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屯刑初字第2号
裁判日期: 2015-01-04
公开日期: 2016-01-21
案件名称
李某某污染环境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屯留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屯留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某
案由
污染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八条
全文
山西省屯留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屯刑初字第2号公诉机关屯留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某某,男,1956年3月11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农民。2014年11月4日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屯留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5日被屯留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屯留县人民检察院以屯检刑诉(2014)11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某某犯污染环境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屯留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杨俊明、王秀妍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屯留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09年10月份,被告人李某某在屯留县上村镇西至河村自家院内,未办理任何手续,开始加工生产塑料颗粒,直至2014年5月被屯留县环境保护局依法取缔,期间废水全部排入渗坑。经监测,渗坑内排放的生产废水监测结果为:总砷0.227ug/L,总铬0.019mg/L,CODcr155mg/L,氨氮1.39mg/L,石油类2.69mg/L,挥发酚0.003mg/L。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有: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户籍证明等书证;监测报告及认定意见表等鉴定意见;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证人张某某等人的证言;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等。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之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判处被告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被告人李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提供的证据均无异议。经审理查明,2009年10月份,被告人李某某在屯留县上村镇西至河村自家院内,未办理任何手续,开始加工生产塑料颗粒,直至2014年5月被屯留县环境保护局依法取缔,期间废水全部排入渗坑。经监测,渗坑内排放的生产废水监测结果为:总砷0.227ug/L,总铬0.019mg/L,CODcr155mg/L,氨氮1.39mg/L,石油类2.69mg/L,挥发酚0.003mg/L。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证明案件来源。2、户籍证明,证明被告人的身份情况。3、监测报告,证明被告人李某某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有毒物质。4、认定意见,证明经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技术审核,认可屯留县环境监测站作出的屯环监字(2014)第055、056、057号监测报告。5、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证明被告人李某某排放污水的现场情况。6、证人张某某证言,证明被告人李某某生产塑料颗粒的机器是有个叫“二小”的长治人的,他租我家的房子生产塑料颗粒,因生意不好干,就把机器卖给我老公李某某,后我老公李某某开始加工生产塑料颗粒。7、证人黄某某证言,证明其在被告人家地里拉沙时发现有个直径2、3米,深1米多的坑的情况。8、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上述证据经当庭举证、质证,被告人均无异议,依法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在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当庭自愿认罪并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依法可从轻处罚。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项、第十条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某犯污染环境罪,单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已交)。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次日起十日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递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四份。审判员 赵华卿二〇一五年一月四日书记员 高堃洋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