刘扬与艾乔未登记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同居前,又给付彩礼现金9万元,定期存单一张,金额5万元(含利息4000元),结婚仪式当天相互给改口钱1万元。艾乔用彩礼钱购买了衣柜、屏柜、写字椅、电脑、电视、洗衣机、被褥、窗帘、化妆品,花费共计人民币25930元。购买三金花费15000元,服装3000元,共同生活期间花费18000元。本院根据原告的诉求、被告答辩、以及当事人举证、质证情况,结合确认的案件事实,针对案件争议的主要问题,综合评判如下:三被告应当返还彩礼款9万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按照习俗给付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原告刘扬与被告艾乔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同居。同居前,原告给付被告彩礼款19.4万元,数额较大,本院考虑到被告用彩礼钱购买了结婚用品,并在同居期间实际花销了一部分,故此,三被告应当返还彩礼款9万元。综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判决如下:被告艾乔、艾应龙、乔庆华返还原告刘扬彩礼款人民币9万元。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450元,由三被告承担1025元,原告自行承担425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吉林省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期满不上诉则本判决生效,双方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逾期不履行的,本院将依据对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逾期不申请,本院将视为放弃权利。审判员 ���杜伟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书记员 罗 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