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零民初字第934号

裁判日期: 2015-01-05

公开日期: 2015-04-27

案件名称

原告唐某某与被告唐某乙继承权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永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唐某某,唐某乙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五条

全文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零民初字第934号原告唐某某,女。委托代理唐某甲,男,系原告唐某某丈夫。委托代理人卿敬楷,湖南宗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被告唐某乙,男。原告唐某某与被告唐某乙继承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6月1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审判员王衡陵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欧志凯、人民陪审员唐新国参加的合议庭,于2014年12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代理书记员刘彩纯担任记录。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唐某甲、卿敬楷,被告唐某乙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她从小过继给亲叔叔唐某丁夫妇做女(唐某丁无儿女),长大后招广西白宝乡唐某一为婿,后因两人感情不合,唐某一携四个子女搬回广西白宝乡居住,她改嫁给了同乡田家湾村三组的唐某甲,唐某丁夫妇成了五保户。八十年代山、田下户,唐某丁夫妇分得了瓜当其等自留山和田、地,后因唐某丁夫妇年龄大了,没人照顾,经生产队干部、群众和唐某丁的亲属讨论,写了一个遗赠抚养合同,由唐某丁小弟唐某二抚养唐某丁,由过继女儿唐某某抚养唐某三(唐某丁妻子),唐金山和唐某某各负责一个老人的生养死葬,唐某丁夫妇的所有财产(包括山、田、地、家具等)两人各分一半,其中瓜当其山分给了她,并从83年一直管业到现在,而被告伪造了一份所谓的赠送字据,称唐某甲已将瓜当其山赠送给了被告,便在瓜当其山上砍杉树100多棵,还将她的茶山烧了四、五亩,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经零陵区大庆坪乡政府调解未果,特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原告对瓜当其山的继承权,并归原告管理和使用;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由。原告为支持其诉讼主张,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1自留山使用权证,欲证实瓜当其山的原告使用、管理;2村协议,欲证实唐某丁生养死葬村里不管,由唐某某、唐某二管;3生产队证明,欲证实瓜当其山归唐某某管。4证明,欲证实瓜当其山归原告管理使用。上述证据,被告质证如下:对原告证据1有异议,对原告证据2、3、4未表异议。被告辩称:他伯伯唐某丁不是五保户,他抚养了唐某丁四年。他一直管理着瓜当其山并种了三年的树,他为唐某丁办理了丧事。被告为支持其抗辩理由,向本院提交了《赠送》书一份,该赠送书经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所鉴定:其赠送文书上“唐某四”署名字迹处的押名指印不是唐某甲所留。这一份证据经原、被告质证如下:原告对鉴定没有异议,被告有异议。本院认证如下:原告提交的证据1、2、3、4真实、客观,本院予以确认;司法鉴定真实、合法,本院予以采信。通过采信的证据并结合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院确认的事实如下:原告唐某某自小被过继给亲叔叔唐某丁夫妇为女,成年后招广西壮族自治区白宝乡的唐某一为上门女婿。后因夫妻感情不和,其前夫唐某一带子离开湖南,回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白宝乡老家。原告便改嫁到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田家湾村第三组,与唐某甲结亲,养父唐某丁夫妇留守自家成为了五保户。1983年2月24日,唐某丁所在的村考虑到老人晚年生活问题,便组织其房族、村干部写了一份《1983年生产队讨论五保户唐某三唐某丁合约》,其内容主要约定:由唐某丁小弟唐某二抚养唐某丁,由唐某某抚养唐某三;瓜当其背上山和小立山生地由唐某某管理。但后因被告出示了一张唐某甲(谐音“唐某四”)的《赠送》字条,双方发生纠纷,经当地司法部门调解无效,而诉至本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原告对瓜当其山拥有继承权并管理和使用。另查明,唐某乙(又名“唐某二”)系唐某丁小胞弟;87年7月12日落款为:“唐某四”处的手印,经司法部门鉴定非原告唐某甲(谐音“唐某四”)所留;唐某丁于1983年5月17日死亡,其妻唐某三后不久死亡;瓜当其山自留山使用权的登记户主为唐某丁。本院认为:本案系继承权纠纷,关于双方争执的瓜当其自留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因本案中五保户唐某丁夫妻已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应是唐某某。故原告诉请法院对瓜当其山享有继承权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五条规定:“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有抚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而本案协议中明确了唐某丁瓜当其自留山由原告管理,故原告诉请争执山管理和使用的理由亦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辩称对该争执山进行了管业,因无证据证实,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二款、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5条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唐某某享有瓜当其山的继承权。二双方争执的瓜当其山由原告唐某某管理和使用。本案案件受理费80元,被告唐某乙负担;鉴定费1200元,由被告唐某乙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本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应向本院书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该期限自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逾期不申请执行的,视为放弃权利。审 判 长  王衡陵审 判 员  欧志凯人民陪审员  唐新国二〇一五年一月五日代理书记员  刘彩纯附相关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五条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有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