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连民再终字第0009号

裁判日期: 2014-02-24

公开日期: 2014-03-21

案件名称

倪淑华与周作花担保合同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倪淑华,周作花

案由

保证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连民再终字第0009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倪淑华。委托代理人姜茂鹏。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周作花。周作花与倪淑华担保合同纠纷一案,东海县人民法院于2012年11月16日作出了(2012)东商初字第1030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原告周作花的起诉。2013年5月29日,该院作出(2013)东民监字第003号再审决定书,再审本案。2013年9月21日,该院作出(2013)东民再初字第0002号民事判决。倪淑华不服该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4年1月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11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倪淑华及其委托代理人姜茂鹏、被上诉人周作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上诉人倪淑华上诉请求依法撤销(2013)东民再初字第0002号民事判决,并予以改判。其理由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1、一审法院错误地认为本案的担保人倪淑华为实际借款人。而事实是:周作花于2011年7月9日借款给张洪军(2013年10月10日被公安机关逮捕,现羁押于东海县看守所)后找上诉人倪淑华担保。从借条上看:“借款今借到周作花人民币现金壹拾伍万元整150000借款人:张洪军2011。7。9”,这些字都是张洪军本人所写。而没有书写倪淑华现金,这是书证,是不可推翻的事实。2、一审法院认定该借款有利息1分是错误的,借条上没有约定利息,而判决认定利息1分,显然有误。二是周作花与张洪军的借贷关系已被东海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张洪军涉嫌诈骗犯罪已被逮捕。周作花也已到东海县公安局报案。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3年1号文件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和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发现当事人涉嫌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对借款人涉嫌集资诈骗等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出借人起诉担保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一审法院认定倪淑华为实际借款人,而判决不适用民间借贷纠纷判决,还是适用担保纠纷判决,显然是适用法律错误。周作花答辩称,上诉人上诉理由不成立,被上诉人通过银行共汇款141000元给上诉人,余款9000元结算利息。从未向张洪军出借,也不认识张洪军。经本院查明,2012年8月30日,周作花以倪淑华为被告向东海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倪淑华承担担保责任,偿还借款150000元。东海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于2012年11月16日以东海县公安局已立案侦查张洪军诈骗案,该案涉嫌经济犯罪为由,作出(2012)东商初字第1030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周作花起诉。在本案再审后,东海县人民法院再审一审查明,2011年7月9日,张洪军通过原审被告倪淑华借原审原告周作花人民币150000元,并出具了借条,原审被告倪淑华以担保人名义签名,具体内容如下:今借到周作花人民币现金壹拾伍万元整¥150000.00,借款人:张洪军2011.7.9。担保人:倪淑华2011.7.9。在审理过程中,周作花称与倪淑华之间原约定一分利息,后给张洪军使用该款,就是2分利息,但周作花给倪淑华5厘回扣。利息为每季度给付一次,一直履行到2012年7月。该院认为,本案再审重点围绕争议焦点是:1、涉案民间借贷合同和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2、关于借款的利息。1、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本案中,张洪军通过倪淑华借周作花150000元并书写了借条,该借贷关系明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予以确认。倪淑华作为担保人在借条上签名,可以认定其自愿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其担保方式属于保证。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对保证方式没有明确约定,倪淑华应当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2011年7月9日,与张洪军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且有效,应受法律保护。2、关于借款的利息,虽然借条上没有明确约定,但根据当事人的陈述,结合借款人张洪军通过倪淑华偿还借款利息的事实及民间借贷大多系有偿的情况,再者原审原告周作花诉讼请求主张为利息1分,可以认定为月息1分。根据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担保人倪淑华未按担保协议承担担保义务,且提出张洪军涉嫌犯罪,其不应该再承担责任的辩解,根据担保法有关规定,如债权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或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手段,使保证人违背真实意思提供担保的,则保证人应免除保证责任。现倪淑华未能提供相关证据佐证周作花与张洪军之间具有恶意串通的事实,亦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周作花知道或应当知道张洪军采取欺诈手段骗取倪淑华作担保,借款合同则有效,担保合同本身无瑕疵的情况下,民间借贷中的担保合同也属有效。同时,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担保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人应当对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倪淑华应当对周作花享有的主债权及利息承担担保责任。周作花与张洪军本不相识,周作花基于对担保人倪淑华的信任,将钱款交给倪淑华,且倪淑华从中收取利息差额,基于借贷的信任关系以及钱款的流转角度,根据本案具体案情及担保法相关规定,倪淑华应承担保证责任,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遂判决:一、撤销本院(2012)东商初字第1030号民事裁定书。二、原审被告倪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一次性偿还原审原告周作花人民币150000元及其利息(从2012年8月1日按月息1分计算至付清借款之日止)。本院另查明,2012年10月10日,在王淑琴诉戚占生保证合同纠结一案中,其被告人戚占生亦提出实际借款人张洪军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应当驳回起诉的辩解理由,但东海县人民法院(2012)东民初字1712号民事判决戚占生承担担保责任。戚占生上诉人,本院以(2012)连商终字第1042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本院认为,本案借款及担保事实明确,倪淑华为张洪军向周作花借款提供担保,不违反法律规定,也无证据证明张洪军与周作花共同以胁迫、欺诈方式骗取或迫使倪淑华提供担保,而且,周作花在本案中并不认识实际借款人张洪军,仅基于信任倪淑华而将借款交付给倪后由其出借,因此,倪淑华在本案中的担保行为应当是其真实意思表示,该担保合法有效。再审一审认为倪淑华未能提供相关证据佐证周作花与张洪军之间具有恶意串通的事实,亦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周作花知道或应当知道张洪军采取欺诈手段骗取倪淑华作担保,借款合同则有效,担保合同本身无瑕疵的情况下,民间借贷中的担保合同也属有效,并承担相应担保责任的观点,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安述峰审判员  马仁宗审判员  朱立刚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书记员  刘明伟附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