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德刑一终字第4号

裁判日期: 2015-01-19

公开日期: 2015-04-27

案件名称

章某、杜某某聚众斗殴二审刑裁定书

法院

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德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章某,杜某某

案由

聚众斗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德刑一终字第4号原公诉机关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章某,男,因犯强奸罪(未遂)1998年被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2014年1月3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刑事拘留,同日由该局决定监视居住,2014年10月11日经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由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旌阳区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杜某某,男,2013年12月22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刑事拘留,2014年1月16日由该局取保候审,2014年10月11日经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由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旌阳区看守所。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章某、杜某某犯聚众斗殴罪一案,于2014年10月30日作出(2014)旌刑初字第354号刑事判决。被告人章某、杜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德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蔡军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章某、杜某某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认定:2012年8月29日15时许,被告人章某因与被害人李某某、杨某等人有了纠纷,就邀约了被告人杜某某和叶某、蒋某、喻某(均已判决)等人,并准备了砍刀等作案工具,驾车准备到旌阳区屏山街茗将轩茶楼“收拾人”,在途中,被告人章某又邀约了另外几人驾驶一辆越野车跟随其后。到达茗将轩茶楼门口附近,被告人章某指使被告人杜某某和喻某、蒋某、叶某等人下车持刀追砍正准备离开茶楼的被害人李某某、杨某等人。后被害人李某某、杨某被人砍伤,被告人杜某某与被告人章某、喻某、蒋某、叶某等人分别逃离现场。经鉴定:被害人李某某、杨某所受损伤均为轻伤。2014年1月3日,被告人章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另查明,在案发后,被告人对被害人李某某、杨某予以经济赔偿,取得李某某、杨某的谅解。原判依据经过庭审举证、质证的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到案经过、户籍信息、现场勘验笔录、鉴定意见及通知书、赔偿协议及谅解书、刑事判决书、辨认笔录、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同案关系人供述、被告人供述等证据证实。原判认为,被告人章某、杜某某持械聚众斗殴致二人轻伤,在聚众斗殴中,被告人章某系首要分子,被告人杜某某系积极参加者,其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被告人章某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属自首,可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章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杜某某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减轻处罚。在案发后,被告人对被害人予以经济赔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可酌情对被告人章某、杜某某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六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章某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被告人杜某某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判后,被告人章某、杜某某不服,被告人章某提出上诉称:系自首归案且取得谅解,原判量刑过重,请求减轻处罚。被告人杜某某提出上诉称:系初犯、从犯且取得谅解,原判量刑过重,请求从轻处罚。德阳市人民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审判程序合法,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审理查明:2012年8月29日15时许,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章某等人因与胡某某存在纠纷,安排上诉人杜某某等人到德阳市旌阳区屏山街“茗将轩”茶楼寻找胡某某,被胡某某朋友怀疑盘问,并将与杜某某同去的二人扣留,杜某某脱身后将此情况告知章某,章某邀约杜某某和叶某、蒋某、喻某(均已判刑)等人,驾驶两辆汽车携带砍刀等凶器前往该茶楼,到达茶楼附近后,经杜某某指认,章某指使杜某某和喻某、蒋某、叶某等人下车持刀追砍正准备离开茶楼的被害人李某某、杨某等人,打斗中李某某、杨某、上诉人杜某某及蒋某被砍伤。后上诉人杜某某、章某及喻某、蒋某、叶某等逃离现场。经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物证鉴定室审查鉴定:被害人李某某、杨某、上诉人杜某某所受损伤均为轻伤。2013年12月22日,上诉人杜某某被抓获归案,2014年1月3日,上诉人章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另查明,被害人李某某、杨某获得经济赔偿后,对被告等人予以谅解。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与一审无异,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章某、杜某某等人持械聚众斗殴,致二人轻伤,其行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上诉人章某邀约他人斗殴,系首要分子,上诉人杜某某系积极参加者。在共同犯罪中,上诉人章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上诉人杜某某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减轻处罚。上诉人章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案发后,上诉人对被害人予以经济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可酌情对上诉人章某、杜某某从轻处罚。对上诉人章某所提“系自首并取得谅解,原判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上诉人杜某某所提“初犯、从犯且取得谅解”的上诉理由,经查,原判已根据上述情节,分别对上诉人章某从轻处罚,对上诉人杜某某减轻处罚,原判量刑并无不当,故对二上诉人上诉理由,本院均不予采纳。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张述金代理审判员  王海燕代理审判员  李艳媛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书 记 员  吴 凡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