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冷行初字第56号
裁判日期: 2015-01-12
公开日期: 2015-05-25
案件名称
谭春勇不服工伤保险管理局不予核发工伤保险待遇一审行政判决书
法院
冷水江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冷水江市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谭春勇,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
案由
法律依据
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全文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4)冷行初字第56号原告谭春勇,男,1960年8月21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李洪,冷水江市正为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住所地:冷水江市锑都南路9号。法定代表人陈瑜,该局局长。委托代理人唐勇,湖南波月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住所地:冷水江市梓龙乡杨桥村。法定代表人徐建祥,该矿矿长。委托代理人谭春来,湖南红日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谭春勇不服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不予核发工伤保险待遇,于2014年10月28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当日受理后,于2014年10月31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因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与本案的审理结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依法追加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作为第三人参加本案诉讼,并组成由审判员蔡文华担任审判长,与人民陪审员谢玉坤、姜菊桃参加的本院,于2014年11月2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代理书记员刘牡松担任庭审记录。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唐勇、第三人的委托代理人谭春来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14年9月5日,谭春勇向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提出申请,请求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014年9月28日,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作出(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答复结论为:谭春勇不系工伤保险参保人员,依法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的资格,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不予支付谭春勇的工伤保险待遇。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下证据与法律依据:证据部分:1、组织机构代码证;2、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以上拟证明被告及法人代表的身份;3、(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拟证明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4、职业检查报告1份,拟证明原告没参加2009.3.9职业病体检;5、职业检查报告1份,拟证明原告没参加2011.4.21职业病体检;6、职业检查报告1份,拟证明原告没参加2012.5.17职业病体检;法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6、7、36、37、60、72条;《工伤保险条例》第1、2、12、13、17、62条;《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36、37、38条;《关于做好职业病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工伤保险参保单位职业病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待遇支付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第1、2条;《关于对参加工伤保险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待遇有关规定的通知》第1、4条;《关于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管理的补充规定》第6、7条。原告谭春勇诉称:原告谭春勇系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职工。2013年6月2日,原告被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煤工尘肺二期。2013年9月6日,原告的尘肺病经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3年10月30日,原告经娄底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等级四级。2014年9月5日,谭春勇向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提出申请,请求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014年9月28日,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作出(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答复结论为:谭春勇不系工伤保险参保人员,依法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的资格,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不予支付谭春勇的工伤保险待遇。原告谭春勇对此不予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决定不服,诉至本院,请求法院判决:1、判决撤销被告作出的(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2、被告先行支付支付原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089元,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279264元;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告谭春勇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1、原告身份资料;2、第三人企业注册资料;3、请求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报告,拟证明原告依法向被告提出过核发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4、(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拟证明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5、(2014)冷民一初字第65号民事判决书;6、冷劳仲裁字(2013)第60号仲裁裁决书;7、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及职业病证,拟证明原告被诊断为煤工尘肺二期;8、娄人社工认字(2013)第2203号工伤认定书,拟证明原告的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9、娄底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拟证明原告的劳动能力鉴定等级为四级伤残。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辩称:原告谭春勇未参加上岗前的健康检查,不是工伤保险参保人员,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谭春勇的诉讼请求。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述称:一、答辩人按照娄底市冷水江市文件产煤量标准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职工视为全员参保,且第三人已将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花名册申报给了工伤保险局进行登记,被告没有将结果告知用人单位,被告存在过错,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应按照原告的申请履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职责。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1、冷水江市煤炭税费统征办的证明,拟证明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从2007年1月起根据产煤量按标准缴纳了工伤保险参保费用;2、(2014)冷名一初字第65号民事判决书,拟证明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为原告参加工伤保险进行了申报,被告也曾办理了原告的工伤保险登记。针对原告谭春勇提交的上述证据,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发表如下质证意见:对证据1、2、3、4、6、8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无异议,对证据5的证明目的有异议,对证据7、9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对其关联性有异议。针对原告谭春勇提交的上述证据,被告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发表如下质证意见:对证据1、2、3、6、7、8、9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无异议,对证据4、5的证明目的有异议,不应由工伤保险管理局先行支付,而是应由工伤保险管理局支付。针对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提交的上述证据,原告谭春勇发表如下质证意见:对证据1、2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无异议,对证据3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其关联性有异议,对其证明目的不认可,对证据4、5、6的真实性有怀疑,全都是复印件。针对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提交的上述证据,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发表如下质证意见:对证据1、2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无异议,对证据3的合法性有异议,不同意其证明目的,对证据4、5、6的真实性有异议,不具有关联性,不能达到证明目的。原告谭春勇对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提交的上述证据无异议;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对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提交的上述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其证明目的有异议。本院在审理本案过程中,依职权调取了谭春勇2007年在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工作期间的工资发放表,该工资发放表显示谭春勇自2007年5月开始在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工作。原告谭春勇、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对本院调取的证据均无异议。针对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提交的证据1、2、3,因原告谭春勇及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均无异议,本院该二份证据予以采信;被告的证据4、5、6经本院核对,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本院予以采信。针对原告谭春勇提交的证据1、2、3、4、5、6、8,因被告与第三人均无异议,本院对该7份证据予以采信;被告认为原告的证据7、9与本案无关联,经查,职业病诊断结论与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均是职业病患者申请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核发工伤保险待遇时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与本案的审理结果存在利害关系,故本院认定该二份证据与本案存在关联性,予以采信。针对第三人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提交的二份证据,因原告谭春勇、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对其真实性均无异议,本院对其真实性予以采信。经庭审查明:谭春勇从2007年5月开始在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从事井下采煤工作。2008年6月23日,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组织包含谭春勇在内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谭春勇的检查结果为“疑似尘肺改变”,但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并没调整谭春勇的工作岗位。2013年6月2日,谭春勇前往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诊断结论为“煤工尘肺二期”。2013年9月6日,谭春勇向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娄劳社工认字(2013)第2203号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谭春勇的职业病为工伤。2013年10月30日,娄底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谭春勇为伤残四级。2014年9月5日,谭春勇向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提出申请,请求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014年9月28日,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作出(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答复结论为:谭春勇不系工伤保险参保人员,依法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的资格,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不予支付谭春勇的工伤保险待遇。谭春勇对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作出的书面答复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判如所请。另查明,根据娄底市人民政府娄政办(2006)8号文件的规定,煤矿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方式为根据煤矿的产煤量,由煤炭税费统征部门按月代征。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已及时足额缴纳。另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曾向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申报谭春勇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于2011年4月27日为谭春勇办理了参加工伤保险登记。本案的争执焦点为:1、谭春勇是否为工伤保险参保人员;2、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先行支付职责是否成立;3、(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是否合法。本院认为:娄劳社工认字(2013)第2203号认定工伤决定书确认了谭春勇的职业病为工伤,因认定工伤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该认定工伤决定书亦确认了谭春勇与冷水江市更生煤矿二矿建立了劳动关系。根据娄底市人民政府娄政办(2006)8号文件的规定,煤矿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方式为根据煤矿的产煤量由煤炭税费统征部门代收,煤矿企业以每月生产煤的吨数为基准缴纳工伤保险费,而不是以煤矿的职工人数为基准缴纳工伤保险费,即只要煤矿企业按照产煤量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就视为煤矿的职工全员参保。故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中认定的谭春勇不是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属认定事实错误。被告委托代理人称,原告谭春勇没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上岗前、在岗时的健康体检,没在工伤保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康档案,不能认定谭春勇已参加工伤保险,因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查,《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38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为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违背上述规定,职工患职业病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根据该法条可以得出:一、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系用人单位的义务,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义务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建立人事档案,谭春勇在工伤保险管理部门没建立健康档案与谭春勇不是工伤保险参保人员之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二、职工已参加工伤保险不等同于享受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另需满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形。因行政诉讼中法院主要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本案中被告作出的不予支付谭春勇工伤保险待遇答复事实依据仅为谭春勇不是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并没包含谭春勇没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与用人单位没建立谭春勇的健康档案,故被告不能以谭春勇不是工伤保险参保人员为由否定谭春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本院对被告委托代理人的该项主张不予支持。行政审判系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事后监督。本案中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基于行政相对人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申请,决定具体支付金额系行使行政权的具体体现。因司法权不能替代行政权决定其应支付的的金额,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予以事后司法评判,故本院对原告谭春勇要求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应先行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340353元的主张不予支持。综上,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证据不足,于法无据,应予撤销。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2014)冷工保复字第10号来信来访答复函;二、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三、驳回原告谭春勇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用50元,由被告冷水江市工伤保险管理局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上诉于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蔡文华人民陪审员 姜菊桃人民陪审员 谢玉坤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二日代理书记员 刘牡松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