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赤民一终字第1658号

裁判日期: 2015-10-26

公开日期: 2015-12-26

案件名称

赵志民与刘志艳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赵志民,刘志艳,赵景利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赤民一终字第1658号上诉人(原审被告)赵志民,男,1975年2月24日出生,汉族,职工,住宁城县。委托代理人迟雅龙,内蒙古大宁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志艳,女,1977年6月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宁城县。委托代理人肖杰,宁城县汐子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审被告赵景利,男,1969年5月22日出生,汉族,农民。上诉人赵志民因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不服宁城县人民法院(2015)宁民初字第322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查明的事实,2010年,刘志艳在宁城县小城子镇宁南村育有两个大棚松树苗,其中樟子松9万棵,油松26万棵。赵志民在宁城县大城子镇瓦北村培育松树苗,赵景利以合伙育苗的名义与赵志民将刘志艳的樟子松树苗9万棵以每棵0.8元和油松树苗26万棵每棵0.4元连同赵景利的部分树苗移植到赵志民在宁城县大城子镇瓦北村的育苗大棚内,赵志民负责出育苗大棚及苗木的养护赵景利负责出苗木及苗木的销售,赵志民、赵景利合伙培育松树苗,刘志艳未参与苗木培育及销售等管理活动。赵志民以与刘志艳没有合伙关系为由拒绝给付其合伙分成款,并拒绝给付苗木款。一审认为,赵志民与赵景利合伙培育树苗有证人证言证实,赵志民与赵景利也没有争议,二人之间形成了合伙关系。而刘志艳的树苗虽然经赵景利介绍以合伙的名义移植到赵志民的大棚内,但刘志艳与赵志民即未签订合伙育苗的书面协议,也没有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口头协议,又未参与苗木的经营管理活动,故刘志艳与赵志民、赵景利未形成合伙关系。赵志民与赵景利将刘志艳的树苗移植到合伙经营的大棚内,根据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民事活动原则,赵志民与赵景利应当给付刘志艳苗木款。刘志艳要求赵志民与赵景利给付苗木款176000元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请求给付垫付移苗工人工资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赵志民与赵景利的答辩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故判决:一、赵志民、赵景利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共同给付刘志艳树苗款176000元;二、驳回刘志艳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赵志民不服,上诉称,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事实是赵志民与赵景利存在合伙关系,双方协商由赵景利提供树苗,赵志民提供育苗大棚并进行管理,刘志艳的树苗是赵景利以个人名义购买,用于与赵志民的合伙投入,并非以合伙的名义购买,刘志艳与赵景利之间是买卖合同关系,赵景利所欠刘志艳的树苗款是赵景利的个人债务,应由赵景利个人偿还。赵志民不认识刘志艳,与刘志艳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更不存在合伙关系,刘志艳与赵景利之间的债务与赵志民无关。其次,本案的案由是合伙协议纠纷,并非买卖合同纠纷,原审已经查明赵志民与刘志艳之间不存在合伙关系,就应当驳回刘志艳的诉讼请求,告知刘志艳按买卖合同纠纷另行起诉赵景利,而不能按合伙协议纠纷判决赵志民给付树苗款。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依法改判。被上诉人刘志艳及原审被告赵景利均答辩称服从原审判决。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赵景利与赵志民系合伙培育树苗,对该事实赵景利和赵志民均予以认可。刘志艳虽称其是经赵景利介绍将树苗以合伙的名义移植到赵志民的大棚,但双方没有签订书面的合伙协议,赵志民亦对于刘志艳入伙的事实不予认可,且刘志艳未参与树苗的经营管理活动,故原审认定刘志艳未与赵志民、赵景利之间形成合伙关系,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确认。因刘志艳的树苗移植到赵志民的大棚,用于赵志民与赵景利合伙事项中,故刘志艳向赵志民、赵景利共同主张权利并无不当,虽然赵志民上诉称其与赵景利合伙时已经约定由赵景利负责出苗木,赵志民负责出大棚,所以欠刘志艳的树苗款应是赵景利的个人债务。但即使有该约定也系合伙人内部约定,对刘志艳不具有法定约束力,赵志民可在给付完刘志艳树苗款后,进行合伙人内部清算,但不属于本案审查范围。故赵志民的上诉请求依法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3870元,由赵志民承担,邮寄费60元,由赵志民、赵景利、刘志艳各承担2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孟凡林审判员  李国辉审判员  崔明明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书记员  吴保佳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