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589号

裁判日期: 2015-01-12

公开日期: 2015-01-25

案件名称

左甲与左乙、左丙等所有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左甲,左乙,左丙,左丁,左A

案由

所有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589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左甲。委托代理人傅鼎生,上海市中信正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左乙。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左丙。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左丁。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左A。委托代理人左乙(系左A之弟,本案被上诉人之一)。上诉人左甲因所有权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13)黄浦民一(民)初字第615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左甲及其委托代理人傅鼎生,被上诉人左乙(兼被上诉人左A的委托代理人)、左丙、左丁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左步厚、杨莲娣夫妇生育了左乙、左丙、左丁、左A、左甲5个子女,左步厚、杨莲娣分别于2005年2月5日、1987年7月25日报死亡。左步厚系上海市黄浦区浏河口路XXX弄XXX号二层前楼(使用面积12.3平方米)(以下简称23号房屋)、24号二层后阁楼(使用面积3.1平方米)(以下简称24号房屋)的承租人。2013年6月24日左甲与动迁部门签订了上海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约定拆迁部门征收24号房屋,该户取得征收房屋价值补偿款为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532,455.61元、签约搬迁奖励费10万元、面积奖励费23,850元、搬家补助费500元、室内装饰装修补偿2,385元、无搭建补贴10万元、不选购就近安置房源补贴15万元、不选购本地块房源补贴25万元、房屋签约奖励10万元、搬迁奖励费5万元、利息21,349.99元,共计1,330,540.60元。24号房屋内无户籍。23号房屋内原有左步厚、左甲、左甲之妻女的户籍。该房也于2013年6月被拆迁,获得了动迁补偿款。24号房屋使用面积3.1平方米,左步厚晚上用于睡觉,日常生活在同弄23号房屋,该房内还有左甲一家三人在内生活。1994年,左步厚进嘉定福利院。2000年左甲在浦东买房后,左甲将其接去同住。左步厚过世前一年多入住三林养老院。上述事实,有左乙、左丙、左丁、左A、左甲陈述和左乙、左丙、左丁、左A提供的户籍资料摘抄、上海市公安局户籍证明、租用公房凭证、上海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131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内测表,左甲提供的户口簿为证。原审法院认为:左步厚系24号房屋的承租人,其死亡后上述房屋动迁,因该房内无户籍,无同住人,故动迁利益应归该房的承租人即左步厚所有。现左步厚已过世,其遗产应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所有,左乙、左丙、左丁、左A、左甲系左步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其有权继承上述遗产。继承法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相较左乙、左丙、左丁、左A,左甲与左步厚共同生活的时间较长,法院酌情多分左步厚的遗产给左甲。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现在左甲处的属被继承人左步厚所有的24号房屋动迁补偿款1,330,540.60元归左乙、左丙、左丁、左A与左甲共同所有,其中,左乙、左丙、左丁、左A各得26万元,余款归左甲所有。左甲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给付左乙、左丙、左丁、左A26万元。案件受理费16,770元(左乙、左丙、左丁、左A已预交),由左乙、左丙、左丁、左A各负担3,278.35元,左甲负担3,656.60元。上诉人左甲不服原审法院判决,上诉称:公房租赁权不是遗产,故本案不适用继承。原审将24号房屋的承租人认定为被继承人及24号房屋没有同住人是错误的。上诉人是24号房屋的同住人,应当由上诉人作为承租人。请求撤销原判,驳回被上诉人原审诉讼请求。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负担。被上诉人左乙、左A辩称:动迁时,左步厚是24号房屋的承租人,该动迁利益应归于左步厚。双方当事人应法定继承左步厚的遗产。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不同意上诉人左甲的上诉请求。被上诉人左丙辩称:上诉人户口在23号房屋内,24号房屋的承租人系左步厚,且双方当事人都是24号房屋的同住人,都有权利承租24号房屋。如被上诉人没有权利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上诉人也应该没有权利继承。被上诉人左丁辩称:动迁开始后,动迁组的工作人员找过我们很久,但一直没有找到,后得知动迁组的工作人员曾经说过要双方当事人签字才能签订动迁协议,说明该系争房屋系左步厚的遗产。不同意上诉认左甲的上诉请求。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二审中,上诉人左甲提交了证据1、资料摘录单(查阅号B00570),证明24号房屋在1983年前与23号房屋系一起计租的。证据2、资料摘录单(查阅号B00593),证明23号、24号房屋虽然是两个租赁卡,但是一个整体。被上诉人左乙、左丙、左丁、左A对证据1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23号、24号房屋房卡分开、分门进出,由两个动迁小组动迁,安置签单都是分开的,故23号、24号房屋不是一个整体。24号房屋是通过桃源路房屋置换而来。二审中,被上诉人左乙、左丙、左丁、左A表示,基于与上诉人左甲同胞亲情,愿意适当多分给左甲24号房屋动迁补偿款,数额以45万元为限。被上诉人左乙、左丙、左丁还表示,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左A不能取得动迁补偿款,无论何种理由,上诉人左乙、左丙、左庭署愿意拿出自己应得的份额,在左乙、左丙、左庭署、左A之间均分。本院认为:系争的24号房屋是公有居住房屋,并非左步厚的个人财产,故左步厚去世后,24号房屋动迁所获利益不能作为左步厚的遗产处理。本案并非继承案件,对于24号房屋的动迁补偿款,不能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上诉人认为23号、24号房屋系一整体,其既是23号房屋的同住人,也是24号房屋的同住人,在23号、24号房屋承租人左步厚去世后,其应取得23号、24号房屋全部动迁利益。然而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23号、24号房屋分门进出,互不相通,各具独立使用功能,在左步厚生前长期由左步厚居住使用。上诉人既非24号房屋承租人,其户籍也不在其中,在左步厚生前,上诉人也非24号同住人,故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充分,本院难以采信。左步厚作为24号房屋承租人已去世,因该房屋中无其他本市常住户口,也无其生前共同居住人,因此,其生前在本市户口的直系亲属左乙、左丙、左丁、左甲均可以继续履行24号房屋的租赁合同。现因24号已动迁,故左乙、左丙、左丁、左甲可取得该处房屋的动迁补偿款。二审中,左乙、左丙、左丁愿给予左甲多分24号房屋动迁补偿款至45万元,系其自愿,本院予以准许。对于剩余部分房屋动迁补偿款,左乙、左丙、左丁自愿在左乙、左丙、左丁和左A之间平分,系左乙、左丙、左丁对其各自享有的权利处分,与法无悖,本院予以准许。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13)黄民一(民)初字第6153号民事判决。二、现在左甲处的上海市黄浦区浏河口路XXX弄XXX号二层后阁楼的动迁补偿款人民币1,330,540.60元归左乙、左丙、左丁、左A与左甲共同所有,其中,左乙、左丙、左丁、左A各得220,135.15元,余款450,000元归左甲所有。左甲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给付左乙、左丙、左丁、左A220,135.15元。一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6,770元(左乙、左丙、左丁、左A已预交),由左乙、左丙、左丁、左A各负担2,775元,左甲负担5,67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6,770元,由上诉人左甲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岑华春代理审判员  王江峰代理审判员  李迎昌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二日书 记 员  张承恩附:相关法律条文附: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