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浦民一(民)初字第20766号

裁判日期: 2015-10-15

公开日期: 2015-11-23

案件名称

徐力斯与钱敏、钱解新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浦民一(民)初字第20766号原告徐力斯。被告钱敏。委托代理人徐佳,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钱解新。委托代理人戴文菊。被告钱梓豪。法定代理人钱敏。委托代理人徐佳,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张年巧。委托代理人向德喜,上海才富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徐力斯诉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张年巧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7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徐力斯,被告钱敏、钱梓豪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徐佳,被告钱解新的委托代理人戴文菊,被告张年巧及其委托代理人向德喜,到庭参加诉讼。审理中,原、被告共同申请庭外和解三个月,本院予以准许,但最终和解未成。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徐力斯诉称,被告钱敏、钱解新、张年巧于2014年11月3日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被告钱敏、钱解新将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以下简称系争房屋)以人民币(以下币种同)1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被告张年巧。根据原告与被告钱敏签订的《自愿离婚协议书》第二条的约定,系争房屋为两人的婚后财产,原告为保障被告钱梓豪(系原告与被告钱敏所生之子)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稳定,在2013年10月8日经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本院)调解,系争房屋中原告的产权份额过户给被告钱梓豪并已办理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系争房屋的产权人为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共同共有。被告钱梓豪系未成年人,被���钱敏、钱解新在未与被告钱梓豪的生母即原告协商、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将系争房屋出售给被告张年巧,严重损害了被告钱梓豪的财产权益,对被告钱梓豪在系争房屋中占有的1/3的产权价值的去向未采取任何保全行为,也未向被告钱梓豪的另一监护人即原告交代此事。被告钱敏、钱解新以房产交易的形式掩盖侵害被告钱梓豪产权的非法目的。原告作为被告钱梓豪的法定监护人之一,已经付清被告钱梓豪自2013年至其年满18周岁的全部抚养费约144,000元,被告钱敏、钱解新出售系争房屋的交易行为已造成被告钱梓豪的抚养费被挪用的损害后果。原告与被告钱敏于2009年9月8日签订的《自愿离婚协议书》的第三条约定:为保证被告钱梓豪的相关权利,在其未满18周岁之前,双方均不得有擅自买卖、租赁系争房屋等行为,如有特殊情况双方需协商。擅自违反者,另一方有权保���追究该套共同财产的分割权利。在以上约定中明确说明在被告钱梓豪未满18周岁之前,原告与被告钱敏均不得进行买卖该房屋等获利行为。诉请:判令确认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被告钱梓豪的名字是被告钱敏代签的)与被告张年巧于2014年11月3日就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签订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被告钱敏、钱梓豪共同辩称,被告钱敏、钱解新出售系争房屋并未侵害被告钱梓豪的利益。被告钱敏、钱梓豪、钱解新原居住的房屋条件很差,三代人同住在50平方米的房屋内,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置换房屋,才将系争房屋出售。现已经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瑞安路的房屋(不记得具体地址,以下简称周浦镇房屋),产证已办好,虽尚未将被告钱梓豪的名字加上去,但家庭全部成员都同意以后会将被告钱梓豪的名字加上去,产��份额拟为1/3。原告存在侵害被告钱梓豪权益的行为,《自愿离婚协议书》中已写明,原告原有的产权份额是留给被告钱梓豪的,但原告在上次诉讼中已违反了其对被告钱梓豪的承诺。原告并未支付过被告钱梓豪144,000元抚养费。《自愿离婚协议书》中的条款已被原告违反了,原来的产权结构也被原告打破了。原告诉请的关于系争房屋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合法有效,被告张年巧(购房人)除尾款外,已全部付清了其余购房款项。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请。被告钱解新辩称,同意被告钱敏、钱梓豪的答辩意见。系争房屋并不是给原告和被告钱敏的婚房,而是被告钱敏的母亲戴文菊娘家动迁所得。表示不同意原告的诉请。被告张年巧辩称,原告起诉要求确认系争《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理由是该合同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利益,但被告张年巧认��,被告钱梓豪在系争房屋中也就是50平方米中的1/3的产权价值,被告钱敏、钱解新并未损害被告钱梓豪的利益。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出售系争房屋是为了置换周浦镇房屋,不存在侵害被告钱梓豪1/3产权的行为。在(2015)浦民一(民)初字第6602号(以下简称第6602号)案件中,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全家均确认了被告钱梓豪在周浦镇房屋中1/3的利益。原告认为四被告间的买卖行为侵害了被告钱梓豪利益的另一原因是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有获益行为,但该理由是不成立的。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没有获益行为,这只是一个买卖行为。四被告间签订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已全部履行完毕。系争房屋的价值为190万元(其中含装潢费用40万元),被告张年巧已经支付了185万元,只有尾款5万元尚未支付。2015年5月10日,系争房屋已交接完毕。在整个售房过程中,原告是知道的,其亦旁听了张年巧作为原告起诉钱敏、钱解新、钱梓豪的第6602号案件的相关庭审(张年巧提起该诉讼系因钱敏、钱解新、钱梓豪没有帮助张年巧履行过户的义务,故要求钱敏、钱解新、钱梓豪协助张年巧过户)。该诉讼亦围绕是否侵害被告钱梓豪的利益而进行。原告的起诉没有任何理由,不同意原告的诉请。经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钱敏原系夫妻关系,2005年2月4日,两人生育一子即被告钱梓豪。系争房屋原产权人为钱敏、徐力斯、钱解新(产权核准日期为2008年6月20日)。2009年9月8日,原告与被告钱敏在民政部门登记离婚,双方签订《自愿离婚协议书》,约定:钱梓豪由钱敏抚养并承担一切费用至钱梓豪自立为止;夫妻双方共有的系争房屋登记在钱敏、徐力斯、钱解新三方名下,系婚后共同财产,离婚后徐力斯���产权归钱梓豪所有,徐力斯配合办理产权变更手续;……,但目前小孩年幼,该套房屋所有权请钱解新代为监管,等小孩年满18周岁后自动变更房产所有权;为保证钱梓豪的相关权利,在其未满18周岁之前,双方均不得擅自(进行)买卖、租赁系争房屋等获利行为,如有特殊情况双方需协商,擅自违反者,另(一)方有权保留追究该套共同财产分割权利;……。后钱敏、钱梓豪向本院起诉徐力斯、钱解新,该案案号为(2013)浦民一(民)初字第27422号(以下简称第27422号),案由为所有权确认纠纷。2013年10月16日,经本院调解,钱敏、钱梓豪、徐力斯、钱解新达成如下调解协议:一、系争房屋产权归钱敏、钱梓豪、钱解新共同共有,该房屋尚未归还的银行贷款由钱敏负责归还;二、钱敏于2013年11月8日前给付徐力斯财产折价款12万元;三、徐力斯无需再支付钱梓豪年满18周岁之前的抚养费;四、……。2014年11月3日,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卖售人、甲方,其中钱梓豪的签名系钱敏代签)与被告张年巧(买受人、乙方)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甲方以150万元的价格将系争房屋出售给乙方。同日,被告张年巧(乙方)与被告钱敏(甲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乙方于2014年12月25日将购买系争房屋的装修补偿款40万元直接支付给甲方。审理中,原、被告均确认:被告张年巧已向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支付了购房款、装修补偿款共计185万元,尚余尾款5万元未支付。系争房屋已交付给了被告张年巧。张年巧于2015年2月6日向本院起诉钱解新、钱敏、钱梓豪,该案案号为第6602号,诉请要求钱解新、钱敏、钱梓豪继续履行关于系争房屋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相应义务并协助张年巧完成转��过户手续等。2015年6月5日,原告提起本案诉讼。同日,本院裁定第6602号案件中止审理。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自愿离婚协议书》、第27422号民事调解书、房屋状况及产权人信息、上海市房地产权证、离婚证,被告张年巧提供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第6602号案件的起诉状、民事裁定书,以及谈话笔录、庭审笔录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法代理未成年人的民事活动。被告钱敏作为被告钱梓豪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代理被告钱梓豪的民事活动。系争房屋出售后,房屋出售人取得了房屋对价,且该对价并未明显低于市场正常价值,因此被告钱梓豪的合法财产权益并未受到侵害。被告钱敏作为被告钱梓豪的监护人,应妥善保管被告钱梓豪的财产份额,如果被告钱敏有侵占、损害被告钱梓豪财产权益的行为,应依法赔偿损失,但不影响关于系争房屋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的效力。同时,被告张年巧基于被告钱敏为被告钱梓豪的父亲,有理由相信被告钱敏可以代理被告钱梓豪的民事行为而与被告钱敏、钱解新、钱梓豪签订买卖合同并支付了相应的对价(已支付购房款、装修补偿款共计185万元,尚余尾款5万元未支付),被告张年巧买受系争房屋的行为是善意、无过错的,法律亦未强制性规定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必须有未成年人的全部监护人签字才有效。综上,关于系争房屋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系相关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原告诉请要求确认该《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本院难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徐力斯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8,300元,减半收取计9,150元,由原告徐力斯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谢辉东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五日书记员  薛广文附:相关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十六条未成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