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西民初字第19734号

裁判日期: 2014-09-16

公开日期: 2015-08-27

案件名称

唐×与周×1等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唐×,周×1,周×2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西民初字第19734号原告唐×,女,1983年X月X日出生。委托代理人魏建林,北京市元泓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刘睿杰,北京市元泓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1,女,1983年9月10日出生。委托代理人张X鹏(周×1之夫)。委托代理人岳长林,北京鸣静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2,男,1953年4月14日出生。委托代理人尹志君,北京市高思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赵X。原告唐×与被告周×1、周×2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唐×及委托代理人魏建林、刘睿杰,被告周×1之委托代理人张X鹏、岳长林,被告周×2及委托代理人尹志军、赵X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唐×诉称,被继承人秦X英、周X源系夫妻。周X源于2001年X月X日去世,秦X英于2005年X月X日去世。原告唐×是秦X英、周X源之外孙女,原告母亲周X于1992年X月X日死亡。被告周×1是被继承人的孙女,周×1父亲周XX于2010年5月6日被妻子田X华杀害。被告周×2系秦X英、周X源之长子。秦X英、周X源死亡时留下遗产房屋两处:一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另一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XXX。由于被继承人死亡后,各继承人一直未对遗产进行分割,为维护原告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原告和两被告依法共同继承被继承人周X源、秦X英遗留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XXX号房屋,上述房屋的三分之一份额归原告继承;本案所有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周×2辩称,原告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并没有完全反映事实。被继承人的遗产除了原告所称的上述两套房产以外,还应包括北京市西城区后桃园XX号房产,该房产是被继承人周X源单位分配的公房。后原告之母周X用该房调换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XX号房屋一套。从性质上看,后桃园的房屋与原告所述的两套房屋均属于被继承人周X源的遗产。周X源、秦X英夫妇在去世之前,已将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XXX号房屋分别交付周XX、周×2占有、使用,对房屋进行了分配,已不存在遗产供继承人分割,原告对此并无异议,原告无权要求继承诉争房屋,其起诉也超过了诉讼时效。另外,周XX未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而周×2负担了被继承人的治疗及护理等费用,亦为周XX支付购房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综上,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与原告曾多次协商继承析产相关问题,均遭到拒绝。原告未穷尽友好协商的途径就起诉到人民法院,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诉讼费应由原告自行承担。被告周×1辩称,被继承人在生前主要是由周XX和田X华照顾,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因此周×1应多分遗产。同意周×2的其他答辩意见,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秦X英、周X源系夫妻。周X源于2001年1月1日去世,秦X英于2005年2月7日去世。秦X英、周X源夫妻共生育子女三人,分别是女儿周X、儿子周×2、周XX。周X于1992年去世,周X生育本案原告唐×。2010年5月,周XX与其妻田X华在家中发生争执,田X华刀刺周XX,至周XX死亡。田X华被本院判决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现在监狱服刑。周XX与田X华生育一女,即本案被告周×1。2004年,周X源家属以其名义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签订《房屋买卖契约》二份,约定周X源以成本价购买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XXX号房屋两套。后上述房屋产权登记在周X源名下。根据被告周×2的申请,本院查询了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XX号房屋的档案材料。档案材料中未发现周×2所述调换房屋的相关手续。该房原系唐廉以成本价购买其单位北京饭店的公房。后经继承该房过户至其妻王X英名下。2003年4月,王X英将该房卖与严X。2010年,严X将该房过户至王X平名下。庭审中,周×1提供《证明》一份,内容为:“周×1,性别:女,身份证号:×××。户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复北社区XX号,属社区常住居民,人户一致。周×1爷爷周X源,身份证号×××,去世时间2001年;奶奶秦X英,身份证号×××,去世时间2005年;爸爸周XX,身份证号:×××,去世时间2010年。经了解,周×1与爷爷周X源、奶奶秦X英、爸爸周XX3人去世前共同居住和生活在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原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XX号,拆迁于2001年。)特此证明。”证人王丽华称系周X源与秦X英的邻居,多年一起居住。周X源与秦X英的大儿子出国,女儿身体不好,只能靠小儿子照顾他们。证人周×3到庭,并提供情况说明称:周X源家有3个孩子。大儿子周×2、女儿周X,小儿子周XX。周×2结婚后出国定居。周X结婚后搬出居住,在周X源去世八年之前就去世了。周XX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周X源和秦X英,一起居住的还有周X源的母亲,也是周XX照料。周X源夫妇及周X源母亲的后事都是周XX一手操办。对上述证人证言,唐×及周×2均称没有意见。唐×不认可周XX与周X源、秦X英共同生活,且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周×2称主要是周XX夫妇照顾老人生活,但在经济方面,他也尽了力,不认可周XX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周×1还提供了周X源、秦X英的丧葬费票据及病历。周×2称支付被继承人医疗等费用,唐×及周×1均不予认可,周×2未向本院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另查:原告系精神残疾人,在本案诉讼过程中,经本院委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对唐×是否具有诉讼行为能力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原告具备诉讼能力。原告支付鉴定费1000元,二被告各支付鉴定费1050元。再查:被告周×1曾起诉其母田X华继承周XX遗产一案,经本院判决认定田X华作为周XX第一顺序继承人之一,因其故意杀害周XX,故其继承权丧失。上述事实,有东交民巷派出所证明信,(2011)一中刑初字第XXXX号刑事判决书、(2013)西民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月坛街道复北社区居委会证明、证人证言、丧葬费票据及病历、房屋档案材料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材料在案佐证。本院认为,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号及同址XXX号房屋系周X源、秦X英夫妻共同财产。周X源、秦X英夫妇去世之前未留遗嘱,该两套房屋依法应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原告之母周X先于周X源、秦X英夫妇去世,原告要求代位继承周X源、秦X英遗产的诉讼请求,合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根据周×1提供的证据能够认定周XX多年与周X源夫妇共同生活,并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故应多分得遗产。周XX去世后,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应转由其妻田艾华、其女周×1继承,因经生效法院判决书认定田X华故意杀害周XX而丧失继承权,故周XX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周×1一人继承。原、被告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由本院酌情判定。周×2称位于西城区后桃园XX号房屋也属于被继承人的遗产一节,未向本院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且根据周×2所述该房属于公房性质,亦不宜列入遗产范围,故其答辩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周×2称原告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一节,因被继承人去世后,继承人并未对诉争房屋进行过继承,房屋仍登记在被继承人名下,属于法定继承人共同共有状态,诉讼时效的期间并未起算,故其答辩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周×2称支付被继承人医疗费等费用,唐×及周×1均不予认可,周×2未向本院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本院不予采信。二被告其他答辩意见,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亦不予采纳。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三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继承人周X源名下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XX号房屋由原告唐×、被告周×1、被告周×2共同继承,其中原告唐×占有该房28%的份额,被告周×1占有该房44%的份额,被告周×2占有该房28%的份额。二、被继承人周X源名下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15号楼1906号房屋由原告唐×、被告周×1、被告周×2共同继承,其中原告唐×占有该房28%的份额,被告周×1占有该房44%的份额,被告周×2占有该房28%的份额。案件受理费七十元,由原告唐×负担二十元(已交纳);由被告周×1负担三十元、由被告周×2负担二十元(均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鉴定费三千零五十元,由原告唐×负担一千元(已交纳);由被告周×1、周×2各负担一千零五十元(已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的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如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视为放弃上诉权利。审 判 长  魏新颜人民陪审员  邢硕石人民陪审员  任玉良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六日书 记 员  邓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