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农民初字第4109号

裁判日期: 2015-01-11

公开日期: 2016-04-01

案件名称

刘某甲等与张某某等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农安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农安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刘某戊,张某甲,刘某己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农民初字第4109号原告刘某甲,户籍地吉林省农安县。经常居住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委托代理人刘某乙,经常居住地农安县农安镇凯德花园*栋1门***室。与刘某甲系姐妹关系。原告刘某丙,经常居住地农安县。原告刘某丁,经常居住地农安县。原告刘某乙,经常居住地农安县。原告刘某戊,经常居住地农安县。被告张某甲,经常居住地农安县。被告刘某己,经常居住地农安县。委托代理人李桂秋,经常居住地农安县农安镇南关村*组。系刘某己妻子。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孙岩松,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刘某戊与被告张某甲、刘某己继承纠纷一案,原告于2015年10月19日向本院递交起诉状,本院于2015年10月19日受理,2015年12月2日由审判员马宝海担任审判长,审判员黄蒙主审,与人民陪审员辛冲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刘某戊、被告张某甲、刘某己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五原告诉称:被告张某甲与五原告系母女关系,五原告与被告刘某己系姐弟关系,五原告父亲已去世,生前与母亲张某甲共有房屋坐落在农安县南关村五队共八间房屋及院落,现该房屋由被告张某甲与被告刘某己独自占有。财产继承分割一事虽经五原告多次找二被告协商,二被告拒绝给付五原告应得的部分,五原告现诉至法院,要求���农安县南关村五队共八间房屋,主房四间、前门房四间及院落进行分割继承。被告张某甲辩称:2011年3月8日,五原告与被告刘某己签订的赡养协议是多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已实际履行,该份赡养协议成立并合法有效。刘某己已将刘江与张某甲买房时欠刘某丁本金14000元、利息6000元的共同债务偿还给刘某丁。被告刘某己已按赡养协议内容履行赡养被告张某甲的义务,张某甲现对刘某己的赡养很满意,同意继续由刘某己赡养,同意将自己继承的刘江遗产份额及自己所有的份额给刘某己。被告刘某己辩称:2011年3月8日,五原告与二被告和证人张某某共同商量被告张某甲由谁赡养、房产继承问题和共同债务承担问题,并签订了赡养协议,在赡养协议中原告刘某丙、刘某甲、刘某乙、刘某丁已经以书面方式放弃了应继承刘江去世后留下遗产的法定份额���赡养协议能够证明该部分法定份额应归被告刘某己所有。刘某己已将刘江与张某甲买房时欠刘某丁本金14000元、利息6000元的共同债务偿还给刘某丁。原告刘立娟虽未在协议书上签字,但商量协议书内容时五原告及二被告均在现场,是在证人张某某的主持下,五原告与二被告均同意赡养协议内容,被告张某甲由被告刘某己赡养、两处房房屋归被告刘某己所有,共同债务由被告刘某己偿还。原告刘立娟在庭审时也承认在场,称没签字的原因是因为被告刘某己给原告刘某丁利息少,再加上原告刘某戊当时家里有事,张某某、王东的证人证言能够证明。被告刘某己已按赡养协议内容履行赡养被告张某甲的义务,张某甲现对刘某己的赡养很满意,同意继续由刘某己赡养,同意将自己继承的刘江遗产份额及自己所有的份额给刘某己。农城字第022202号房屋和吉房执字第002465号浮��由刘江于2001年4月12日从案外人杜清林处购买,买卖协议和原、被告均能证明该项事实。刘某己于2014年对已重新翻建,所以农城字第022202号房屋和吉房执字第002465号浮房应归被告刘某己所有。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刘江于2008年3月10日去世,刘江与被告张某甲共有六名子女,分别是: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刘某戊与被告刘某己。2010年3月8日,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与二被告签订协议书,双方约定:刘某己偿还给刘某丁买房欠款20000元,张某甲由刘某己赡养,刘江的前院肆间及后院肆间房屋归刘某己所有,如张某甲对刘某己的赡养不满意则可将房屋收回重新分配,由张某甲返还给刘某己40000元。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均在协议书上签字。上述房屋由被告张某甲与被告刘某己居住至今。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骨灰寄存证一份、协议书一份、证人张某某的证言。根据五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二被告的答辩意见,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2011年3月8日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与二被告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此协议书对刘某戊是否有约束力;刘某己是否对张某甲尽到了赡养义务。双方当事人对本案的争议焦点无异议和补充。本院认为: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分割遗产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被继承人刘江去世时未留遗嘱,因此刘江的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予以分割,五原告与二被告为其继承人,由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刘某戊与被告张某甲、刘某己各继承刘江遗产的1/7份额,即房屋的1/14份额。原告刘某甲、刘某��、刘某丁、刘某乙与被告张某甲、刘某己作为房屋的共有权人,协商一致并签订了财产分割协议,未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属有效。协议签订后,被告刘某己已按协议为被继承人偿还了买房时所欠原告刘某丁的债务,被告张某甲亦自认被告刘某己已经按照协议履行了对其的赡养义务,并对刘某己的赡养表示满意,故本院认定该协议合法有效。根据该协议的约定,自签订该协议之日起,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就应视为放弃对诉争房屋的继承份额,四人的继承份额归被告刘某己所有。协议书中约定被告张某甲由被告刘某己赡养,五原告仍在被告刘某己外出时对母亲尽心尽力予以了照顾,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予以提倡,但照顾母亲不能影响到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放弃房屋继承份额的意思表示。原告刘某戊未在协议书上签字,且主张不同意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故此协议书对其无约束力,原告刘某戊应分得刘江遗产的1/7份额,即房屋的1/14份额。被告张某甲同意将自己继承的刘江的遗产中房屋的1/2份额及自己所有的房屋的1/14份额赠与给被告刘某己,故房屋应由刘某己继承13/14份额,由刘某戊继承1/14份额。但本案诉争房屋的所有权现登记在案外人杜清林名下,五原告与二被告均主张本案诉争房屋系被继承人刘江从杜清林处购买,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因被继承人刘江生前未取得本案诉争房屋的完全所有权,故本院对此房屋的所有权分割问题暂不予处理,原、被告可在确定诉争房屋的权属后再行协商分配,如协商不成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刘某甲、刘某丙、刘某丁、刘某乙、刘某戊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0元由五原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马宝海审 判 员  黄 蒙人民陪审员  辛 冲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一日书 记 员  王 雪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