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刑初字第00056号
裁判日期: 2014-04-22
公开日期: 2014-06-25
案件名称
曾某某交通肇事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兰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某
案由
交通肇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
全文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4)安刑初字第00056号公诉机关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曾某某,男,汉族,XX年X月X日出生,XX省XX市X县人,小学文化程度,驾驶员,住XX省X县XX镇XX村**号。2013年11月13日因涉嫌交通肇事被取保候审。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以安检公诉刑诉(2014)2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曾某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3年3月1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颜君萍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曾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并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2013年8月26日15时30分许,被告人曾某某驾驶甘A49X**号重型货车沿北滨河路由西向东行驶至XX桥东引道右转弯时,该车右前侧与同向行驶的被害人张某某驾驶的无证无牌两轮摩托车(后座乘坐被害人何某某)左后侧相撞,摩托车倒地,该货车从张某某、何某某身上碾过,致其二人当场死亡及摩托车损坏。经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安宁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人曾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张某某负事故次要责任,何某某无事故责任。案发后,被告人曾某某已向侦查机关主动缴纳赔偿金410000元。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曾某某驾驶机动车辆上路行驶,对路面动态观察不够,遇事采取措施不当,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二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随案移送被告人户籍证明、拘留证、逮捕证、驾驶证、抓获经过、破案经过、证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及照片、辨认笔录及照片、司法鉴定意见书、照片、车辆技术检验鉴定报告、机动车信息查询结果单、交通事故认定书、扣押物品清单、赔偿协议、收条、办案说明、被告人供述等证据予以佐证。对于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及罪名,被告人曾某某表示承认,未提出辩解意见。经审理查明,22013年8月26日15时30分许,被告人曾某某驾驶甘A49X**号重型货车沿北滨河路由西向东行驶至XX大桥东引道右转弯时,该车右前侧与同向行驶的被害人张某某驾驶的无证无牌两轮摩托车(后座乘坐被害人何某某)左后侧相撞,摩托车倒地,该货车从被害人张某某、何某某身上碾过,致其二人当场死亡及摩托车损坏。经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安宁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人曾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张某某负事故次要责任,何某某无事故责任。案发后,被告人曾某某与被害人张某某的家属、何某某的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向被害人张某某家属赔偿240000元并已全部给付,向被害人何某某家属赔偿410000元(被告人曾某某已将该款项交于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安宁大队)。以上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1、被告人曾某某的户籍证明、驾驶证。证明案发时被告人曾某某已年满18周岁,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且具有机动车驾驶资格。2、取保候审决定书。证明被告人曾某某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3、抓获经过、破案经过。证明公安机关侦破本案及被告人曾某某归案的经过。4、被告人曾某某的原供述及当庭陈述、证人景昊证言。证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过程。5、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及照片。证明公安机关对案发现场勘验检查并拍照固定的情况。6、辨认笔录。证明经被害人家属辨认确定交通事故死者身份的情况。7、扣押、发还清单。证明公安机关扣押及发还肇事车辆、驾驶证、行驶证的情况。8、甘肃中信司法鉴定所甘中信汽鉴字2013-W36(安宁)车辆技术鉴定意见书、甘中信汽鉴字2013-W37(安宁)车辆技术鉴定意见书。证明甘A49X**号华菱牌水泥搅拌车转向性能、制动性能符合国标要求;无号牌两轮摩托车转向性能、制动性能符合国标要求。9、甘肃法医学会司法医学鉴定中心甘法医司鉴中心(2013)物鉴字第96号、第97号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被害人张某某系交通事故巨大钝性外力作用于头部及胸部,造成颅脑损伤,胸腔脏器碾压毁损,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被害人何某某系交通事故巨大钝性外力作用于头颈部,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颈部碾压毁损,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0、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安宁大队兰公交认字(2013)第0050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明被告人曾某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张某某负事故次要责任,何某某无事故责任。11、赔偿协议书、收条。证明被告人曾某某向被害人张某某家属、何某某家属赔偿的事实。上列证据经当庭举证、质证,被告人曾某某无异议,证据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相互关联,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体系,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曾某某驾驶机动车辆上路行驶,对路面动态观察不够,遇事采取措施不当,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二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予惩处。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为维护道路公共安全,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曾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缓刑考验期限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审 判 长 冯 方代理审判员 谢东昌人民陪审员 俞福潮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于 梦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