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和民初字第244号

裁判日期: 2014-09-01

公开日期: 2015-01-13

案件名称

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与赵某某、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生命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和静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和静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赵某某,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和民初字第244号原告张某某,女,1980年3月10日出生,汉族,籍贯河南省淮阳县。原告周某甲,男,2010年12月2日出生,汉族,籍贯甘肃省张掖市。法定监护人张某某,系周某甲的母亲,基本情况同上。原告周某乙,男,1953年7月15日出生,汉族,籍贯甘肃省张掖市。原告杨某某,女,1955年3月10日出生,汉族,籍贯甘肃省张掖市。四原告委托代理人骆宏伟,系新疆辰祥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赵某某,女,1985年9月26日出生,汉族,籍贯重庆市石柱县。委托代理人周月东,系新疆静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某丙,男,1972年4月18日出生,汉族,籍贯江苏省邳州市。被告陈某某,男,1988年6月11日出生,汉族,籍贯甘肃省武威市。被告才某某,男,1979年7月22日出生,蒙古族,籍贯新疆和静县。被告甫某某,女,1978年2月8日出生,蒙古族,籍贯新疆和静县。被告阿某甲,女,1987年4月12日出生,维吾尔族,籍贯新疆和静县。被告麦某某,男,1993年2月13日出生,蒙古族,籍贯新疆和静县。被告阿某乙,男,1984年3月4日出生,维吾尔族,籍贯新疆和静县。原告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诉被告赵某某、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生命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及委托代理人骆宏伟,被告赵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周月东、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诉称,2013年12月31日19时20分左右,第一被告在和静县顺丰餐厅宴请其余被告和周某丁(已故)。周某丁因另有朋友请客,就先到朋友处吃饭,在吃饭时第四、第七、第八被告分别打电话催促周某丁,周某丁在22时28分到达顺丰餐厅,席间被告明知已经喝过一场酒的情形下,依旧劝周某丁饮酒,致使周某丁饮酒过度死亡。原告认为被告在共同饮酒中,未尽到提醒、劝阻和照顾义务,对周某丁的死亡应承担40%的赔偿责任,即321716.6元,另加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共计371716元。被告赵某某辩称,周某丁先是在和静县汉王府酒店吃饭,22时以后才来到和静县顺丰餐厅,被告并不知周某丁已经在汉王府酒店饮酒,当周某丁到达顺丰餐厅时大家已经准备散场了,是周某丁主动要饮酒,饮酒后陈某某和阿某乙将周某丁送达家中,并且交给了周某丁的妻子,周某丁死亡后仅仅做了酒精含量的测试,并未做尸检,也没有其饮酒过量的证明,原告诉称其饮酒过度导致死亡缺乏事实依据。如果周某丁系饮酒过度死亡,还应追加在汉王府酒店与周某丁一起饮酒的人为被告。综上,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的答辩意见与赵某某一致。经审理查明,2013年12月31日19时30分许,应被告赵某某宴请,被告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及周某丁到和静县顺风餐厅吃饭。周某丁事先与朋友在和静县汉王府酒店饮酒后,于22时28分许来到顺风餐厅,与八被告一同继续饮酒。宴请散场后,陈某某、阿某乙将周某丁送至家中,次日清晨,家人发现周某丁死亡。经和静县公安局法医鉴定,周某丁的酒精含量为103毫克,但并未解剖尸体,对死亡原因也未进行鉴定。证据的分析及采信:1、四原告出具证明1份、结婚证1份、常住人口登记卡1份(复印件),用以证明张某某系周某丁的妻子,周某甲系周某丁的婚生子,周某乙、杨某某系周某丁的父母。八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2、四原告出具住院病历1组,用以证明周某丁死亡前身体健康、无疾病。八被告对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病历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检查,只能反映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反映出心脏、脑部的健康状况。本院认为,该组证据与本案无关联性,不予采信。3、四原告出具新疆康正司法所鉴定意见1份(复印件)、公安局的死亡证明1份,用以证明周某丁系饮酒过度导致死亡。八被告认为周某丁只是一般醉酒,司法鉴定书与本案无关联性。本院认为,该组证据仅能证实酒精含量,不能证实周某丁系饮酒过量死亡,本院对其证明的问题不予采信。3、四原告出具视频资料1份、周某丁手机通话详单1份,用以证明2013年12月31日19时20份许八被告陆续到达顺风餐厅,经被告才某某、麦某某、阿某乙多次打电话催促,周某丁于22时28分到达顺风餐厅,离开时周某丁已经处于醉酒状态。八被告对周某丁到达餐厅的时间无异议,称当时并不知晓周某丁已经在其它地方饮过酒,对周某丁散场后处于醉酒状态也不予认可。本院认为,双方对周某丁到达顺风餐厅的时间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但该证据无法证实周某丁先前已经饮酒和离开顺风餐厅时处于醉酒状态的事实,本院不予确认。4、四原告出具电话录音1份,用以证明被告当时已经知道周某丁喝了四高脚杯白酒,仍然要求其继续喝酒。被告赵某某、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称事后听别人说周某丁在其它地方已经饮酒,当时并不知晓,当时也未劝酒。被告阿某乙称,当时周某丁坐在自己旁边,周某丁对自己说过先前已经喝了四杯白酒。本院认为,该证据无法证实被告存在劝酒行为。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认为,被告赵某某、周某丙、陈某某、才某某、甫某某、阿某甲、麦某某、阿某乙与周某丁一同饮酒,各被告并无过错。原告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主张周某丁系饮酒过量导致死亡,由于周某丁的尸体并未解剖,死亡原因也未进行鉴定,虽然周某丁血液的酒精含量经鉴定为103.6毫克,但该酒精含量并不能直接导致周某丁死亡的后果,故原告主张周某丁系饮酒过量导致死亡的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从顺风餐厅离场后,被告陈某某、阿某乙·克日木将周某丁安全送往家中,其已尽到必要的照顾义务。综上,原告的各项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6876元,由原告张某某、周某甲、周某乙、杨某某承担(已经预交3438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阿 力 腾 图 雅审 判 员 郑  明  友人民陪审员 艾则孜·欧斯满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书 记 员 张     雪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