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腊民一初字第72号
裁判日期: 2014-07-21
公开日期: 2018-09-07
案件名称
张某甲与肖某甲离婚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勐腊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勐腊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某甲,肖某甲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
全文
云南省勐腊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腊民一初字第72号原告张某甲,男。委托代理人罗建云,云南法泽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般授权代理。被告肖某甲,女。委托代理人刘智勇,法振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般授权代理。原告张某甲与被告肖某甲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3月4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陶琪仙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原、被告在举证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本案于2014年3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张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罗建云、被告肖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智勇到庭参加诉讼。经双方当事人申请,本院给予庭外和解期限60天,期限届满后,双方仍未达成和解协议。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某甲诉称,200X年X月,原、被告网络上聊天认识,双方见面后便开始同居生活,200X年XX月XX日生下女儿,200X年XX月XX日原、被告登记结婚。被告是XX市XX县人,原告是XX省XX县人,由于双方生活理念不同,婚后被告不能接受原告父母,与原告父母关系不融洽,夫妻双方为此经常吵闹,导致夫妻感情逐渐淡薄、破裂,20XX年X月原、被告已分居生活至今。结婚以来双方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没有体会到夫妻之间的互相照顾、关爱及家庭的幸福,双方因性格不和,生活理念不同,相互之间不尊重,致使夫妻感情破裂,无和好可能,继续生活下去已无意义。故具文起诉要求离婚;共同生育女儿因现在XX省XX县与原告父母一起生活,为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由原告抚养,不要求被告承担抚养费;共同财产XX县XX镇三个门面经营权及货物价值XX万元目前由被告实际经营控制,归被告所有。家庭所有金银、首饰、珠宝若干(价值X万元),由被告实际控制,原告同意将这部分家庭财产分割后归被告所有。家庭共有房产XX县XXXX小区X单元XXX室(面积约XX平方米)、XXX室(面积约XX平方米),两套住房共价值XX万元,归原告所有;原告补偿给被告XX万元人民币。庭审中,原告明确表示放弃“原告补偿给被告XX万元人民币”诉讼请求。增加诉讼请求:共同债务20XX年X月X日欠朱某甲X元,20XX年X月欠张某甲X元,20XX年欠陈某甲X元,由双方共同承担。被告肖某甲辩称,200X年X月份,原、被告成为网友,见面后便同居生活。200X年XX月共同生育女儿。200X年X月XX日双方自愿登记结婚,成为合法夫妻。生女后,原告在外做生意,工作勤快,任劳任怨,被告在家相夫教女,伺候原告父母,家庭关系和睦。到200X年X月后,被告开店与原告一起做生意,20OX年X、X月份原、被告出资在XX市XX县原告老家建房一幢,总投入XX余万元。20XX年X、X月份,两人用积攒的资金,加外借款,预付款共计XXX余万元在老挝开设了一个木材(红木)加工厂,20XX年X月投资XX万元左右,购买了XX小区X单元XXX、XXX室。20XX年,以XX万人民币债权受让老挝XX省土地一块、以XX万元债权受让XX省XX县土地一块;20XX年X月借被告亲戚款人民币XXX元,至今未还XX元;20XX年出资XXX美元即XXX元人民币购日本丰田皮卡车一辆,车牌为老挝牌XXX;20XX年X、X月份出借人民币XX万元给原告朋友李某甲,至今未收回XXX元;20XX年XX月X日,以XXXX元人民币受让原告亲戚经营的三间门面及货物(实际付款XX万元)。20XX年X月起至今,原告与她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并赠与金银首饰、珠宝。20XX年X月被告在怀孕期间原告多次殴打被告,致被告经常性(月经期)流鼻血。为此,被告向公安局报案,公安局备案。原告在外与异性发生关系,均当着年幼的女儿面进行,女儿张某乙都知道告诉被告。20XX年X月,原告无视被告的反对,私自将女儿送至XX县,剥夺了被告对女儿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鉴于上述事实,原告提出离婚,被告同意,但导致这一后果,原因在于原告。所以,原告应承担过错责任,对被告进行财产补偿。女儿张某乙的抚养问题,由于张某乙系女儿,原告的行为。不利于女儿的健康成长。加之,原告将女儿送到XX与原告父母一起生活,而自己常年常住老挝,未实际实施抚养行为,在被告愿意抚养自己亲生女儿的情况下,由被告抚养更利于女儿的健康成长。所以,要求判令张某乙由被告抚养,由原告支付抚养费1000元/月,按年支付。对共同财产的分割:XX小区X单元XXX、XXX室归被告所有。共同债权李某甲欠XXX元由原告收回享有,共同债务欠杨某甲XXX元,由被告负责偿还,因原告享有债权,女儿由被告抚养,故由原告支付被告人民币XXXX元。二人共同出资购买的价值XXX元的手镯1支,归被告所有,根据原告诉状中陈述双方有价值X万元的金银、首饰、珠宝,即X万元原、被告各得一半(X元÷2),再减去手镯价值XXX元(XXXX元-XXX元),原告支付被告人民币XXX元。三间门面的货物现价值XXX元,因杨某乙在该商店投入资金购货共计XXXX元,属于原、被告共有部分为XXXX元,为方便经营归被告所有。XX县房产一幢、位于老挝国木材加工厂、车牌为XXXX号老挝牌车,位于老挝国土地两块均归原告所有,由原告补偿被告人民币XXX万元。原、被告双方在XXX红木家俱城存货价值XXXX元,原告存于XX货场XXX万元货物,被告要求分割。综合双方诉辩主张,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原、被告共同生育子女由谁抚养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应如何分割诉讼中,原告为证实其主张,向法庭举证如下:1、原告居民身份证1份(复印件),证实原告主体资格。2、原告居住证1份(复印件),证实原告主体资格。3、被告居住证1份(复印件),证实被告主体资格。4、结婚证1份(复印件),证实原告与被告结婚的事实。5、20XX年X月X日朱某甲出具收据1份、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张某甲分别出具给张某甲、陈某甲欠条各1份,证实原告欠款的事实。被告肖某甲质证认为,证据1、2、3、4真实性、合法性均无异议,予以认可。证据5原告分别出具给张某甲、陈某甲欠条,张某甲系原告父亲,陈某甲系原告妹夫。20XX年X月原告所借钱用于购房,而所购买房子在什么地方,被告不清楚,且借款之后的用途被告也不清楚,被告也没有用过一分钱。对于朱某甲的欠款,被告予以认可实际欠朱某甲XXXX元,在被告提交的证据中会充分的进行说明,因此,对三份欠条均不予认可。6、经原告张某甲申请,法庭传唤张某甲、陈某甲出庭作证。证人张某甲(系原告父亲。)出庭作证称,因原、被告结婚时没有钱,证人借人民币XXX元给二人用于购买房子,在20XX年X月XX日张某甲向证人出具欠条1份,用于证明欠款事实。证人陈某甲(男)出庭作证称,原告向陈某甲借款XXXXXX元用于做生意,至今未偿还,原告于20XX年X月XX日向证人出具欠条1份。原告通过证人证言,用于证实原告欠两位证人的款项,欠条的真实性,证人均为债权人的事实。被告质证认为,证人张某甲与原告系父子关系,作证程序不符。且证人在未作证之前就在法庭外旁听。证人陈述为借条,而实际上写的是欠条。原告在上面写了名字,却没有在上面按手印,且上面也没有被告的签字,对证人的作证不予认可,作为证人的证词不能作为法庭定案的依据;对于证人陈某甲出庭作证时,已经在外面旁听了,被告代理人一直都看着他,对此证人是不具备作证资格。在出庭作证中,把欠条的借款时间都说错了,且也说了是与原告的妹妹是同居关系,也生了孩子,所以证人所作的证词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也不能采纳该证人的证言。被告为证实其主张,向法庭举证如下:1、点货清单1组15页(复印件),证实被告受让XX副食店对店内货物进行清点的事实。2、20XX年X月XX日由证明人黄某甲出具证明1份、XX百货视频发货单1组20份、卷烟网购销售记录单1组4份(均系复印件),证实杨某乙向XX副食店注入资金XXXXX元的事实及店的经营权、财产权、利润分配权、债务承担由杨某乙、被告各50%,店内属于原、被告部分的货物为XXXX元的事实。3、微信聊天记录1组、银行短信1组(均系复印件),证实原告与其他异性建立不正常关系及向她人付款的事实。4、询问笔录1份(复印件),证实原告为与被告离婚,殴打被告及女儿张某乙的事实。5、XX家俱城存货单1份(复印件),用于证实原告在该家俱城存货的事实。6、照片1组(复印件),证实原告以自己名义从老挝进货运往XX关卡,而该货物存放于XX货场的事实,以及证实原告隐瞒夫妻共同财产的事实。原告质证认为,证据1是被告单方所写,原告不知情,门面实际上是个体经营执照,所有权不在于原、被告,门面所有权的营业执照都没有变更,所有权人是朱某甲,原、被告只有经营权。证据2原告予以认可,并表示该店归被告,店内财产也给被告。证据3微信不清楚是从哪里下载,真实性也无法证实,对此不予认可,只能证实被告在婚姻上有一定的过错。证据4真实性无异议,但对于要证实的内容有异议,不予认可。夫妻双方吵架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殴打子女在笔录上根本看不出来。证据5只是写了一个字,没有进行说明,只是一个白条,不能证实其关联性,对此不予认可。证据6不予认可,只是一组照片,从照片中不能反映出是原告的货场,且原告也没有货场。经过对上述证据进行审查,本院认为,原告提交的证据1、2、3、4来源合法,内容真实,被告质证无异议,能够证实原、被告身份情况及双方婚姻关系,本院予以采信。证据5中由朱某甲出具的收据,因相对人未能出庭予以证实,其真实性本院无法确认,被告认可欠13400元,本院在被告认可范围内予以确认;欠张某甲、陈某甲欠款,虽两人出庭作证,但因张某甲系原告父亲,陈某甲与原告妹妹系同居关系,二人与原告具有利害关系,被告不予认可借款事实,原告也未向本院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予以印证,故对该2份欠条及证据6本院均不予采信。被告提交的证据1、2原告认可双方对门面具有经营权,对店内属于原、被告部分的货物价值为XXXX元予以认可,本院予以采信;杨某乙向XX副食店注入资金XXXXX元的事实及该店的财产权、利润分配权、债务承担由杨某乙、被告各50%的事实原告均不予认可,且相对人杨某乙及证明中证明人黄某甲均未到庭予以证实,又无其他证据印证,本院不予采信。证据3原告不予认可,且无其他证据予以印证,相对人无法确定,真实性无法确认,本院不予采信。证据4原告对双方发生过争吵予以认可,对殴打事实不予认可,因被告未提供其他证据予以印证,本院不予采信。证据5、6原告不予认可,被告也未向本院提供其他证据予以印证,现有证据无法证实货物是否合法、真实存在,本院不予采信。经过庭审和原、被告举证、质证,本院确认如下法律事实:200X年张某甲与肖某甲认识恋爱后同居生活,200X年XX月X日共同生育一女张某乙。200X年X月XX日双方在XX省XX县XXX乡人民政府登记结婚,婚后夫妻感情较好。后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20XX年X月双方发生争吵并分居至今。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有位于XX开发区XX路(XX市场)XX幢XX室(登记面积XX平方米,产权证号为X房权证房管字第XX**号,双方认可现有价值XX万元)、XXX室(登记面积XX平方米,产权证号为X房权证房管字第XX**号,双方认可现有价值XX万元);手镯1支(价值XXXX元);XX副食店经营权及店内价值XXXX元货物。共同债务有欠杨某甲XXXXX元、欠朱某甲转让费XXXXX元。现张某甲起诉要求离婚,肖某甲表示同意,但因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争议较大,经本院主持调解未果。本院认为,原告提出的离婚请求,因被告同意,本院予以准许。关于子女的抚养问题。共同生育女儿现与被告共同生活,原告现在老挝国打工,本院从更有利于子女的成长考虑,随被告共同生活为宜。抚养费本院参照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标准,予以支持700元/月。夫妻共同财产位于XX开发区XX路(XX市场)XX幢住房XXX、XXX室,本院考虑因双方共同生育子女随被告生活,故XXX室归被告所有为宜,XXX室归原告所有。共同财产XX副食店经营权双方予以认可,该门面因实际为被告在经营,原告也表示经营权及店内属原、被告价值XXXXX元货物归被告所有,故该门面经营权及价值XXXXX元货物归被告。原告提出有价值X万元的金银、首饰、珠宝若干,因被告认可为价值XXXX元的手镯1支,且实际为被告使用享有,归被告所有为宜;其他金银、首饰、珠宝因原告无法向法庭明确具体品种及数量,被告也不予认可,本院不予确认。原告提出的共同债务有欠张某甲、陈某甲欠款,因被告在庭审中不予认可,原告又无充分证据证实,本院不予采信。对于欠朱某甲转让费XXXXX元,因三间门面实际由被告在经营,故该转让费由被告承担;欠杨某甲XXXXX元,被告肖某甲在答辩状中表示负责偿还,故该欠款由被告肖某甲承担。被告在答辩状中提出的债权李某甲欠XXXXX元,虽然原、被告双方在庭审中均予以认可,但被告未向法庭提交相关证据证实,且相对人李某甲也未到庭予以证实,故本院不予确认。根据原、被告双方确认的财产价值及债务负担情况,本院确认由被告支付原告财产价值补偿款XXXXX元。被告提出的XX县房产1幢、XX家俱城价值XXXXXX元存货、存于XX货场XXX万元货物,因原告不予认可,被告也未向本院提供其他证据予以证实上述财产是否存在、是否属双方夫妻共同财产,故本院不予确认。被告提出位于老挝国XX木材加工厂、车牌为老牌XXXX号车,因被告未向本院提供上述财产是否存在、合法取得的依据,本院不予确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张某甲与被告肖某甲离婚。二、共同生育子女张某乙随被告肖某甲生活,由原告张某甲自判决生效当月起每月支付抚养费700元至张某乙18周岁止。三、夫妻共同财产位于XX开发区XX路(XX市场)XX幢XXX号房归原告张某甲所有,XXX号房归被告肖某甲所有;手镯1支归被告肖某甲所有,XX副食店经营权及价值XXXXX元货物由被告肖某甲享有。四、夫妻共同债务欠杨某甲XXXXX元、欠朱某甲转让费XXXXX元,均由被告肖某甲承担。五、被告肖某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原告张某甲财产价值补偿款XXXXX元。案件受理费1018元,因本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减半收取509元,由原告张某甲负担255元,被告肖某甲负担254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在上诉期限内均未提起上诉,本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若义务人未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若负有义务的义务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权利人可在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法律规定的二年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审判员 陶琪仙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刀 剑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