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阜民一终字第01658号
裁判日期: 2015-01-12
公开日期: 2015-02-15
案件名称
黄某甲、黄某乙、庞某与邢某某婚约财产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阜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黄某甲,黄某乙,庞某,邢某某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阜民一终字第01658号上诉人(一审被告):黄某甲,住安徽省颍上县。上诉人(一审被告):黄某乙,住安徽省颍上县。上诉人(一审被告):庞某,住安徽省颍上县。上述三位上诉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常灵,颍上县慎城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一审原告):邢某某,住安徽省颍上县。上诉人黄某甲、黄某乙、庞某因与被上诉人邢某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颍上县人民法院(2014)颍民一初字第0261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查明:邢某某与黄某甲于2013年农历腊月22日同居生活,此前黄某甲、黄某乙、庞某收受邢某某大、小礼现金76700元,黄金项链、戒指、手链各1枚。黄某甲个人财产为:格力牌挂式空调、海信彩电、海信洗衣机各1台,布沙发1套,茶几1件,梳妆台1件,棉被6床,毛毯2床,纯棉四件套2套,丝绵被2床。双方同居后经常发生矛盾,黄某甲于2014年7月份离家出走,至今未归。一审法院认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黄某甲、黄某乙、庞某收取邢某某现金76700元及黄金戒指、项链、手链各1枚,事实清楚,该三人应当酌情予以返还。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均是以家庭为主体利用婚姻收取财物,黄某乙、庞某做为黄某甲的父母,应当承担返还责任。黄某甲辩称其收受的戒指、项链,手链在邢某某处且邢某某应偿还其压箱钱16000元,证据不足,不予支持。黄某甲要求邢某某给予经济赔偿100000元,理由不当,亦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七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一、黄某甲、黄某乙、庞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返还邢某某彩礼款57000元及戒指、项链、手链各1枚。二、黄某甲的个人财产:格力牌挂式空调、海信彩电、海信洗衣机各1台,布沙发1套、茶几1件,梳妆台1件,棉被6床,毛毯2床,纯棉四件套2套,丝绵被2床归黄某甲所有。案件受理费2590元,减半收取1295,由双方各负担647元。黄某甲、黄某乙、庞某上诉称:邢某某陈述与事实不符,黄某乙、庞某不应承担返还责任,邢某某应承担一定过错责任。邢某某答辩称:黄某甲、黄某乙、庞某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三金”属实,应予以返还。黄某甲、黄某乙、庞某二审诉讼期间提供上海老凤祥银楼颍上专卖店保修单1张,证明“三金”系上诉人购买。邢某某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三金”系上诉人购买。本院经审查认为,该证据仅能够证明“三金”重量及价值,并未注明“三金”购置人,且无其他证据印证,不足以实现三上诉人证明目的。当事人所举其他证据与一审相同,相对方未提出新的质证意见,本院认证意见与一审一致。本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本院二审另查明:黄某甲、黄某乙、庞某收取邢某某的戒指、项链、手链重量分别为7.55克、22.53克、21.86克,购置价款总计15478元。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为:一审法院确定的彩礼款物返还数额是否适当,判令黄某甲、黄某乙、庞某共同承担返还责任是否正确,邢某某是否应承担过错责任。本院认为:黄某甲、黄某乙、庞某共同收取邢某某现金76700元及黄金戒指、项链、手链各1枚,事实清楚,三人应共同承担返还义务,一审法院根据本案案情确定的彩礼款物返还数额适当。黄某甲、黄某乙、庞某上诉称“三金”系其购买,缺乏充分证据证明,且与当地风俗不符,不予采信,其要求邢某某承担过错责任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三上诉人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对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295元,由上诉人黄某甲、黄某乙、庞某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郭阳审判员 李刚审判员 代巍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二日书记员 姚莉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