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沈中民一终字第00032号

裁判日期: 2015-01-13

公开日期: 2015-02-27

案件名称

辛凤珍与何涛、汤金华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辛凤珍,何涛,汤金华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沈中民一终字第00032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辛凤珍,女,汉族,委托代理人:高旭,辽宁申盟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何涛,男生,汉族,。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汤金华,女,汉族,上诉人辛凤珍与被上诉人何涛、汤金华继承纠纷一案,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29日作出(2013)皇民四初字第293号民事判决。宣判后,辛凤珍不服该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孙悦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范猛、助理审判员杜娟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辛凤珍原审诉称,请求依法继承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79号1-7-2,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房屋;请求判令何涛、汤金华承担诉讼费。何涛原审辩称,辛凤珍所述情况不属实,该房辛凤珍、何涛、汤金华是共同继承,辛凤珍不应单独继承。另外还有其他遗产,一处宁山西路平房,在原、被告名下,系被继承人何殿义与辛凤珍共同财产。另外被继承人遗留75000元现金,以上财产均应一并继承。汤金华辨称,辛凤珍要求单独继承房屋无事实依据,该房一半赠与,一半继承不属实,继承房屋是何殿义单独继承,所有权也是单独所有,继承财产应确定继承范围,我认为还包括2009年9月份辛凤珍与何殿义共同购买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住房一套,应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另外,辛凤珍与何殿义的共同财产75000元工龄买断钱,均应属于继承范围,应该由辛凤珍、何涛、汤金华三方共同继承。原审经审理查明,何殿义与前妻李秀���婚生一子系何涛,何殿义父亲何喜发于2006年去世,何殿义母亲系汤金华,何殿义与辛凤珍于2004年12月12月15日登记结婚,双方无婚生子女,何殿义于2012年10月30日去世,生前未留遗嘱。另查,登记在被继承人何殿义名下一处私有住房,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该房原系被继承人何殿义父亲何喜发与其母亲汤金华共同财产,其父亲何喜发去世后,该房一半产权由被继承人何殿义、母亲汤金华、哥哥何殿忠、姐姐何凤云、何凤琴、妹妹何凤丽继承后,母亲汤金华、哥哥何殿忠、姐姐何凤云、何凤琴、妹妹何凤丽均放弃其继承份额后由被继承人何殿义一人继承,母亲汤金华的一半产权通过公证形式赠与被继承人何殿义。辛凤珍于2009年10月15日购买一处房屋,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建筑面积33.01平方米,该房系单独所有,辛凤珍在房屋所��权转移登记询问笔录中否认有共有人。再查,被继承人何殿义名下存款103500元,系被继承人何殿义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款,存在其姐姐何凤云处,2012年6月23日何涛借走20200元,扣除辛凤珍与被继承人何殿义花销,剩余75290.65元,辛凤珍与被继承人何殿义于2012年9月10日将该款取出。原审法院认为,关于继承人及继承方式问题,辛凤珍与被继承人何殿义系夫妻关系,何涛系被继承人何殿义之子,汤金华系被继承人何殿义母亲,被继承人何殿义于2012年10月30日去世,生前未留有遗嘱,辛凤珍、何涛、汤金华系第一顺序继承人,故应按法定继承方式予以继承。关于继承遗产范围问题,何涛、汤金华主张就何殿义全部遗产予以继承,应准予。被继承人何殿义生前遗产有:房屋两处,一处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私有住房,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产权登记在被继承人��殿义名下;一处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私有住房,建筑面积33.01平方米,产权登记在辛凤珍名下;另有债权20200元。关于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房屋性质及继承数额问题,房屋1/2产权系被继承人何殿义母亲汤金华以公证形式赠与何殿义,公证书明确表示赠与何殿义,依法属于何殿义个人财产,属于遗产。该房屋剩余1/2产权系被继承人何殿义继承所得,该继承行为发生在被继承人何殿义与辛凤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依法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该房产1/4产权属于原告辛凤珍个人财产,剩余房产1/4产权属于被继承人何殿义遗产,综上,该房屋3/4产权系被继承人何殿义遗产,辛凤珍、何涛、汤金华依法定方式予以继承。关于继承的数额问题,因辛凤珍、何涛、汤金华双方对该房屋价值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均不申请评估,故该房属于辛凤珍、何涛、��金华共同所有,其中辛凤珍占该房1/2产权,何涛占该房1/4产权,汤金华占该房1/4产权。关于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房屋性质及继承数额问题,该房虽然产权证系辛凤珍个人单独所有,但属于辛凤珍与被继承人何殿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被继承人何殿义并未放弃该房屋产权,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该房1/2产权属于被继承人何殿义遗产,辛凤珍、何涛、汤金华依法定方式予以继承。关于辛凤珍称该房产不应在本诉中一并处理问题,依据法律规定,继承案件应就被继承人全部遗产予以分割,故对辛凤珍主张不予支持。关于继承数额问题,因何涛、汤金华不申请评估该房屋价值,故该房属于辛凤珍、何涛、汤金华共同所有,其中辛凤珍占该房2/3产权,何涛占该房1/6产权,汤金华占该房1/6产权。关于被继承人何殿义20200元债权性质及继承数额问题,该笔债权系被继承人何殿义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款100000元中一部分,依据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款参照军人转业费处理原则,因辛凤珍与何殿义婚姻关系存续8年,夫妻共同财产占比例较小,且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款剩余部分均已被辛凤珍及何殿义花销,故该笔债权认定为被继承人何殿义个人财产为宜,辛凤珍、何涛、汤金华依法定方式予以继承。关于继承数额问题,辛凤珍继承该笔债权1/3,何涛继承该笔债权1/3,汤金华继承该笔债权1/3。关于何涛、汤金华主张分割被继承人何殿义剩余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款75290.65元问题,因该笔钱在被继承人何殿义在生前已经取出,且何涛、汤金华未提供证据证明该笔款项在被继承人何殿义去世后存在,故对何涛、汤金华该项主张不予支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登记在被继承人何殿义名下私有住房一处,归辛凤珍、何涛、汤金华共同所有,其中辛凤珍占该房1/2产权,何涛占该房1/4产权,汤金华占该房1/4产权。二、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建筑面积33.01平方米,登记在辛凤珍名下私有住房一处,归辛凤珍、何涛、汤金华共同所有,其中辛凤珍占该房2/3产权,何涛占该房1/6产权,汤金华占该房1/6产权。三、被继承人何殿义20200元债权(债务人系何涛),辛凤珍继承1/3,何涛继承1/3,汤金华继承1/3。四、驳回辛凤珍、何涛、汤金华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500元(辛凤珍垫付),辛凤珍承担1500元,何涛承担1500元,汤金华承担1500元。宣判后,辛凤珍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称,1、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房产我应占有2/3份额;2、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建筑面积33.01平方米的房屋应是我个人财产。何涛辩称,原审判决正确,希望维持原判。汤金华未予答辩。本院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三方当事人争议的两处房产的分别应占有的份额。关于辛凤珍要求占有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房产2/3份额的问题,因该房屋原系被继承人何殿义父母的房屋,在被继承人何殿义父母去世后,因其兄弟姐妹均放弃继承,何殿义依法继承了其父亲的份额即1/2,该份额应认定为何殿义与辛凤珍的共同财产,何殿义与辛凤珍各享有该房产的1/4份额,因该诉争房产的1/2份额是其母亲汤金华享有,该份额汤金华以公证形式明确表示赠与何殿义,且在原审审理期间汤金华明确表示赠与的是何殿义个人,因此该1/2份额依法属于何殿义个人财产而非共同财产,该房屋3/4份额系被继承人何殿义遗产(1/2+1/4),由辛凤珍、何涛、汤金华各自继承1/3,辛凤珍应继承房产的1/2(3/4×1/3+1/4)份额,故原审法院认定辛凤珍享有此房产的1/2份额并无不妥,本院予以确认。关于辛凤珍提出应将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西路、建筑面积33.01平方米的房屋认定为其个人财产的问题,因购买此房屋时是发生在被继承人何殿义与辛凤珍婚姻存续期间,虽此房屋登记在辛凤珍个人名下,但辛凤珍却未能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个人出资,因此,原审法院认定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并适用法定继承并无不妥,本院对辛凤珍的该主张无法支持。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3500元,由辛凤珍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孙                 悦审判员 范猛代理审判员杜娟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三日书记员 桂                 芸本案判决所依据的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