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浦民一(民)初字第10034号

裁判日期: 2015-01-05

公开日期: 2015-04-27

案件名称

李佩君与朱长聚、王淑珍等其他所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佩君,朱长聚,王淑珍,朱永康,朱晨琳,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孔庆銂,胡文静,陈海兰,孔宪平

案由

所有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九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一百条第一款

全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浦民一(民)初字第10034号原告李佩君。委托代理人吴金根,上海优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张悦,上海优一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朱长聚。被告王淑珍。委托代理人朱贵华。被告朱永康。委托代理人朱长聚。被告朱晨琳。法定代理人朱永康。委托代理人朱长聚。被告朱贵华。被告钱国萍。委托代理人朱贵华。被告朱垠州。委托代理人朱贵华。被告朱爱华。被告孔庆銂。法定代理人胡文静。委托代理人朱爱华。被告胡文静。委托代理人朱爱华。被告陈海兰。委托代理人朱长聚。被告孔宪平。委托代理人朱爱华。原告李佩君诉被告朱长聚、王淑珍、朱永康、朱晨琳、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孔庆銂、胡文静所有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3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4年4月29日第一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佩君及其委托代理人吴金根、张悦,被告朱长聚、王淑珍、朱贵华、钱国萍、朱爱华、被告胡文静的委托代理人朱爱华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朱永康、朱晨琳、朱垠州、孔庆銂经本院传票未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审理。审理中,由于本案涉及陈海兰、孔宪平动迁利益,本院依法追加陈海兰、孔宪平为本案共同被告参加诉讼。2014年11月17日,本院依法裁定本案转为普通程序,由审判员薛桂蓉、审判员赵文龙、人民陪审员顾凤旭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12月11日第二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佩君及其委托代理人吴金根,被告朱长聚并代理被告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被告朱贵华并代理被告王淑珍、钱国萍、朱垠州,被告朱爱华并代理被告胡文静、孔宪平、孔庆銂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李佩君诉称,李佩君与朱长聚原是夫妻,生有一子朱永康。1983年11月原告户口迁入本市天镇路XXX弄XXX号,2006年3月因夫妻感情破裂,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判决原告与被告朱长聚离婚,离婚后,原告的户口一直在该房屋内。2010年3月,天镇路XXX弄XXX号房屋列入拆迁范围,该房屋内涌入大量户口,房屋产权人王淑珍委托其次子朱贵华与动迁部门协调,后签订了《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原告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多次与动迁部门交涉,动迁部门告知原告,基于天镇路XXX弄XXX号房屋的实际情况,将原告与被告朱长聚共同安置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内。由于李佩君与朱长聚已离婚多年,且朱长聚已有过动迁安置,故原告不同意此安置方式,在动迁部门软硬兼施的逼迫下,2012年12月7日,李佩君不得不与朱贵华签订备忘纪要,备忘纪要载明原告取得65%的份额及权益,被告朱长聚取得35%的份额及权益。现动迁已完成,故原告起诉要求:1、依法确认原告在本市虹口区天镇路XXX弄XXX号拆迁安置协议中拥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65%产权份额;2、原告取得被拆迁房屋的各类补贴人民币(币种下同)3万元。被告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辩称,原告要求按备忘纪要分割动迁安置房是不公平的,备忘纪要的签订未经朱长聚同意,应当撤销。被拆迁房屋产权人是王淑珍,王淑珍享有利益最多,原告享有的动迁利益与其他人一样,不能超过其他人的动迁利益。被告王淑珍、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辩称,由于原告的户口在离婚后仍挂在王淑珍的动迁房中,在动迁过程中李佩君处处作梗,使动迁陷入困难,王淑珍的精神受到伤害,为了尽快签订动迁协议,摆脱动迁给王淑珍带来的精神压力,朱贵华不顾朱长聚的反对,与原告签订了备忘纪要,但原告要求动迁安置房产权登记上不能有朱长聚的名字,朱贵华无法接受,故无法及时签订动迁协议。备忘纪要现已失效,要求依法处理动迁安置房屋。被拆迁房屋产权人是王淑珍,故动迁取得的现金补偿款,应全部归王淑珍所有。被告朱爱华、胡文静、孔宪平、孔庆銂辩称,同意朱长聚、朱贵华的意见,要求依法处理原告在动迁房屋中的利益。经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朱长聚原是夫妻,生有一子朱永康。2006年3月因夫妻感情破裂,经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离婚后,原告的户口一直在本市天镇路XXX弄XXX号房屋内。王淑珍是朱长聚、朱贵华、朱爱华的母亲;朱贵华与钱国萍是夫妻,朱垠州是二人儿子;胡文静是朱爱华的女儿,胡文静与孔宪平是夫妻,孔庆銂是二人儿子。本市天镇路XXX弄XXX号房屋产权人为王淑珍,该房于2010年3月列入拆迁范围,由于原告与朱长聚已离婚,为动迁事宜,原、被告产生纷争,原、被告各自欲与动迁部门签订动迁协议无果。2012年12月7日,原告与朱贵华签订备忘纪要,备忘纪要主要内容为,安置协议签订当天朱贵华一次性支付李佩君3万元,作为动迁安置的补偿款,依照房屋安置协议为准,一套二室一厅房屋中,朱长聚享有35%份额,李佩君享有65%份额。2012年12月10日,由朱贵华作为被拆迁人王淑珍的代理人与拆迁人上海瑞虹新城有限公司、拆迁实施单位上海虹口动拆迁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约定,认定被拆迁私房的建筑面积47.50平方米,套内补贴面积15平方米,价格补贴30%,被拆迁住房价值补偿款为1,452,110元。协议对居住困难户认定14人,即李佩君、朱长聚、王淑珍、朱永康、朱晨琳、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孔庆銂、胡文静、陈海兰、孔宪平、王丽英,计算困难户增加补贴857,890元。协议还约定,选择动迁配套商品房安置补贴为71,250元,未认定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补贴为18,960元,以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搬场补贴570元,居住困难户补贴369,600元,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奖47,500元,签约奖80,000元,按期搬迁奖20,000元。上述补偿款合计2,917,880元。协议又约定,被拆迁人选择安置配套商品房5套,分别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面积69.06平方米,协议记载面积69.09平方米),价值514,720.50元;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面积70.74平方米,协议记载面积70.89平方米),价值48,634.20元;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面积68.40平方米,协议记载面积66.52平方米),价值538,146.80元;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面积68.40平方米,协议记载面积66.52平方米),价值538,146.80元;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协议记载面积66.52平方米),价值538,146.80元。安置房屋总价为2,609,795.10元。根据补偿费用总价扣除安置房总价,即2,917,880元-2,609,795.10元=308,084.90元,为被拆迁人取得的除5套房屋外的动迁利益。另查明,2012年12月10日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核定的困难户人数14人中,王丽英经查证不存在,为此,动迁部门最终核定的困难户人数13人,将王丽英动迁利益收回。2014年11月14日,重新签订了《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该协议就计算困难户人数变更为13人,并按照13人标准,将计算困难户增加补贴从原来的857,890元,减少为692,890元,居住困难户补贴从原来的369,600元,减少为343,200元,合计比原协议减少191,400元,原动迁协议约定的内容未作变更。根据重新签订的动迁协议,除5套安置房外,另有补偿款116,684.90元。再查明,目前,5套安置房中,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登记在王淑珍、朱贵华2人名下,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登记在钱国萍、朱垠州2人名下,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登记在朱爱华、胡文静2人名下,另外2套房屋产权尚未登记。李佩君表示,只主张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65%产权份额,其余4套房屋中不主张权益;王淑珍、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胡文静表示,只主张各自产权已登记的房屋,对于各自产权未登记的房屋不主张权益;孔庆銂、孔宪平表示,自已的房屋权益在朱爱华、胡文静登记的房屋中,对于其余4套安置房不主张权益;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表示,只主张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和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要求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李佩君5人均分,对于其余3套已产权登记的房屋,确认归各自产权登记人所有,不主张权益。以上事实,由户籍资料、(2005)虹民一(民)初字第3735号民事判决书、备忘纪要、承诺书、2012年和2014年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二份、证明、上海市房地产登记簿和产权证、动迁公司回函及当事人的陈述在案佐证。本院认为,一、本市天镇路XXX弄XXX号房屋动拆迁时确定的住房价值补偿款为1,452,110元,因王淑珍是该住房的产权人,故住房价值补偿款1,452,110元,应为王淑珍所有。二、动拆迁时,适用托底政策,计算安置对象13人,除住房补偿款外,其余各类补偿费用共计1,272,370元,应为李佩君、朱长聚、王淑珍、朱永康、朱晨琳、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孔庆銂、胡文静、陈海兰、孔宪平13人共同所有。三、上述补偿款中的2,609,795.10元用于安置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5套房屋,故李佩君、朱长聚、王淑珍、朱永康、朱晨琳、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孔庆銂、胡文静、陈海兰、孔宪平13人均在动迁中享受房屋产权。四、现李佩君、朱长聚、王淑珍、朱永康、朱晨琳、朱贵华、钱国萍、朱垠州、朱爱华、孔庆銂、胡文静、陈海兰、孔宪平对3套房屋产权归属明确无异议,其中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归王淑珍、朱贵华所有,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归钱国萍、朱垠州所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归朱爱华、胡文静所有,本院可照准。五、针对李佩君和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争议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和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份额,本院注意到动迁时计算该5人的动迁利益相当,动迁协议中没有体现李佩君有超出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的动迁利益,故本院根据李佩君和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在上述2套房屋中可占的产权份额及实际情况出发,为避免矛盾,确定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中40%产权归李佩君所有,60%产权归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所有,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中40%产权归朱长聚所有,60%产权归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所有。六、基于王淑珍是被拆迁房屋产权人,原告及其他被告均已经不同程度上多得了动迁利益,故除5套安置房外的116,684.90元动迁补偿款,归王淑珍所有。七、对于李佩君与朱贵华签订的备忘纪要,本院认为,朱贵华经王淑珍的同意有权处分被拆迁房(因被拆迁房产权人为王淑珍),安置房在分割前为全体安置人共有,李佩君与朱贵华均无权处分安置房,况且朱贵华的处分行为,嗣后未经其他动迁安置人的追认,属无权处分。故李佩君要求履行备忘纪要,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九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一百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中,原告李佩君享有40%的产权份额,被告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共同享有60%产权份额;二、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中,被告朱长聚享有40%产权份额,被告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共同享有60%产权份额;三、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归被告王淑珍、朱贵华所有;四、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凯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归被告钱国萍、朱垠州所有;五、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海鸣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产权归被告朱爱华、胡文静所有;六、动迁补偿款116,684.90元归被告王淑珍所有。案件受理费28,611元,由原告李佩君负担2,288.90元,被告朱长聚、朱永康、陈海兰、朱晨琳共同负担9,155.50元,被告王淑珍、朱贵华共同负担5,722.20元,被告钱国萍、朱垠州共同负担5,722.20元,被告朱爱华、胡文静共同负担5,722.2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薛桂蓉审 判 员  赵文龙人民陪审员  顾凤旭二〇一五年一月五日书 记 员  董旭峰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三条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第三十九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九十三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第九十四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第一百条第一款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