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浙民申字第1186号

裁判日期: 2015-01-19

公开日期: 2015-07-15

案件名称

孔某甲与孔某乙、孔某丙继承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

当事人

孔某甲,孔某乙,孔某丙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二百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4)浙民申字第1186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再审被申诉人、二审上诉人):孔某甲。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再审被申诉人、二审上诉人):孔某乙。委托代理人:陈金法,绍兴市东方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孔炎达。被申请人(一审被告、再审申诉人、二审被上诉人):孔某丙。再审申请人孔某甲、孔某乙因与被申请人孔某丙继承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浙绍民再终字第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孔某甲、孔某乙申请再审称:1.房���证为绍鉴始字第××号房屋(下称4679号房屋)是孔某丁经审批,在原有宅基地上翻建的,房权证登记在孔某丁名下,裘招友、孔某丙对4679号房屋不享有所有权。孔某丙在原审中曾自认4679号房屋为孔某丁夫妇所有。鉴于孔某丙另有批建住房,认定其对4679号房屋享有所有权,则违背农村建房“一户一宅”的基本原则。2.孔某丁的遗嘱系孔某丙伪造,应认定为无效.3.房权证为绍鉴始字第××号房屋(下称4681号房屋)是孔某丙在孔某丁夫妇的三间平房基础上翻建,该房屋应是孔某丁夫妇的遗产。4.原审适用法律错误,再审将孔某丁的遗产一并处理,超出了孔某甲诉请范围。即使要处理孔某丁的房产份额,亦应将孔某丁的存款和租金收入作为遗产一并处理。孔某丙伪造孔某丁的遗嘱,依法应丧失继承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申请再审。孔某丙提交意见称:4679号房屋系孔某丙出钱建造并用于结婚,只因当时与父母住在一起,父亲孔某丁系户主,故以孔某丁的名义进行审批,4679号房屋应归孔某丙所有。孔某丁的遗嘱系其真实意思表示,只是因为不懂法,形式上有所欠缺。关于法律适用,请法院依法处理。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主要有4679号房屋是否属于孔某丁、樊阿意、裘招友、孔某丙等人的家庭共有财产、4681号房屋是否属于遗产范围及孔某丁代书遗嘱的效力。1、家庭共有财产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用以维持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生产为目的的财产。根据查明的事实,4679号房屋系裘招友、孔某丁、樊阿意、孔某丙在共同生活期间,对孔某丁于1984年购买的36.10平方的平房翻建而成。孔某丙当时已参加工作,具有出资建房能力,且孔某丁生前亦认可孔���丙的出资,故该房屋符合家庭共有财产的法律特征。虽然该房屋产权登记在一位家庭成员名下,但仅对外产生公示、公信作用,对家庭成员内部权属确认,应当根据房屋来源、土地性质、建房审批人口以及出资等情况予以认定。故原审认定该房屋属于孔某丁、樊阿意、裘招友、孔某丙等人共有正确。2、4681号房屋系孔某丙独立申请建房,获村委会同意后出资翻建而成,并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应认定为孔某丙的个人财产。孔某甲、孔某乙提出该房屋属于孔某丁夫妇的遗产缺乏事实依据。3、代书人及见证人均到庭作证,对孔某丁立遗嘱时的基本事实的陈述相互印证,反映了立遗嘱人的客观事实及系其本人真实意思表示,故案涉代书遗嘱应认定有效。申请人提出孔某丁立遗嘱时无相应行为能力、遗嘱系伪造等事由,缺乏证据证明,不能成立。至于孔某丁遗产继承问题,因其在再审过程中死亡,孔某甲明确变更诉请为依法继承被继承人樊阿意、孔某丁的遗产,故原审将孔某丁遗产的继承问题一并处理,并无不当。综上,孔某甲、孔某乙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孔某甲、孔某乙的再审申请。审 判 长  俞晓辉代理审判员  李良勇代理审判员  魏恒婕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书 记 员  周颖芳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