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金兰刑初字第16号

裁判日期: 2015-01-19

公开日期: 2016-02-03

案件名称

杨某甲、廖某等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兰溪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兰溪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

案由

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

全文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金兰刑初字第16号公诉机关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杨某甲,农民。因涉嫌诈骗犯罪于2014年9月1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兰溪市看守所。辩护人龚锦娟,浙江齐正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廖某,农民。因涉嫌诈骗犯罪于2014年8月30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兰溪市看守所。被告人周某,曾用名“周祥连”,农民。因涉嫌诈骗犯罪于2014年8月30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兰溪市看守所。被告人杨某乙,农民。因涉嫌诈骗犯罪于2014年8月30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兰溪市看守所。兰溪市人民检察院以兰检公诉刑诉(2015)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犯诈骗罪,于2014年12月26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兰溪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王钦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杨某甲及辩护人龚锦娟、被告人廖某、被告人周某、被告人杨某乙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兰溪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4年8月下旬,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伙同周某某等人窜至浙江省金华市,共谋外出行骗并约定分工和所骗得财物的分成:由被告人杨某甲负责驾车及同伙的食宿、租车费用及油费开支,被告人杨某甲分得所骗财物的55%,负责假摔诈伤的被告人分得所骗财物的30%,负责谈判的被告人分得所骗财物的15%。其中,被告人杨某甲共实施诈骗五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9100元;被告人廖某共实施诈骗四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4100元;被告人周某共实施诈骗四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4100元;被告人杨某乙共实施诈骗三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3500元。针对上述指控的犯罪事实,公诉机关当庭宣读和出示了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的供述与辩解,被害人熊某、潘某、章某、刘某、童某的陈述,证人张某、李某、陆某的证言,抓获经过、扣押决定书、作案汽车照片、发还清单、情况说明、路面抓拍照片、交通事故私了协议、诊断报告、辨认笔录,以及各被告人的户籍资料等证据。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均无异议。辩护人龚锦娟提出的辩护意见是,1、被告人杨某甲认罪态度好,具有悔罪表现;2、该案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3、被告人杨某甲系初犯、偶犯。经审理查明,2014年8月24日至8月27日期间,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伙同周某某(已作行政处罚)窜至浙江省金华市,共谋以“碰瓷”方式进行诈骗并商定分工和所骗财物的分成:由被告人杨某甲负责驾车及食宿、租车费用及油费开支,分得所骗财物的55%;负责假摔诈伤的人员因需要事先制造伤势,故分得所骗财物的30%;负责商谈赔偿款的人员分得所骗财物的15%。其中,被告人杨某甲参与诈骗五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9100元;被告人廖某参与诈骗四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4100元;被告人周某参与诈骗四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4100元;被告人杨某乙参与诈骗三起,共骗得财物价值人民币13500元。具体犯罪事实如下:1、2014年8月24日中午,被告人杨某甲驾驶租来的浙C×××××号福克斯轿车伙同被告人周某、廖某窜至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附近,由杨某甲驾车将骑三轮电瓶车的被害人熊某慢慢往公路边上挤靠,在与同向骑自行车的廖某并行时,杨某甲驾车突然向右侧急驶,被害人熊某慌乱中向右侧避让,被告人廖某见状后顺势倒下假装摔倒受伤,并要求被害人带其去医院检查伤势情况。待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被告人周某则以伤者朋友的身份去医院跟被害人熊某商谈,以“此处看病贵,无人照看,家里有医保,回家看省钱”为由说服被害人赔偿医药费进行私了,从被害人熊某处骗取人民币2000元;2、2014年8月25日中午,被告人杨某甲驾驶租来的浙C×××××号福克斯轿车伙同被告人周某、廖某、杨某乙窜至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附近,以同样的方式,由杨某甲驾车、廖某假装摔倒受伤、周某和杨某乙负责出面商谈,从骑三轮电瓶车的被害人潘某处骗取人民币2000元;3、2014年8月26日中午,被告人杨某甲驾驶租来的浙C×××××号福克斯轿车伙同被告人周某、廖某、杨某乙窜至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附近,以同样的方式,由杨某甲驾车、廖某假装摔倒受伤、周某和杨某乙负责出面商谈,从骑三轮电瓶车的被害人章某处骗取人民币6500元;4、2014年8月27日中午,被告人杨某甲驾驶租来的浙C×××××号福克斯轿车伙同被告人周某、廖某窜至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附近,以同样的方式,由杨某甲驾车、廖某假装摔倒受伤、周某负责出面商谈,从骑三轮电瓶车的被害人刘某处骗取人民币3600元;5、2014年8月27日中午,被告人杨某甲驾驶租来的浙C×××××号福克斯轿车伙同被告人周清华、杨某乙窜至浙江省兰溪市上华街道兰四中门口附近,以同样的方式,由杨某甲驾车、周清华假装摔倒受伤、杨某乙负责出面商谈,从骑三轮电瓶车的被害人童某处骗取人民币5000元;案发后,公安机关从被害人杨某甲处扣押赃款7000元人民币,从被告人周某处扣押赃款5900元人民币,从被告人杨某乙处扣押赃款900元人民币,并返还被害人熊某1445元人民币、潘某1445元人民币、章某4700元人民币、刘某2595元人民币、童某3615元人民币。上述事实,四被告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公诉机关当庭宣读和出示的被害人熊某、潘某、章某、刘某、童某的陈述,证人张某、李某、陆某的证言,抓获经过、扣押决定书、作案汽车照片、发还清单、情况说明、路面抓拍照片、交通事故私了协议、诊断报告、辨认笔录,以及各被告人的户籍资料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假装发生碰撞摔倒受伤、要求赔偿医疗费用的方法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系共同犯罪。被告人杨某甲、廖某、周某、杨某乙在归案后均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案发后,被告人杨某甲、周某、杨某乙退出部分赃款,酌情予以从轻处罚。辩护人请求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为严肃国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杨某甲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5年8月31日止),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罚金限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缴纳)。二、被告人廖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8月30日起至2015年6月29日止),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罚金限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缴纳)。三、被告人周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8月30日起至2015年5月29日止),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罚金限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缴纳)。四、被告人杨某乙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8月30日起至2015年5月29日止),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罚金限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陈 健人民陪审员  唐与尧人民陪审员  冯美琴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书 记 员  杨 诚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