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茂信法民一初字第23号

裁判日期: 2015-10-16

公开日期: 2016-01-07

案件名称

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与曾某丁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信宜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信宜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某丁,郑某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条,第三条,第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茂信法民一初字第23号原告:曾某甲。原告:曾某乙。原告:曾某丙。三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莫远思,广东前瞻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被告曾某丁和第三人郑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黄家培,广东海法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诉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于2015年9月2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郑某向本院提交《参加诉讼申请书》申请参加本案的诉讼。本院于2015年8月17日依法追加郑某作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同时发现该案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依法应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0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莫远思、被告曾某丁及其委托代理人黄家培(亦是第三人郑某的委托代理人)、第三人郑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诉称:曾泽昭(信宜市农业银行员工,已于1991年4月死亡,其父母亦已死亡)与李淑珍(信宜市工商银行员工,已于2014年7月25日死亡,其父母亦已死亡)是夫妻关系。原、被告是曾泽昭、李淑珍的子女。李淑珍死亡时,遗下如下财产:一、位于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一幢,建筑面积597平方米,登记在李淑珍名下,房产证号为:粤房地权证信房字第××号。该楼房首层现出租给他人使用,租金为4000元/月。二、银行存款:1、定期存款10笔,总金额本金573597.52元(已于2014年7月8日办理挂失手续)。2、活期存款总金额人民币239419.04元(其中:231652.46元包括银行存款、现金、单位补贴等,已暂存入曾某甲账户代管,另外7766.58元存于李淑珍深圳农业银行账户)、港币5176.34元(存于李淑珍深圳农业银行账户)。三、证券交易款:李淑珍生前参与证券投资(把本金1万元交给曾某丙进行证券交易),至2014年11月3日,其名下共有证券款554342.2元。原告认为原、被告是曾泽昭、李淑珍的子女,是曾泽昭、李淑珍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生前未立有遗嘱,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的以上遗产应由原、被告平均继承。请求法院依法判决:1、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位于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房产证号:粤房地权证信房字第××号)的第一层(即首层)归原、被告共有,各占1/4产权(包括土地使用权),该层房屋出租的租金由原、被告各占1/4;第二层归曾某丙所有,第三层归曾某乙所有,第四层归曾某甲所有,第五层归曾某丁所有,第一层至第五层的公共楼梯和第五层楼顶及水池归原、被告共同所有(该楼房及土地价值约60万元)。2、被继承人李淑珍遗下的银行存款人民币813016.63元(其中:定期存款573597.59元、活期存款239419.04元),港币5176.34元由原、被告平均继承,各得存款人民币203257.16元、港币1294.09元,上述存款所得的利息由原、被告各占1/4。3、被继承人李淑珍的证券款554342.2元由原、被告平均继承,各得138585.55元。4、本案的诉讼费由被告负担。被告曾某丁辩称:一、本案的遗产应当先留出安葬父母的费用。原、被告的父母死亡后现安葬的位置既没有合法手续又不方便扫墓,而被告及三原告生活在各地,扫墓非常不方便,现母亲遗留下大量遗产,应当在遗产中预留出购买墓地并迁坟的费用,剩余部分才进行继承。二、被告及本案的第三人郑某是本案所涉房屋的共有人,遗产分配时应当先分割出共有份额,剩余部分再法定继承。被告与第三人郑某于××××年结婚,婚后与曾泽昭、李淑珍一起共同生活。1984年被告与第三人郑某、曾泽昭、李淑珍准备在信宜市区农民街(现东兴街82号)建房,因资金不够,便邀请郑某的父亲郑候多出钱一起建房,郑候多退回其单位分房并领取了建房补助参与建房。1985年该房屋建好并入住,其中郑候多分得3楼,郑候多一直在该3楼居住至2006年。郑候多死亡后,该房屋的份额归第三人郑某。因此,被告及第三人郑某是本案所涉房屋的共有人,遗产分配时应当先分割出被告及第三人郑某的份额,剩余部分再法定继承。三、原告曾某乙、曾某丙对被继承人照顾较少,应当少分遗产。原告曾某乙、曾某丙出嫁后长年在外地生活每年至多回一次信宜探望母亲,小住几天,对母亲照顾较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应当少分遗产。综上所述,请求法院在预留出安葬父母的费用及分出被告和第三人郑某的共有份额后,根据原告曾某乙、曾某丙少照顾被继承人的事实,依法分配遗产。被告曾某丁在庭审中补充答辩称:李淑珍生前曾提出要在老家安莪龙阜建房,因此还应从遗产中扣除10万元用于建房。第三人郑某述称:本案中的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是曾某丁、郑某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曾泽昭、李淑珍、郑候多共同出资建造的,是曾某丁、郑某、曾泽昭、李淑珍、郑候多的共有财产,其中该楼房的第三层属于郑候多的财产。郑候多已于2013年11月死亡,郑候多的妻子沈芳已于2011年6月死亡,而郑候多、沈芳的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郑中坚、郑忠越、郑忠强已书面放弃继承该财产,该财产应由郑某继承。因此,应先将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中属于郑候多的第三层楼房和除第三层楼房外由曾某丁、郑某共有的一半份额分割出来后剩余部分再进行法定继承。经审理查明:曾泽昭与李淑珍是夫妻关系,共生育了四个子女,分别是女儿曾某甲、儿子曾某丁、女儿曾某乙、女儿曾某丙。曾泽昭于1991年4月去世,李淑珍于2014年7月去世。曾泽昭的父母已先于其死亡,李淑珍的父母亦已先于其死亡。曾泽昭、李淑珍生前无遗嘱,亦无与他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共四人。曾泽昭、李淑珍生前于1987年间建造了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一幢(房地产权证号:粤房地权证信房字第××号、房地产权属人为李淑珍,原房地产权属人为曾泽昭,曾泽昭去世后变更登记为李淑珍)。建造该楼房时,曾泽昭在信宜市农业银行工作,李淑珍在信宜市工商银行工作。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均已参加工作,其中原告曾某甲、曾某乙已结婚到夫家生活居住,被告曾某丁与第三人郑某已结婚并与曾泽昭、李淑珍共同居住生活。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主张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全部是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出资建造的,属于曾泽昭、李淑珍的遗产。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主张该楼房是由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与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和郑候多共同出资建造的,其中第三层是由郑候多出资。为了查明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本院认为有必要要求原告曾某丙本人到庭就案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于2015年9月14日书面通知曾某丙于2015年10月8日开庭前到本院接受询问,但曾某丙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庭审中原告方称原告曾某丙有出资帮助父母曾泽昭、李淑珍建造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但在庭审中明确表示不主张对该房屋的共有份额。李淑珍去世后还遗留以下财产:1、户名为李淑珍,开户行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宜东镇支行,账号分别为:44×××67、44×××67、44×××34、44×××28、44×××45、44×××57、44×××82、44×××80、44×××47、44×××72的定期存款人民币共573597.95元,上述十笔定期存款已于2014年7月8日办理挂失。2、户名为曾某甲,开户行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宜南开支,账号为44×××58的存款人民币232248.44元(至2015年6月21日止),原、被告双方确认该存款为李淑珍的财产,暂由曾某甲代管。3、户名为李淑珍,开户行为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地王支行,账号为41×××71的存款人民币928.49元、港币1.87元(至2015年6月21日止)。4、户名为李淑珍,开户行为中国农业银行深圳深南支行,账号为41×××21的存款人民币6841.82元、港币5174.73元(至2015年6月21日止)。5、客户姓名为李淑珍,开户证券公司为中航证券有限公司。账号为00×××01的资金人民币555798.62元(至2015年6月30日止)。上述存款人民币共813616.7元、港币共5176.6元、证券资金人民币共555798.62元。被告曾某丁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本院于2015年2月10日作出(2015)茂信法民一初字第23号民事裁定书驳回被告曾某丁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被告曾某丁不服该民事裁定提起上诉,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5月8日作出(2015)茂中法立民终字第69号民事裁定书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2015年7月22日,被告曾某丁向本院提交《中止诉讼申请书》,认为本案中遗产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是共有财产,信宜市房产局将该财产违法登记为被继承人李淑珍个人财产,已提出行政诉讼[(2015)茂信法行初字第18号,现该案在审理过程中]要求信宜市房地产管理局撤销李淑珍名下的粤房地权证信房字第××号房产证,申请对本案中止诉讼。本院于2015年7月28日作出(2015)茂信法民一初字第23-1号民事裁定书驳回被告曾某丁中止诉讼的申请。庭审中,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主张对上述银行存款和证券资金由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四人均等继承。被告曾某丁表示同意均等继承。另查明,信宜市东兴街82号的五层楼房房屋结构为混合结构,自用面积为133平方米,建造面积为597平方米。原、被告均确认该楼房第一层楼梯前面分割为两个铺位用于出租,但原告未提供证据证实租金的收取情况。该楼房第一层楼梯后面一间房用于摆放杂物。该楼房第二、三、四、五层楼房均为自用。本院认为,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曾泽昭、李淑珍去世后其拥有的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房地产权证号:粤房地权证信房字第××号)和存款、证券资金应当作为遗产进行处理。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作为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应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处理双方的纠纷。曾泽昭、李淑珍生前无遗嘱,亦无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的规定,其遗产应按法定继承顺序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某丁继承。因被继承人曾泽昭、李淑芳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某丁均表示要求继承上述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的规定,曾泽昭、李淑珍的遗产应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某丁均等继承,对李淑珍位于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各享有四分之一的继承份额。原告要求分割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对于信宜市东兴街82号五层楼房如何分割的问题。该楼房第一层、楼梯及楼顶平台由原、被告四人共同管理使用,楼房第二层归原告曾某甲所有,楼房第三层归被告曾某丁所有,楼房第四层归原告曾某乙所有,楼房第五层归原告曾某丙所有。对于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主张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的第三层属于郑候多所有,除第三层外属于曾某丁、郑某、曾泽昭、李淑珍的共有财产的问题。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对该主张提供了由黄少英、赖芳梅、吴淑英、陈凤英、许玉兰、李超华、梁仕庆、苏贤高分别签名的《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郑某、曾某丁、郑候多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复印件1份、郑候多离休做屋补助《现金凭证》复印件2页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宜市支行出具的《证明书》复印件1份。经查,黄少英、赖芳梅、吴淑英、陈凤英、许玉兰、李超华、梁仕庆、苏贤高分别签名的《证明》属于证人证言,黄少英、赖芳梅、吴淑英、陈凤英、许玉兰、李超华、梁仕庆、苏贤高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且郑某、曾某丁、郑候多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只是证实郑某、曾某丁、郑候多当时的居住情况,未能证实建造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的出资情况。郑候多离休做屋补助《现金凭证》也未能证实该款用于建造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宜市支行出具的《证明书》也未能证实信宜市东兴街82号楼房的权属情况。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规定,由于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对被告曾某丁、第三人郑某的该项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张对上述存款和证券资金由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均等继承,被告亦表示同意,本院予以支持。李淑珍存款人民币共813616.7元、港币共5176.6元、证券资金人民币共555798.62元由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各分得人民币203404.18元(813616.7元÷4人)、港币1294.15元(5176.6元÷4人)、证券资金人民币138949.66元(555798.62元÷4人)。对于原告主张出租信宜市东兴街82号第一层楼房的租金(每月4000元,自2015年1月份起)由原、被告四人各占四分之一的问题。因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实该层楼房的出租情况和租金收入情况,原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对原告该项主张,在本案中不予处理,原告可另寻法律途径解决。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位于信宜市东兴街82号的五层楼房(房地产权证号:粤房地权证信房字第××号、房地产权属人为李淑珍)第一层及该栋楼房的楼梯、楼顶平台由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共同管理使用,楼房第二层归原告曾某甲所有,楼房第三层归被告曾某丁所有,楼房第四层归原告曾某乙所有,楼房第五层归被告曾某丙所有。二、李淑珍存款人民币共813616.7元、港币共5176.6元、证券资金人民币共555798.62元由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和被告曾某丁各分得人民币203404.18元、港币1294.15元、证券资金人民币138949.66元。三、驳回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的其他诉讼请求。四、驳回第三人郑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2506元(原告已预交11253元),由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被告曾某丁各负担5626.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陆智华审 判 员  欧 宁代理审判员  高洁玉二〇一五年十月十六日书 记 员  罗江熙附法律条文内容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