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湄民初字第998号
裁判日期: 2014-06-11
公开日期: 2014-07-26
案件名称
贺某某与何某某等赡养纠纷一案民事一审判决书
法院
湄潭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湄潭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贺某某,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
案由
赡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湄潭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湄民初字第998号原告贺某某,女,生于1941年,贵州省湄潭县人。委托代理人李道勇,湄潭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者。被告何某某,男,生于1965年,贵州省湄潭县人。被告何某甲,女,生于1963年,贵州省湄潭县人。被告何某乙,女,生于1971年,贵州省湄潭县人。被告何某丙,女,生于1974年,贵州省湄潭县人。委托代理人陈某某,男,生于1968年,贵州省湄潭县人。系被告何某丙姐夫。被告何某丁,女,生于1977年,贵州省湄潭县人。原告贺某某诉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赡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5月2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丁波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贺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道勇、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丁以及被告何某丙的委托代理人陈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何某乙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贺某某诉称,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是我的子女,我于2007年丧偶,之后独居至今,2014年2月,兴隆镇兴隆村对我的赡养问题进行调解并达成协议,被告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每月给付30元赡养费,已付至2014年7月,但被告何某某只给了20斤大米,没有履行其他义务。现要求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每人每年给付粮、油、煤、零用钱共360元(每半年给付一次),每人每年给付猪肉8斤(在每年底给付),共同承担医药费用和护理;自留山和自留地由我自行耕管并领取农业直补款。被告何某甲、何某丙、何某丁辩称,同意原告贺某某的诉讼请求,愿意履行应尽的赡养义务。被告何某某辩称,愿意履行赡养义务,但原告贺某某的所有子女都有赡养责任,因为承包地的份额是分配了的,且在兴隆镇兴隆村调解时分得不公平,应该重新调整。被告何某乙未作答辩。经审理查明,原告贺某某与其夫何某全共生育了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以及何仕英共6个子女,现均已结婚另居生活,何仕英已死亡。原告贺某某之夫何某全于2007年5月死亡,之后,原告贺某某单独居住生活至今,其间,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都尽了部分赡养义务。由于家庭内部纠纷,各方对赡养原告贺某某和承包地分配发生了意见分歧,经兴隆镇兴隆村村委会和兴隆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14年2月28日组织双方调解,对原告贺某某的赡养和山林、土地的分配达成了协议,约定原告贺某某由被告何某某负责赡养,被告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根据其意愿随意履行赡养义务。协议达成后,被告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每人每月给付了原告贺某某赡养费30元,已给付至2014年7月的赡养费,被告何某某因认为兴隆镇兴隆村村委会和兴隆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时对承包地的分配、搭配不平均,遂与原告贺某某产生了矛盾,只给付了原告贺某某大米20斤,未尽其他赡养义务。同时查明,原告贺某某在本案诉讼过程中明确表示,要求被告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自至2014年8月开始给付赡养费;在其生活能够自理时单独居住,生活不能自理时,随被告何某丁生活;被告何某丁也明确表示同意,且愿意在原告贺某某去世后承担安葬责任。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关于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仕英、何某丙、何某丁为老人贺某某赡养问题及财产的分配协议》佐证,经庭审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家庭关系中,应当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合理需求,让其在和睦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且履行赡养义务不附任何条件,不与老人的财产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相联系。本案中,双方因赡养问题发生纠纷后,当地基层组织主持双方调解达成的协议,双方本应自觉履行,但被告何某某以承包地的分配和搭配不均为由未履行赡养义务,有违诚信。现原告贺某某主张赡养权利、请求赡养条件的基础不是人民调解协议,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也未以继续履行调解协议中有关赡养条款为抗辩理由,所以,原告贺某某主张的是法定权利而不是合同权利,本院应尊重其选择。原告贺某某要求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每人每年给付粮、油、煤、零用钱共360元(每月30元、每半年给付一次),每人每年给付猪肉8斤(在每年底给付),按照现实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这一要求并不为高,本院应予支持;原告贺某某要求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在其生病后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含护理费),这符合道德与法律准则,本院应予支持;原告贺某某要求被告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自至2014年8月开始给付赡养费、在其生活能够自理时单独居住、生活不能自理时随被告何某丁生活,这是其权利,被告何某丁也明确表示同意,且愿意在原告贺某某去世后承担安葬责任,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有利于原告贺某某的晚年生活,特别是精神上的慰藉,本院应予支持。双方对承包地、自留地、自留山的分配和农业补偿款争议,不属于本案审理的范围,本院在本案中不予评价,双方应请求当地组织处理或依法另案主张权利。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限被告何某某自2014年5月24日起每月给付原告贺某某赡养费30元(每6个月结算给付一次)、每年给付原告贺某某猪肉8斤(在每年农历12月10日前给付),直至原告贺某某死亡时止;二、限被告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自2014年8月1日起每人每月给付原告贺某某赡养费30元(每6个月结算给付一次)、每年给付原告贺某某猪肉8斤(在每年农历12月10日前给付),直至原告贺某某死亡时止;三、原告贺某某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含护理费),除医保报销部分外,由被告何某某、何某甲、何某乙、何某丙、何某丁平均承担;四、原告贺某某生活不能自理时随被告何某丁生活,原告贺某某死亡后由被告何某丁负责安葬;五、驳回原告贺某某的其余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60元,依法减半收取30元,由被告何某某承担。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或直接向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逾期,本判决则发生法律效力。本判决生效后,权利人可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审判员 丁 波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一日书记员 李成继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