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行民一初字第01652号

裁判日期: 2015-10-26

公开日期: 2015-12-22

案件名称

米某、张某甲等与刘某、张某丙等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行唐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行唐县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米某,张某甲,张某乙,刘某,张某丙,张某丁,张某戊,张某己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河北省行唐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行民一初字第01652号原告米某,农民。系被告刘某儿媳。原告张某甲,农民。系原告米某女儿。原告张某乙,学生。系原告米某女儿。委托代理人邢跃进,石家庄市行唐巨龙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刘某,农民。被告张某丙,农民。系被告刘某之女。被告张某丁,农民。系被告刘某之女。被告张某戊。农民。系被告刘某孙子。委托代理人张香花。被告张某己,农民。系被告刘某孙。原告米某、张某甲、张某乙诉被告刘某、张某丙、张某丁、张某戊、张某己为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范进军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米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邢跃进,被告刘某、张某丙、张某丁、张某戊的委托代理人张香花、张某己到庭参加诉讼,原告张某甲、张某乙、被告张某戊经传票传唤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三原告诉称,原告米某系被告刘某儿子张占英之妻,原告张某甲、张某乙系张占英之继子女。张某丙、张某丁系张占英之姐妹。张某戊、张某己系张占英之儿女,张占英于2011年6月去世。就位于行唐县只里乡执阳村的上下两层十间房产的权属争议,经行唐县人民法院(2012)行民一初字第00227号民事判决认定,三原告享有18.75%,五被告享有81.25%的份额,由于五被告未提出分割的诉讼请求,法院仅确认了双方各自所占份额,没有具体分割。另外,该院落内原告米某与丈夫张占英婚后建造东房三间(包含门洞一间),属于米某与张占英的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半属于原告米某所有,另一半属于张占英遗产,三原告与被告刘某、张某戊、张某己应当共同分割,故此,三原告对于东房三间享有四分之三的份额。上次诉讼后,被告刘某等不让三原告居住,现三原告无家可归,不能正常生活。虽然三原告对于楼房享有18.75%份额,但不能满足三原告的日常生活,从有利于生产、生活原则考虑,为确保原告合法权益,特诉至法院,请求分割上下两层十间房产及院落内的东房三间,超过原告份额部分,原告可以折价找补给被告。五被告辩称,原告诉求依法继承分割位于行唐县执阳村的上下两层十间房产是重复起诉行为。本案原告诉求分割的上下两层十间房产经行唐县人民法院(2012)行民一初字第00227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该生效判决书确认三原告对现诉争的上下十间房屋享有l8.75%的财产继承份额。现三原告重新起诉,再次要求继承分割上下两层十问房屋依法无据。行唐县人民法院(2012)行民一初字第00227号民事判决书生效后,本案三原告为占据其18.75%的财产份额,多次找答辩人滋事,无理取闹,经常找答辩人吵骂,致使年己古稀的答辩人刘某的身心造受巨大损害。答辩人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引发人命案件,多次忍气吞生。现答辩人不同意三原告主张的分割两层十间房屋中上下两间,并补给超过其份额的差价款的请求。根据生效的行唐县人民法院(1999)行民初字第3153号民事判决书确认的事实,涉案的上下两层十间楼房确定的价值39521.69元,答辩人同意按照该价值参照国家规定的折旧率扣除折旧价值后,按18.75%的份额付给三原告折价款。三原告诉请继承分割院落内东房三间(包含门洞一间),依法无据。东房三间是答辩人刘某全部出资出物所建,不属于原告米某与张占英的夫妻共同财产,现三原告要求继承分割东房三间的财产,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告为证实其主张的提交证据有:1、判决书两份(行唐县法院行民一初字第00227号判决书一份、石家庄市中级法院石民二终字第00816号判决书一份);2、证明两份(米霍口楼板厂证明一份、执阳村委会证明一份);3、医院票据两张;4、行唐县法院原审理卷宗证人笔录一份。五被告质证称:楼板厂证明有异议,该证明是伪造的,对该证据不认可;村委会证明也不认可,该证明是原告米某自己写的,村委会盖章;对原卷证人笔录无异议;对医院两张收费票据无异议;对两份判决书无异议。五被告为证实其主张提交的证据有:1、行唐县人民法院原审理卷宗证人张某庚证言一份。2、张永刚书面证言一份:张永刚于1999年9月份给张占英定做的3.2米空心板15块,2.8米4块,水泥2.5吨,共计1240元。是于2000年4月6日上楼板,张永刚当时在楼板厂工作,当时是用工资顶帐。原告对被告提交证据的质证意见是:对证据1无异议,证人证明与原来法庭认定的事实并不矛盾。对证据2不予认可。经审理查明,原告米某系被告刘某儿子张占英之妻,原告张某甲、张某乙系张占英之继子女。张某丙、张某丁系张占英之姐妹。张某戊、张某己系张占英之儿女,张占英于2011年6月去世。原、被告诉争的房屋位于行唐县执阳村。行唐县人民法院(2012)行民一初字第00227号民事判决认定,原告米某、张某甲、张某乙应继承上下十间房屋18.75%。争议院落内东房三间(含门洞一间)在张占英与原告米某结婚前的1999年春天已打好地基,墙体已垒至约1米左右,××××年××月××日张占英与米某结婚,东房第二年完工。2002年1月被告刘某婆婆李富姐去世。庭审时原告称东房地基价值500元,被告称价值1000元。庭审后原告申请对诉争房屋进行价格鉴定,但又撤回申请,表示不再要求进行实质分割,只要求确定诉争三间东房其应有份额。上述事实,有庭审笔录、行唐县人民法院(2012)行民一初字第00227号民事判决书等证据在案证实。本院认为,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的分割,应有利于生产生活,不损害遗产的效用。诉争三间东房系原告米某婚后完工,应认定为家庭共同财产,地基虽为张占英婚前所垒,双方争议价值不大,不宜鉴定,酌定800元。因地基与三间东房不可分割,应一并视为家庭财产处理为宜,故原告米某、被告刘某及其婆婆李富女、儿子张占英应各分得1/4,即每人股份25%,被继承人张占英份额再由三原告和三被告刘某、张某戊、张某己继承均分,即三原告分1/8。综上,三原告应分得三间东房的37.5%,由三原告给付被告地基折款300元;原告不再要求对十间房屋进行实质分割,是对其权利的合法处分,本院准许。经调解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米某、张某甲、张某乙对位于行唐县执阳村诉争的三间东房享有37.5%的财产份额。二、三原告于判决书生效后五日内给付五被告地基折款300元。三、驳回原告米某、张某甲、张某乙的其它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80元,减半收取40元,由原告米某、张某甲、张某乙20元,被告刘某、张某戊、张某己负担2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范进军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书记员  段彦茹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