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东民一初字542号
裁判日期: 2014-05-28
公开日期: 2014-07-30
案件名称
潘曰明与郑豪杰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日照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潘曰明,郑豪杰,井夫翠,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日照中心支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李沧支公司,陈军,青岛旭威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条,第六条第一款,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第七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东民一初字542号原告:潘曰明,男,1954年11月21日出生,汉族,居民。委托代理人:潘港,男,1986年07月07日出生,汉族,居民。被告:郑豪杰,男,1989年07月27日出生,汉族,居民。被告:井夫翠,女,1982年12月14日出生,汉族,居民。被告: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日照中心支公司。诉讼代表人:单保泊,总经理。以上三被告委托代理人:翟玉强,山东律苑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李沧支公司。诉讼代表人:王兵,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姜国强,山东万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周方正,山东万桥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陈军,男,1979年12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被告:青岛旭威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诉讼代表人:董文林,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张东,该公司职工。原告潘曰明诉被告郑豪杰、井夫翠、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日照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陈军、青岛旭威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威汽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李沧支公司(以下简称中保李沧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潘曰明的委托代理人潘港,被告井夫翠及被告井夫翠、郑豪杰、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翟玉强,被告中保李沧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周方正,被告陈军,被告旭威汽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张东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潘曰明诉称:2013年7月31日18时10分许,被告郑豪杰驾驶鲁L×××××号牌轿车、潘港驾驶鲁L×××××号牌轿车从S335线路北旅游文化城由北向东左转弯驶上S335线后,马瑞光亦沿S335线由西向东驾驶鲁L×××××号牌大货车行驶至该处,马瑞光将车停下避让二辆轿车,但被尾随其后的陈军驾驶的鲁B×××××号牌大货车从尾部撞至被告郑豪杰驾驶的鲁L×××××轿车尾部,被撞的鲁L×××××号牌大货车又驶入逆向车道又与薛建民驾驶的冀D×××××/DVA76挂号牌大货车碰撞,致马瑞光当场死亡,乘车人马春廷受伤。该事故经交警认定,郑豪杰、潘港共同承担事故同等责任,被告陈军承担事故同等责任,薛建民、马瑞光、马春廷无责任。现原告作为鲁L×××××号牌轿车权利人,要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18152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被告郑豪杰、井夫翠、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中保李沧支公司辩称:事故发生属实,对事故认定书无异议,同意赔偿原告合理损失。被告陈军、旭威汽运公司辩称:事故发生属实,对事故认定书无异议,请法庭依法处理。经审理查明:2013年7月31日18时10分许,被告郑豪杰驾驶鲁L×××××号牌轿车、潘港驾驶鲁L×××××号牌轿车从S335线路北侧旅游文化城由北向东左转弯驶上S335线后,沿S335线由西向东马瑞光驾驶的鲁L×××××号牌大货车制动避让,尾随其后的陈军驾驶鲁B×××××号牌大货车先与鲁L×××××号牌大货车尾部相撞,被撞的鲁L×××××号牌大货车又与被告郑豪杰驾驶的鲁L×××××轿车尾部相撞,后驶入逆向车道又与对行的薛建民驾驶的冀D×××××/DVA76挂号牌大货车碰撞,陈军驾驶的鲁B×××××号牌大货车又与潘港驾驶的鲁L×××××号牌小轿车相撞之后侧翻到路南侧沟中,致马瑞光死亡,乘员马春廷受伤,五车不同程度损坏,庄稼部分损毁,造成死亡交通事故。该事故经日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东港大队现场勘查,作出日公交认字(2013)第535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郑豪杰、潘港左转弯驶上S335线未确保安全未按规定让行造成突然情况,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共同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陈军驾驶大货车未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车距、行驶中未确保安全,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薛建民、马瑞光、马春廷无责任。另查明:潘港驾驶的鲁L×××××号牌轿车登记在原告潘曰明名下,实际所有人是潘港,本次诉讼,潘港将鲁L×××××号牌轿车向被告索赔的权利转让于原告潘曰明。被告郑豪杰驾驶的鲁L×××××号牌轿车所有人系被告井夫翠。郑豪杰与被告井夫翠系亲戚,事故发生时,郑豪杰向井夫翠借用该车辆,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该车在被告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投保交强险一份,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被告陈军驾驶的鲁B×××××号牌大货车登记在被告旭威汽运公司名下,该车在被告中保李沧支公司投保交强险一份,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被告陈军、旭威汽运公司称车辆所有人为李铁成,陈军称系李铁成雇佣陈军为其开车,事故发生时陈军驾驶车辆从事雇佣活动。2013年10月17日,日照市东港区价格认定中心出具财产损失价格认证书一份,认定鲁L×××××号牌轿车损失总价值为13560元。对于此次事故,原告主张了如下损失:1、车辆损失13560元;2、价格认证费670元;3、场地占用及施救费1350元;4、路产损失赔偿费2572元。并提供价格认证书、车辆损失计算表、维修费发票、价格认证费、路产损坏赔偿票据、路产损坏通知书、处理决定书佐证。被告郑豪杰、井夫翠、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陈军、旭威汽运公司、中保李沧支公司对车辆损失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车辆损失、路产损失赔偿应该由保险公司定损,对其实际产生的维修费用不予认可;对场地占用及施救费、价格认证费不予承担。本院认为:被告郑豪杰驾驶鲁L×××××号牌轿车、潘港驾驶鲁L×××××号牌轿车左转弯时,马瑞光驾驶鲁L×××××号牌大货车制动避让,陈军驾驶鲁B×××××号牌大货车先与鲁L×××××号牌大货车尾部相撞,被撞的鲁L×××××号牌大货车又与被告郑豪杰驾驶的鲁L×××××轿车尾部相撞,后与对行的薛建民驾驶的冀D×××××/DVA76挂号牌大货车碰撞,鲁B×××××号牌大货车又与潘港驾驶的鲁L×××××号牌小轿车相撞之后侧翻到路南侧沟中,致马瑞光死亡,乘员马春廷受伤,五车不同程度损坏,庄稼部分损毁,造成死亡交通事故属实,本院予以确认。根据交警部门的认定,被告郑豪杰、潘港共同负事故的同等责任,被告陈军负事故的同等责任,马瑞光、马春廷无责任,对该事故认定书的效力应予采信。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各方过错程度,本院酌定郑豪杰、潘港、陈军分别按25%、25%、50%的比例承担事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郑豪杰作为鲁L×××××号牌轿车的使用人,应对原告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无证据证明出借人井夫翠对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故井夫翠不承担赔偿责任。被告陈军、旭威汽运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陈军驾驶的鲁B×××××号牌大货车所有人系案外人李铁成及陈军系李铁成的雇员。因驾驶人员、车主、挂靠单位等均属机动车“一方”,对有过错的“一方”,可先要求其整体对受害人提供救济,待其整体承担赔偿责任后,再由其内部对赔偿责任的最终归属进行分配。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可确认在事故发生时旭威汽运公司系鲁B×××××号牌大货车的车主,陈军为直接侵权人,均属有过错“机动车一方”,故被告陈军、旭威汽运公司应按50%的比例对原告交强险限额外的损失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首先予以赔偿。但因被告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中保李沧支公司交强险财产损失限额已用于赔偿鲁L×××××号牌大货车权利人,故被告泰和财保日照支公司、中保李沧支公司在本案中不在交强险财产损失限额承担赔偿责任,原告的损失应由由被告郑豪杰、陈军及旭威汽运公司按25%、50%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原告主张的车辆损失13560元、价格认证费670元、场地占用及施救费1350元、路产损失2572元,原告提供的价格认证书、车辆损失计算表、维修费发票、价格认证费、路产损坏赔偿票据、路产损坏通知书、处理决定书可以证实该项损失情况,予以确认。以上损失共计18152元。对以上损失,应由被告按25%的比例赔偿4538元;由被告陈军、旭威汽运公司按50%的比例赔偿9076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条、第六条、第十五条第一款(六)项、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郑豪杰赔偿原告潘曰明车辆损失、价格认证费、场地占用及施救费、路产损失合计4538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二、被告陈军、青岛旭威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潘曰明车辆损失、价格认证费、场地占用及施救费、路产损失合计9076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三、驳回原告潘曰明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54元,由被告郑豪杰负担85元;由被告陈军、青岛旭威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负担169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田文新审 判 员 雷洪夏人民陪审员 汉京明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郑 文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