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宝民初字第01306号

裁判日期: 2015-10-27

公开日期: 2015-12-06

案件名称

原告李殿珍与被告周家湾村承包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延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殿珍,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周家湾村民委员会

案由

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

全文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宝民初字第01306号原告李殿珍,女,汉族,1961年4月5日出生,延安市宝塔区。被告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周家湾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周家湾村)。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周家湾村。法定代表人赵永兵,该村村委会主任。委托代理人刘金伟,该村委会委员。原告郑建设诉被告周家湾村承包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殿珍、被告委托代理人刘金伟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李殿珍诉称,其夫朱国立系周家湾村民,于2013年2月5日去世。2012年3月,被告周家湾村土地被延安市政府征收。被告三次向村民发放征地补偿款。被告第一次应向朱国立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29000元、第二次应支付2000元、第三次应支付65000元,现在被告只向原告支付了29000元征收补偿款,剩余的67000元补偿款拒绝支付。现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共计67000元。原告提供的证据有:一、补偿实施方案、会议记录、征收集体土地协议书、征收登记表。二、银行流水单一份。三、证明两份,证明由李殿珍继承土地补偿款。被告对原告的证据表示没有意见。被告未提供证据。经审理查明,原告所述事实基本属实。另查明,延安市政府对周家湾村的征地活动于2012年10月份结束,被告周家湾村在收到土地征收补偿款和安置款后,按人人有份,平均分配的方案,第一次于2012年12月10日每人分得29000元,包括原告丈夫朱国立在内。第二次2013年4月24日每人分得65000元,人均共计分得94000元。之后,周家湾村又将集体土地租赁收入平均分配,人均分得2000元。除李殿珍外,其他继承人均表示放弃继承该项权利。本院认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平等享受村集体利益的权利。本案中,周家湾村村民朱国立在分配土地补偿款时,已具有分配资格,有权按照分配方案享受全部份额,不能因为朱国立随后的死亡,而影响其后续分配权利。现被告表示愿意给原告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朱国立的其他继承人均已表示放弃继承,故原告李殿珍诉讼请求继续享受剩余份额,应予支持。但其要求分配的2000元并非征地所获收益,此请求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周家湾村支付原告李殿珍65000元(限判决生效后一月内付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冯延鸿审 判 员  艾晓华人民陪审员  雷延全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七日书 记 员  杜 夏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