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任民初字第3201号
裁判日期: 2015-01-05
公开日期: 2015-06-04
案件名称
刘某甲与孟某离婚后财产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济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某甲,孟某,高某
案由
离婚后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一十九条
全文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4)任民初字第3201号原告刘某甲,农民。委托代理人郭新春(特别授权代理)。委托代理人郭永霞(特别授权代理),济宁任城众望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孟某。委托代理人彭建国(特别授权代理),山东开正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高某。委托代理人彭建国(特别授权代理),山东开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刘某甲与被告孟某、第三人高某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案,于2014年7月14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某甲及委托代理人郭新春、郭永霞,被告孟某及委托代理人彭建国、第三人高某及委托代理人彭建国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刘某甲诉称,2012年7月14日,原告为满足其子刘某丁未婚妻高某的购房要求,借刘某乙10万元后,通过银行转账转入高某指定的孟某名下,二人借用被告孟某的名义买房,购房人为孟某。另原告夫妻二人还向别人借现金3万元,共以孟某的名义交纳了15.64万元的首期购房款。在此情形下,刘某丁与高某于××××年××月××日登记结婚,二人于2013年9月30日在济宁市任城区协议离婚,离婚协议未涉及原告转入孟某名下的10万元和3万元现金。二人离婚后,因别人向原告催债,加之孟某的购房指标亦买不成,同时高某拒绝还款,特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孟某偿还原告购房款10万元及赔偿1万元利息损失。被告孟某辩称,本案涉及的10万元是原告之子刘某丁婚前给付高某的彩礼,刘某丁用该资金加自有资金以孟某的名义购买其单位的集资房,该10万元转入孟某的账户只是为了借用孟某的名义购房,孟某没有占有占用该10万元。2013年6月24日,刘某丁与高某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签订的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内容明确约定其婚前给高某的10万元彩礼金为高某的个人财产,双方在协议离婚时也注明无共同财产。因此,该10万元属于高某的个人财产,双方对该财产已处理完毕,原告起诉被告偿还没有法律依据。本案系由婚姻关系产生的纠纷,原告与本案当事人不存在上述关系,主体不适格,应驳回原告的起诉。第三人高某的陈述理由同被告孟某一致。经审理本院认定,原告刘某甲系案外人刘某丁之父,第三人高某系被告孟某妻妹。刘某丁与高某于2011年相识,于××××年××月登记结婚。刘某丁与高某婚前为购置结婚用房,在取得被告孟某的同意后,决定用孟某的名义购买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水运雅居)第5号楼01单元12层01-1203号房。2012年7月9日,原告刘某甲向案外人刘某乙出具欠条一份,内容为:欠刘某乙12万元是用于给我儿刘某丁买房用的。同年7月14日,刘某乙的银行账户向被告孟某账号为62×××99的银行账户转账10万元。2012年7月14日,被告孟某在其账号为62×××99的银行账户支取166400元(含刘某乙银行账户转入的10万元)后,存至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账号为37×××21的银行账户,用作购买上述房屋的首付房款。2013年6月24日,刘某丁作为甲方与乙方高某签订《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内容为:甲方婚前给乙方的彩礼金(壹十万元整打入孟某建设银行账户)属于甲方自愿赠与行为,现明确为乙方个人财产,甲方自愿放弃对该款项的所有权利;婚内甲乙双方购置的首套房产归乙方所有,由乙方住房公积金的优惠政策完成后期月供费用,甲方同意并放弃对首套房产的所有权利;……。同日,刘某丁向高某出具《保证书》一份,其中第五条关于房产的内容为:妻子婚前交付定金购买的房产(还未盖好),我愿意放弃这套房产的所有“权力”,并一同去房产公司去签署(自愿放弃产权)协议。2013年9月30日,刘某丁与高某在济宁市任城区民政局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中关于财产处理部分载明“无共同财产”。2013年11月29日,第三人高某签订《网签合同确认单》,网签确认购买水运雅居5号楼东单元12层C(西)室房屋。同年12月27日,第三人高某分两次向山东济宁南阳湖置业有限公司各交纳房款12万元、105000元。2013年12月21日,被告孟某申请将以其名义购买的涉案房屋更名至第三人高某名下。2014年3月13日,第三人高某与山东济宁南阳湖置业有限公司签订《济宁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其作为买受人以488566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开发建设的位于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水运雅居)第5号楼01单元12层01-1203号房。另查明,被告孟某在涉案房产买卖中本人未出资。根据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第三人陈述,合议庭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1、本案案由如何确定?2、原告刘某甲作为原告主体是否适格?关于焦点一,原告认为,其出资10万元是为了其子刘某丁与第三人高某结婚而出资的购房款,款汇至被告孟某名下,现刘某丁与第三人高某已离婚,第三人拒绝还款,故被告孟某无权占有该房款,应予退还房款,因此,本案案由为返还购房款,并提供证据转账凭条、欠条复印件及申请证人刘某乙、刘某丙、刘某丁出庭作证以证实其主张。被告孟某认为,本案涉及的10万元是原告之子刘某丁婚前给付第三人高某的彩礼,刘某丁与高某二人借用被告孟某名义购房,该10万元存入被告名下只是为了购房,且该款已从孟某名下转至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开发商名下,被告并未占用该款,该款根据刘某丁和第三人高某的约定,已归第三人高某所有,本案系由婚姻关系产生的纠纷。被告提供了《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保证书》、《离婚协议书》、银行交易凭证、现金缴款单等证据以证实其主张。本院认为,本案诉争10万元系原告刘某甲为其子刘某丁结婚购房而出资,其子刘某丁与第三人高某婚后所签《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保证书》等均对该10万元及用该10万元作为购房首付款所购房屋归属作出约定,刘某丁与第三人高某已离婚,根据查明的事实,离婚协议中未对该款作出处理,本案应系离婚后财产纠纷。关于焦点二,原告主张其以刘某甲个人名义向案外人刘某乙借款10万元用于给其子刘某丁买房,并向刘某乙出具欠条,该款存至被告孟某名下,故其具备主体资格,是适格原告,并提供其向刘某乙出具的欠条复印件以证实其主张。被告孟某认为本案系由婚姻关系产生的纠纷,原告与本案当事人不存在上述关系,主体不适格。本院认为,本案系案外人刘某丁与第三人高某因婚姻关系解除财产处分引发的纠纷,该婚姻关系的当事人为案外人刘某丁与第三人高某,本案应系离婚后财产纠纷,刘某甲不是适格原告。综上所述,本院认为,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结合当事人的陈述和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本案应系离婚后财产纠纷,刘某甲不是本案适格的原告,故应驳回其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原告刘某甲的起诉。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孔翠峰审判员 祝士业审判员 董志刚二〇一五年一月五日书记员 卫莉娜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