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营民初字第62号

裁判日期: 2015-01-19

公开日期: 2015-04-22

案件名称

肖某甲、杨某某诉肖某乙等赡养费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营山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营山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肖某甲,杨某某,杨某乙,肖某丙,肖某丁,肖某戊,肖某己,肖某庚

案由

赡养费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营民初字第62号原告肖某甲原告杨某某被告杨某乙被告肖某丙被告肖某丁被告肖某戊被告肖某己委托代理人胡某某(系肖某己之子)被告肖某庚原告肖某甲、杨某某诉被告杨某乙、肖某丙、肖某丁、肖某戊、肖某己、肖某庚赡养费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11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李旸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1月1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肖某甲、杨某某,被告杨某乙、肖某丁、肖某己委托代理人胡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肖某戊、肖某丙经本院传票传唤未到庭应诉。本案依法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肖某甲、杨某某诉称:被告肖某丁、肖某戊、肖某庚、肖某己尽了赡养义务,但被告杨某乙多年以来一直不尽赡养义务,虽经原告多次追索并经村、乡镇数次调解,被告至今仍不履行赡养义务,至目前已严重影响原告的基本生活,为此,诉至法院要求:1.依法调判上列被告给付赡养费。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杨某乙辩称:自己是尽了赡养义务的,几年前曾给过原告2000斤谷子,而且每逢原告生日、逢年过节等都会给钱。今年,原告肖某甲过生,被告杨某乙还让村书记给原告带去100元钱,但是原告没要。另外,被告不是不尽赡养义务,主要是因为原告分家时,田土、房子等分的不均,所以造成了原告与被告杨某乙父子之间的予盾,同时也使被告杨某乙与弟妹之间产生隔阂。如果原告要求被告尽赡养义务,原告就需要先把田土、房子重新分配后,被告才愿意尽自己的赡养义务。被告肖某己辩称:虽然被告肖某己有病,但是给付了赡养费的,原告生日,逢年过节也都给了钱。被告肖某己愿意尽自己的赡养义务。被告肖某丁辩称:自己给付了赡养费的,每月给原告六七百元,平时原告的水电费和添置家用都是自己在负担。被告肖某戊、肖某庚均尽了赡养义务,每月给付了几百元赡养费给原告。经审理查明:原告肖某甲、杨某某生有三子三女,长子杨某乙、次子肖某庚、三子肖某丁、长女肖某丙、次女肖某己、三女肖某戊,现均已成家立业。长女肖某丙身有残疾,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其丈夫前几年去世了,其儿子也是残疾,无经济收入,均靠国家救助。现原告居住在其三女肖某戊位于营山县县城的住房中。被告肖某丁、肖某戊、肖某己、肖某庚一直在尽赡养义务,而被告杨某乙因自觉分家不均与原告产生矛盾后,便未尽过赡养义务。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给付赡养费。另查明,原告肖某甲、杨某某除国家每月给付的60元养老保险外,无其他经济收入。本院认为,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现原告肖某甲、杨某某均已82岁高龄,年老多病,已无劳动能力,除国家每月给付的60元养老保险外,无其他经济收入。参考本地基本生活水平,原告肖某甲、杨某某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750元较为适宜,并且在庭审中也得到各方的认可。被告肖某丙身有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无经济收入,无能力承担赡养费。原告庭审中诉称其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要求被告按年给付赡养费的请求,符合实际情况,本院予以支持。庭审中原告称生病就医的费用被告也应承担,关于医疗费用的问题,若原告生病,以治病实际发生的费用票据为准,应由被告杨某乙、肖某己、肖某庚、肖某戊、肖某丁共同承担。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杨某乙、肖某己、肖某庚、肖某戊、肖某丁每人每年一次性给付原告肖某甲、杨某某赡养费人民币3600元(即每人每月300元),每年一月底前给付。本案诉讼费50元、由被告杨某乙、肖某己、肖某庚、肖某戊、肖某丁共同负担。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金钱的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李旸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书记员  蒲磊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