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徐商终字第0360号
裁判日期: 2015-10-28
公开日期: 2015-11-17
案件名称
朱晓文与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徐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徐商终字第0360号上诉人(原审被告)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艳,该合作社理事长。委托代理人陈康,该合作社员工。委托代理人唐德乾,徐州市离退休法院工作者协会睢宁办事处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朱晓文。上诉人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以下简称邱集合作社)因与被上诉人朱晓文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一案,不服睢宁县人民法院(2014)睢凌民初字第075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4月29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朱晓文原审诉称:2011年3月18日、2011年5月12日,朱晓文分别在邱集合作社处存款2万元,合计4万元,存期六个月,约定年利率1.98%,到期利息人民币198元,邱集合作社为朱晓文开具存单两张。存款期限届满后朱晓文要求兑付被拒,故请求判令邱集合作社给付存款本金人民币4万元并按照存款约定的年利率标准支付利息人民币3000元(一审期间朱晓文增加“邱集合作社按月息3%支付存款期限外利息”的诉讼请求,后撤回)。邱集合作社原审辩称:朱晓文不是适格原告,朱晓文提供的存单上存款人为“朱小文”。朱晓文与邱集合作社之间不存在存款合同关系,朱晓文未向邱集合作社交付存款,朱晓文所持有的凭证不真实,上面加盖的是张廷刚私刻的邱集合作社二部印章且是“现金付讫”章,故并非存款。如张廷刚实际收取了朱晓文的4万元也属于借贷案件,张廷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本案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请求驳回朱晓文的起诉。原审法院查明:邱集合作社于2009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由汇丰公司提供,法定代表人为王升章,成立后汇丰公司先安排彭艳负责,后由张廷刚负责,再由张峰负责。经营期间,该社在汇丰公司业务大厅开设邱集合作社二部营业窗口,二部印章后被张廷刚持有。朱晓文分别于2011年3月18日、5月12日将现金2万元存入邱集合作社,工作人员丁凤出具存单两份。两份存单的单号分别为睢农NO0904796及NO0904804,均加盖“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现金付讫(2)”印章,均载明“存入金额2万元”,约定的年利率均为1.98%,到期利息均为198元,经办人均为丁凤、复核人均为王埸萱。第一份存单存款载明的起息日为2011年3月18日、到期日为2011年9月18日;第二份存单存款起息日为2011年5月12日、到期日为2011年11月12日。原审法院认为:邱集合作社经批准���立并登记,对其在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吸收的存款应当依约予以兑付,对其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013)睢凌商初字第0004号民事判决书、(2014)徐商终字第00035号民事判决书、(2014)苏审二商申字第0361号民事裁定书三份生效法律文书能够确认张廷刚负责过邱集合作社的经营、邱集合作社曾在汇丰公司业务大厅设立二部营业窗口。涉案存款系朱晓文在汇丰公司业务大厅存入,即便业务点被取消、工作人员被辞退,但业务印章未被销毁,仍有人在原场所对外以邱集合作社的名义办理邱集合作社主要经营的储蓄业务,邱集合作社及其负责人没有制止,对朱晓文而言,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义务辨识是否确为邱集合作社的行为,故邱集合作社应当对该行为承担责任。虽然邱集合作社主张朱晓文持有的存单中的“现金付讫(2)”不是其业务印章,其没有收到该笔存款,以否认朱晓文、邱集合作社之间的储蓄存款关系,但邱集合作社未提供双方之间不存在存款关系的证据,且朱晓文作为存款人在邱集合作社的业务点存入款项领取存单及存折,不能苛求其对印章是否与备案印章一致进行核对,因此,可以确认朱晓文、邱集合作社之间的储蓄存款关系成立并受法律保护,而朱晓文存款后款项是否归由邱集合作社统一管理,并非朱晓文所能控制,邱集合作社应当依约承担兑付存款的民事责任。关于邱集合作社对朱晓文主体资格提出异议的问题,因存入存单系朱晓文持有,“朱晓文”与“朱小文”发音相同,仅为书写文字不同,且邱集合作社并未有证据证明债权凭证的持有人并非权利人,因此,应认定朱晓文有原告主体资格。至于张峰、张廷刚是否涉嫌犯罪,与本案无关,也不影响邱集合作社的责任承担,故对���集合作社主张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意见不予支持。朱晓文主张存款期限外利息按照存款约定的年利率1.98%计算,不违反法律规定,予以支持,但应以人民币3000元为限(通过核算,按照约定年利率计算至判决之日,略低于3000元)。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朱晓文存款本金4万元并支付利息(按照双方约定的年利率1.98%自相应的存款之日起计算至实际履行之日,但不应超过3000元)。如果义务人未按本判决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600元,由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承担(朱晓文已预交,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于履行上述义务时一并支付给朱晓文)。上诉人邱集合作社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朱晓文并非适格原告,朱晓文身份证所载姓名并非“朱小文”。二、汇丰公司的张廷刚经手在睢宁县睢魏路设立的“邱集合作社二部”与上诉人无关,涉案存单的经办人丁凤、复核人王埸萱系张廷刚而非上诉人聘用,存单上加盖的“现金付讫(2)”印章系张廷刚私刻。张廷刚已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移送审查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本案应移送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追赃程序解决。三、上诉人未对存单所盖“现金付讫(2)”印章尽到注意义务。根据生活经验,加盖该印章意味着盖章单位向对方支付而非收取现金,故涉案凭证并非存单。四、(2013)睢凌商初字第0004号民事判决书、(2014)徐商终字第00035号民事判决书及(2014)苏审二商申字第0361号民事裁定书三份生效文书涉及的存款凭证、印章均与本案不同,且上诉人正准备通过撤销之诉推翻与上述文书有关的(2012)睢商初字第131号判决,故上述文书不具有既判力。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被上诉人朱晓文答辩称:“朱晓文”与“朱小文”的发音相同,仅书写不同,被上诉人确在睢宁县睢魏路的邱集合作社营业窗口存入涉案的款项,“张廷刚是否伪造印章”是邱集合作社内部问题,与存款人无关。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期间,上诉人邱集合作社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1、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徐商申字第0071号民事裁定书、(2014)徐商申字第0072号民事裁定书复印件各一份,以证明本案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睢宁县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复印件一份,以证明张廷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一案,已由睢宁县公安局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被上诉人朱晓文质证认为:邱集合作社员工是否涉嫌犯罪与存款人无关。本院认为: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徐商申字第0071号及(2014)徐商申字第0072号两件再审案件中,原审被告除邱集合作社外还有张廷刚及吴正君,且张廷刚以个人名义向再审申请人出具了还款计划,故两案的案情与本案有所区别,相关再审裁定书不能证明上诉人的举证目的。睢宁县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仅能证实张廷刚因非法吸收张鸿飞、史玉安、刘兹建、沈素云存款而被移送审查起诉,不能证实本案亦应���送公安机关处理。故本院对上述证据均不予采信。二审期间,被上诉人朱晓文未向本院提交新证据。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查明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案二审期间的争议焦点为:1、朱晓文是否系适格原告,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存款合同关系;2、本案应否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本院认为:一、关于朱晓文是否系适格原告、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存款合同关系的问题。首先,本案系以存单为主要证据提起的诉讼,属存款合同纠纷。因涉案的户名为“朱小文”的存单由朱晓文持有,而“朱小文”与朱晓文全名的发音完全相同,且邱集合作社无证据证明存款凭证的持有人并非存款合同权利人,故一审认定朱晓文为本案适格原告并无不当。其次,睢宁县人民法院、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吴正群与邱集合作社存款合同纠纷一案分别作出的(2013)睢凌商初字第0004号民事判决书、(2014)徐商终字第00035号民事判决书、(2014)苏审二商申字第0361号民事裁定书均已生效,生效法律文书认定的事实具有既判力,可在案件审理中直接适用。上述文书认定,张廷刚于2010年至2011年6月期间负责邱集合作社的经营,邱集合作社曾在汇丰公司业务大厅设立二部营业窗口,二部营业窗口被撤销后没有销毁印章,该印章后被张廷刚持有,丁凤之前是汇丰公司工作人员,被汇丰公司辞退后被张廷刚聘用。在本案中上诉人未提交足以推翻上述既定事实的证据。结合本案案情分析,朱晓文所持存单的开立时间(2011年3月及5月)均在张廷刚负责邱集合作社经营的期间,朱晓文在邱集合作社营业窗口存款后领取的存单上既有经办人丁凤也有复核人王埸萱印章,存款账号、本息、利率及期限等主要条款齐备,不能苛求朱晓文辨析存单应加盖的印章类型、对存单所盖印章与备案印章是否一致进行比对或者核实其所存款项是否由邱集合作社统一管理。邱集合作社上诉称涉案营业场所、存款经办人丁凤及存单所盖印章均与该社无关,这与生效判决查明的事实不符。邱集合作社应对因其未及时销毁营业点印章导致的仍有人可在原营业场所对外以该社名义办理储蓄存款业务,承担法律责任。邱集合作社提出的“涉案存单加盖印章的类型不当”,不足以否定该存单本身的真实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持有人以真实凭证为证据提起诉讼的,如金融机构不能提供证明存款关系不真实的证据,人民法院应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成立,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在现阶段无法否定存单真实性的前提下,证明存款未交付、存款关系不真实的举证责任应由���集合作社负担。邱集合作社一、二审期间均未就此提交充分证据,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综上,一审法院认定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存款合同关系、邱集合作社应依约向朱晓文兑付存款本息等并无不当。二、关于本案应否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问题。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该单位的名义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将取得的财物部分或全部占为己有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外,该单位对行为人因签订、履行该经济合同造成的后果,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故,即使公安机关查实诉争存款确为张廷刚私自占用,亦不当然免除邱集合作社的相关民事责任。一审法院未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并无不当。本院对上诉人的该项上诉理由,亦不予采信。综上,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无事实和法���依据,本院不予支持。邱集合作社未依约在存款到期后向朱晓文兑付存款本息,除须支付双方约定的本息外,还应就本金部分向朱晓文赔偿逾期利息损失。朱晓文要求判令邱集合作社依诉争存单所记载的存期内利率支付逾期利息(以3000元为限),未超出邱集合作社违约行为造成的利息损失,亦不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禁止性规定,本院对此不予调整。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理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800元,由上诉人睢宁县邱集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郭 宏代理审判员 杜 林代理审判员 汪佩建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董硕园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