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法民初字第02728号
裁判日期: 2015-10-15
公开日期: 2015-12-06
案件名称
李清春与向德平,向启树排除妨害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巫山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巫山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清春,向德平
案由
排除妨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山法民初字第02728号原告李清春,男,1968年1月12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向东(系特别授权),重庆抉择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向德平,男,1961年7月22日生,汉族。原告李清春与被告向德平、向启树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9月6日立案受理,2015年9月9日,原告李清春提出申请,要求撤回对被告向启树的起诉,本院于同日裁定予以准许。依法由审判员陈方玲独任审判,适用简易程序并于2015年10月1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清春及委托代理人向东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向德平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14年9月15日,原告与巫山县移民局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原告将坐落于高唐街道圣泉小区F7号楼4号门市买下,于同年11月开始装修,装修时被告向德平声称原告无资格购买该门市,将施工工人赶走,并将渝FW79**的摩托车开进门市内停放,阻拦工人施工,原告多次报警,要求被告将摩托车开离,经公安部门多次出警并调解,被告皆不离开。现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提起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将停放在巫山县高唐街道圣泉小区F7号楼4号门市内的摩托车开离;2.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万元;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向德平辩称,巫山县高唐街道圣泉小区F7号楼4号门市内的牌照为fW7930的摩托车是向德平停放的,该摩托车是向德平以向启树的名义买的。向德平是移民,在老城有71.3平方米的门市,在新城政府只给其还了24.7平方米的门市。该门市原来是别人占起的,大概是2013年被政府清理出去,向德平就去占了。移民局曾要求向德平退出门市,但向德平没有退出并把情况说明后,移民局也未处理。原、被告之间原来关系很好,向德平占有门市后,就借给原告使用,直到2014年,不知道原告用了什么手段将该门市买了,今年原告准备装修的时候,向德平就把摩托车停进去了。向德平占门市是有原因的,责任不应由其承担,故不应承担原告主张的损失。经审理查明,2014年9月15日,原告李清春与巫山县移民局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巫山县移民局委托高唐街道办事处公开出售城区移民统建房,将位于巫山县高唐街道圣泉小区F7号楼4号门市,按4500元每平方米计价,共计235665元,卖给原告李清春。同日,原告李清春交清房款,巫山县移民局将房屋交付给原告李清春。2014年11月3日,被告向德平将牌照为fW7930的摩托车停放于该门市内。2014年11月4日,原告李清春的女婿杨伟报警,巫山县高唐街道派出所出警,并建议双方依法起诉。2015年9月25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为该门市颁发314房地证2015字第03021号房地产权证书,载明权利人为李清春,坐落于巫山县高唐街道宁江路611号附4号,房屋用途商服用房,套内建筑面积50.36㎡。另查明,原告李清春在庭审结束后,于2015年10月22日向本院提出申请,要求撤回第二项诉讼请求,即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以上事实,有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被告的常住人口详细信息查询结果复印件,《房屋买卖合同》复印件、收据复印件、314房地证2015字第03021号房地产权证复印件,巫山县公安局高唐街道派出所《报警案件登记表》复印件,本院依职权对向德平制作的询问笔录以及庭审笔录等证据在卷佐证,事实清楚,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原告李清春与巫山县移民局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位于巫山县高唐街道圣泉小区F7号楼4号门市,并已办理房地产权登记,原告李清春取得该门市的产权,依法对该门市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被告向德平虽为移民,但该门市并非政府为其安置的房屋,其对该门市不享有权利,对该门市的占有无法律依据,属于无权占有,其行为已妨害原告物权的行使。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由被告向德平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将停放在巫山县高唐街道圣泉小区F7号楼4号(巫山县高唐街道宁江路611号附4号)门市内的、牌照为fW7930的摩托车搬离。本案案件受理费1050元,减半交纳525元,由原告李清春负担485元,由被告向德平负担4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按照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递交上诉状并收到本院预交上诉费通知书后应当及时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未在本院预交上诉费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内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又未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双方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提出上诉或仅有一方上诉后又撤回的,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本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决生效后,权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审判员 陈方玲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五日书记员 田绍春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