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城民初字第444号
裁判日期: 2015-10-16
公开日期: 2015-11-20
案件名称
岳某某与杜某甲等为赡养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西峡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西峡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西城民初字第444号原告:岳某某。委托代理人:刘彬,西峡县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特别授权。被告:杜某甲,系原告大儿子。被告:杜某乙。系原告二儿子。被告:杜某丙,系原告三儿子,(未到庭)。被告:杜某丁,系原告四儿子。原告岳某某与被告杜某甲、杜某乙、杜某丙、杜某丁赡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2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彭中立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王莹、人民陪审员陈文华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9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岳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刘彬,被告杜某甲、杜某乙、杜某丁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杜某丙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岳某某诉称:原告的爱人杜广因病于2007年去世,2007年7月1日就原告的养老问题四被告达成协议,由被告杜某甲、杜某丙赡养原告,但该协议未实际履行。后原告一直住在四儿子杜某丁家,本人责任田由被告杜某丁耕种。2015年5月28日原告因年老体弱从房顶摔倒住院20天,花去医疗费39289元,新农合报销10460元后,下余28829元由四儿子杜某丁垫付(由杜某丁经手借杜某乙3000元,借杜某丙3300元)。出院后为原告到谁家居住生活发生争议,几个被告相互推诿,原告又到被告杜某丁家居住,其他三被告不再照顾原告的生活。为此原告诉请法院依法判令四被告承担赡养义务,轮流照顾原告;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300元;承担本次和今后的医疗费用。被告杜某甲辩称:父亲去世后,关于母亲的赡养,四被告协议约定由其和被告杜某丙赡养,但当时被告杜某甲和杜某乙分家另过,杜某丙、杜某丁没有分开住。原告一直居住在被告杜某丁家,帮助被告杜某丁照看孩子,被告杜某丁承诺每月支付300元小孩子照看费,但一直未兑现,被告杜某丁应当将该费用拿出来。2015年5月28日原告从被告杜某丁家房顶摔倒受伤,且原告多年来一直在被告杜某丁家居住,因此本次产生的医疗费应由被告杜某丁一人承担。对原告起诉的内容没有意见,只要兄弟4人商量好,愿意出钱。被告杜某乙辩称:不同意每月支付原告300元赡养费,不同意平摊原告今后的住院医疗费。原因是其已按照协议与杜某丁一起对其父尽了赡养义务,按照协议原告应由杜某甲、杜某丙赡养。这次原告摔伤住院,其拿出3000元给杜某丁,想着给原告买药,但是杜某丁若还该钱,自己还要这3000元。被告杜某丙常年在云南打工,目前未成家,在庭审前承办人员与其联系,杜某丁在电话中称同意其他兄弟商量后的意见。被告杜某丁辩称:不同意每月支付原告300元赡养费,也不同意原告今后再随其居住及平摊原告今后的住院医疗费,原因是其已按协议对其父尽了赡养义务,按照协议原告应当由杜某甲、杜某丙赡养,且原告这些年一直在其家生活,由其赡养。本次原告住院,除新农合报销外,不要求其他三被告分摊,抵作原告这些年给被告杜某丁照看小孩的费用,借杜某乙的3000元,借杜某丙的3300元随后偿还。经审理查明:原告岳某某与四被告系母子关系,原告的爱人杜广因病于2007年去世,杜广因由被告杜某乙和杜某丁赡养。2007年7月1日就原告的养老问题四被告达成协议,原告由被告杜某甲、杜某丙赡养,但该协议未实际履行。后原告一直住在被告杜某丁家,责任田由被告杜某丁耕种。2015年5月28日原告从被告杜某丁家房顶摔倒住院20天,花去医疗费39289元,新农合报销10460元后,下余28829元由四儿子杜某丁垫付(由杜某丁经手借杜某乙3000元,借杜某丙3300元)。原告出院后为到谁家居住生活与四被告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仍住在被告杜某丁家。另查:2014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6438.12元。上述事实,由双方当事人的庭审陈述、赡养协议及医疗费用清单为证,经审查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故原告要求四被告对其尽赡养义务,于法有据,理由正当,本院依法应予支持,但其要求四被告轮流照顾,其行不便,不利于其生活,应当随四被告中的其中一人固定居住生活,对其更为有利。因原告岳某某一直且目前仍在被告杜某丁家居住,被告杜某丁离异且有一幼子,原告随其居住也有利于被告杜某丁生活,故原告岳某某今后仍随被告杜某丁居住,由杜某丁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照顾。被告杜某丁不同意原告继续随其居住,本院不予支持。2007年7月1日四被告达成协议,被告杜某甲、杜某丙赡养其母即本案原告,在此之前被告杜某乙与杜某丁已对其父尽到了赡养义务,根据公平原则应适当减轻被告杜某乙和被告杜某丁对其母的赡养义务,但根据赡养义务的法定属性,二被告仍应当对原告尽赡养义务,根据公平原则,自本判决生效之次月起,每月5号前被告杜某甲、杜某丙每人每月各支付给原告赡养费300元,杜某乙、杜某丁每月支付给原告赡养费200元,四被告每年合计给付原告赡养费12000元,超过(2014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6438.12元)部分,抵作被告杜某丁对原告照护的补助。杜某乙、杜某丁称其已对其父尽赡养义务不愿对其母尽赡养义务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父母在生活能够自理时随谁居住是其自由,帮谁照看小孩也是其自由,即便原告帮被告杜某丁看小孩,约定并因此由杜某丁每月支付费用300元,但是否向被告杜某丁主张是原告的权利,被告杜某甲不能代替原告行使此项权利,被告杜某甲要求被告杜某丁按约支付原告的小孩照看费用的抗辩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本次住院所花的、由被告杜某丁垫付的费用,四被告应当承担,由于原告未提出承担的具体办法,本院根据情况酌定。2015年6月原告岳某某因摔伤住院,医疗费扣除新农合报销后下余28829元,本院酌定由杜某丁负担16829元,杜某乙负担3000元(用杜某丁借杜某乙的3000元冲抵),杜某甲、杜某丙各承担4500元(从杜某丁借杜某丙的3300元冲抵,不足部分由杜某丙支付给杜某丁)。至于被告杜某丁称其不要求其他三被告分摊该费用,抵作原告照看其子的照看费,因是否要求四被告分摊费用是原告的权利,被告杜某丁不能代替原告行使权利,且原告是否向被告杜某丁主张小孩照看费亦是原告的权利不能由被告杜某甲代替原告行使该权利,故被告杜某丁称不要求其他三被告分摊此次住院的费用抵作原告的照看费的辩称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杜某丙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是其对诉讼权利的放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岳某某今后仍随被告杜某丁居住,由杜某丁照顾原告的日常生活。二、自本判决生效之次月起,每月5号前被告杜某甲、杜某丙每人每月各支付给原告赡养费300元,杜某乙、杜某丁每月支付给原告赡养费200元,四被告每年合计给付原告赡养费12000元,超过(该年度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部分,抵作被告杜某丁对原告照护的补助。三、2015年6月原告岳某某因摔伤住院,医疗费扣除新农合报销后下余28829元,由杜某丁负担16829元,杜某乙负担3000元(用杜某丁借杜某乙的3000元冲抵),杜某甲、杜某丙各承担4500元(杜某丙应负担部分从杜某丁借杜某丙的3300元冲抵,下余1200元由杜某丙支付给杜某丁),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四、原告今后因病住院,医疗费由四被告均担。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50元,杜某丁负担20元,其余三被告各担1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彭中立审 判 员 王 莹人民陪审员 陈文华二〇一五年十月十六日书 记 员 李倩倩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