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龙新民初字第7221号

裁判日期: 2014-10-23

公开日期: 2015-01-06

案件名称

邱某甲、邱某乙等与邱某辛、邱某壬等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龙岩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邱某辛,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邱某丑,邱某寅,邱某卯,邱某辰,邱瑞芝,邱某巳,邱某午,李某,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邱某戌,邱某亥,邱某a,邱某b,邱某c,邱某d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第二条,第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龙新民初字第7221号原告邱某甲,陕西宝成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员工。原告邱某乙,上海航天局教授。原告邱某丙,上海油画雕塑业美术师。原告邱某丁,浙江省建设银行宁波分行鄞州区支行副行长。原告邱某戊,上海港务局高级工程师。原告邱某己,上海国棉21厂员工。原告邱某庚,上海华艺戏剧服装厂员工。七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陈建忠,福建力涵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邱某辛,龙岩市新罗区曹溪卫生院退休员工。委托代理人陈晓君(被告邱某辛之妻),汉族,居民。被告邱某壬。被告邱某癸。被告邱某子。被告邱某丑,居民,龙岩紫金百货公司退休员工。被告邱某寅。被告邱某卯,龙岩市质量监督局稽查支队员工。被告邱某辰。被告邱瑞芝,龙岩市水泵厂退休员工。被告邱某巳,龙岩卷烟厂员工。被告邱某午,居民。被告李某。被告邱某未。被告邱某申。被告邱某酉。被告邱某戌。被告李某、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邱某戌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邱瑞芝,男,汉族,龙岩市水泵厂退休员工。被告邱某亥,龙岩市第五中学退休教师。被告邱某a。被告邱某b,龙岩市化工厂退休员工。被告邱某c,龙岩市住建局员工。被告邱某d。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与被告邱某辛、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邱某丑、邱某戌、邱某寅、邱某卯、邱某辰、邱瑞芝、邱某巳、邱某午、李某、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邱某亥、邱某a、邱某b、邱某d、邱某c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3年10月17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陈建忠,被告邱某辛的委托代理人陈晓君、被告李某、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邱某戌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邱瑞芝以及被告邱某丑、邱某卯、邱某b、邱某午、邱某亥、邱瑞芝、邱某巳、邱某c到庭参加诉讼。被告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邱某寅、邱某辰、邱某a、邱某d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诉称:邱殿周(已故)系原告祖父。邱殿周生前共生育子女六人,分别是长子邱春梅(已故)、次子邱春松(已故)、三子邱春棋(已故)、四子邱春炎(后更名为邱钟麟,已故)、五子邱春基(已故)、六子邱春亮(已故)。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邱殿周与邱春福、邱春德、邱春梅合股建造了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葛坂巷18号“邱诺金新厝”,占地6亩6分。土改时登记房间53间、廊仔11间、厅11间、厕所4口、水井2口。其中,邱殿周拥有房间10间、厅2间、廊仔3间。1954年“民主补课”时,邱殿周被错划为地主(1981年评反)并没收部分房产。除去被没收的房产未归还外,邱殿周尚有如下房产(下称讼争房产):(1)“邱诺金新厝”后楼房间5间,分别是22号房、25号房、27号房、28号房、29号房;厅2间,分别是a6号厅、a7号厅;廊仔2间,分别是b8号廊仔、b10号廊仔。(2)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产1套。1999年4月,因人民路第2期(西安段)道路工程建设,拆迁“邱诺金新厝”部份房屋,其中涉及邱殿周名下房产的拆迁面积36.36平方米,实物置换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产1套。目前,“邱诺金新厝”正在进行房屋拆迁补偿。邱殿周三子邱春棋一房的继承人,即被告邱某丑、邱某卯、邱某辰、邱某寅、邱某戌以及邱殿周五子邱春基一房的继承人,即被告李某、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邱瑞芝、邱某巳、邱某午以占有讼争房产为由,将其据为已有并申请拆迁补偿。为此,原告多次与被告方进行交涉,但均无结果。原告认为,邱殿周长子邱春梅的继承人已表示放弃继承本案讼争房产。邱殿周次子邱春松、六子邱春亮幼儿时期已过继给他人。根据继承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本案讼争房产的继承人应为邱殿周三子邱春棋一房、四子邱春炎一房、五子邱春基一房。前述三房继承人应分别享有本案讼争房产三分之一的产权。原告请求法院判令:1、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共同拥有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葛板巷18号“邱诺金新厝”后楼22号房(19.93平方米+9.97平方米)、25号房(19.76平方米)、27号房(20.84平方米)、28号房(20.84平方米+10.42平方米)、29号房(17.96平方米)、a7号厅(20.25平方米)、a6号厅(20.25平方米)、b8号廊仔(24.96平方米+3.33平方米)、b10号廊仔(20.46平方米+3.31平方米)三分之一的产权。2、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共同拥有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产(88.5平方米)三分之一的产权。被告邱某辛辩称:被告邱某辛对原告陈述的事实基本无异议,但被告邱某辛并没有放弃继承本案讼争房产,请求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依法作出裁判。被告邱某丑、邱某卯、邱某b、邱某午、邱某亥、邱瑞芝、邱某巳、邱某c、李某、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邱某戌辩称:原告陈述的邱殿周生育子女状况属实。邱殿周次子邱春松、六子邱春亮幼儿时期过继给他人。根据继承法等法律以及乡规民约,邱殿周名下遗产的继承份额应为:长子邱春梅、三子邱春棋、四子邱春炎、五子邱春基各一份;次子邱春松、六子邱春亮各半份。1954年“民主补课”时,邱殿周与其6个儿子早已分家。当时,邱殿周与长子邱春梅、次子邱春松、三子邱春棋、五子邱春基、六子邱春亮均在龙岩参加了土改,并且各自分到了土改保留房;四子邱春炎因在上海经商居住,没有分到土改保留房,上述事实众所周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邱殿周与邱春福、邱春德三人合股建造了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葛坂巷18号“邱诺金新厝”。1954年“民主补课”前登记房间53间、廊仔11间、厅11间、厕所4口。其中,邱殿周拥有房间20间、廊仔4间、厕所1口。“民主补课”时,邱殿周被错划为地主,名下登记的20间房间等房产全部被没收。“民主补课”时,人民政府依据邱殿周及其后代子孙当时现有在家常住成年人口分配各自的土改保留房,具体是:邱殿周分得土改保留房1间,长子邱春梅分得土改保留房3间、三子邱春棋分得土改保留房3间、五子邱春基分得土改保留房2间。由此可见,邱殿周在1954年“民主补课”后因被评为地主,其名下房产全部被政府没收,仅剩余1间当时政府分配的土改保留房(登记于被告邱某辛名下,不在本案讼争房产中。邱殿周所生的六个儿子对该土改保留房均享有继承权)。1954年“民主补课”至今,本案讼争的5个房间、2个厅、2个廊仔均由被告祖上和后代长期管业,期间从未发生过产权与使用权变更,亦无人提出任何异议,此系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根据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00)龙新民初字第150号判决书(已生效),判令“邱诺金新厝”公共之厅堂、天井、空地等部分按照各人在53个房间中所拥有的房间比例进行分配。至此“邱诺金新厝”原始出资人的后代要求按出资比例分配众产的主张已不能成立。1999年4月,因龙岩市新罗区人民路第二期(西安段)道路工程建设,拆迁“邱诺金新厝”部分房屋。当时,被告以邱殿周的名义登记涉及到的房屋拆迁面积36.364平方米,实物置换为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屋1套。被告之所以用邱殿周的名义登记涉及到的拆迁房产,主要是邱殿周的后代主张“邱诺金新厝”公共之厅堂、天井、空地等部分应归邱殿周等三个出资人(共计五股)所有,并且按照原始的出资比例来划分。后因土改分得户不同意上述分配方法,起诉至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作出(2000)龙新民初字第150号判决予以更正,被告没有根据前述判决至龙岩市拆迁办更正登记,造成“邱殿周”名下登记有“拆迁面积为36.364㎡”的误会。由此可见,本案讼争房产是在1954年“民主补课”时政府依据当时的土改政策正常分给被告的土改保留房和拆迁安置房,其产权来源合理、合法,依法应予以保护。原告的诉讼请求无理,应予以驳回。被告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向本院递交书面答辩状称,原告诉称的房产均系邱殿周遗留下的财产,前述房产在1954年“民主补课”时并未被没收,不存在人民政府没收后重新分配的情况。作为邱殿周的后代,被告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对上述房产享有继承权。被告邱某寅、邱某辰、邱某a、邱某d未向本院递交答辩状,亦未向本院提交证据。经审理查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邱殿周、邱春福、邱春德共同出资建造了现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葛板巷18号“邱诺金新厝”。福建省龙岩县土地房产所有证登记确认“邱诺金新厝”占地面积为6亩6分,其中丘殿周拥有房屋20间、廊仔4间、厅仔4间、厕所1个;邱春福拥有房屋20间、廊仔4间、厅仔5间、厕所2个;邱春德拥有房屋13间、廊仔3间、厅仔2间、厕所1个。1954年,邱殿周被评为地主成份,其名下的上述房产20间以及邱春福名下的上述房产2间被原龙岩县人民政府没收,并分给廖金荣、邱文藻等人。1955年,邱殿周死亡。1975年8月,邱春棋、邱春亮、邱某f、邱瑞芝订立壹份《房产互浪字据》(在场人:邱永旺;代字:邱文藻),其上载明:“我们兄弟关于房产问题的划分是根据土改时由人民政府依据当时现有在家常住人口来分至已划分各人住屋早经固定下来。只有殿周公当时也分到后楼楼下中厅右边第壹间房屋壹间。现在我们兄弟子侄同意将上列这间房屋浪归殿周公长子春梅胞兄作为睡房并子孙永远管理为业,永无异言,恐口无凭,特立本字据壹纸交与长兄春梅收执为据。”同月,邱春梅、邱春棋、邱春基(全权代表:邱瑞芝)订立壹份《房屋划分管理字据》(在场人:邱春亮、邱某f;代字:邱文藻),其上载明:“我们兄弟关于房屋的划分是根据土改时由人民政府依据当时现有在家常住人口进行分配划分,多年以来各无异议。本着友爱精神和下一辈更好地和睦相处,并进一步有所了解,现将各人所分房屋具体详列于后:(1)集成堂后楼楼上中厅右边第三间、第四间,后楼楼下中厅右边第三间、右边后落侧门内小廊壹个、二栋走廊壹片、第三栋厨房壹个、另外厕所壹个、猪舍壹间,上列房产归春梅所有,永远管理为业。(2)集成堂后楼楼上中厅右边第五间、楼上楼耳壹间、楼下中厅右边第四间、右边楼耳楼下厅壹个、右边后落第壹栋走廊1片、第四栋厨房壹个、厕所半个(与春基共壹个)猪舍半间(与春基共壹间)上列房产归春棋所有永远管理为业。(3)集成堂后楼楼上中厅右边第a间、楼上楼耳厅壹个、楼下中厅右边第五间、右边后落第五栋厨房壹个、厕所半个(与春棋共壹个)猪舍半间(与春棋共壹间),上列房产归春基所有,永远管理为业。(4)上列各人所分房屋归各人永远居住和管理,其他未列在内的公共地方共同使用,恐口无凭,特立本字据壹式叁纸,各执壹纸为据。”1981年6月8日,中共龙岩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颁布(81)龙委落历字第006号《关于落实“民主革命补课中重划地主、富农成份问题的意见》,其主要内容是:龙岩县1954年至1956年民主革命补课重划的地主、富农成份,应宣布无效。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对土改依法没收征收分配给群众的财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再拿回去。对以后错划地主富农成份,错戴地主、富农帽子的,应按中共中央颁发的文件精神执行。1986年11月17日,邱春棋(以邱殿周代表身份)、邱春福代表、邱瑞泉(以邱春德代表身份)、邱鸿滨(以邱春梅代表身份)订立壹份“立启书”,其上载明:(1)邱诺金新厝后楼下中厅折价人民币800元处理,所得款按5股分(邱春福2股、邱春德1股、邱殿周1股、邱春梅1股),现款成交,由邱春棋与邱瑞泉(各1半)于1987年1月底交清现款。(2)其他所余a14厅54、55、56、57四间房间在全部归还后按那时作价五股分配。(3)后楼楼上中厅作公用,任何人不得放杂物,遇到喜丧事可以使用,限所放杂物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清理搬出。原告现以邱殿周名下尚余部分房产未被没收为由诉至本院,请求判令如上所诉。另查明,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屋于2007年7月3日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被告邱某巳是房屋所有权人。又查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邱殿周死亡。邱殿周生前育有六子。其中,长子邱春梅、次子邱春松、三子邱春棋、四子邱春炎、五子邱春基、六子邱春亮,上述六子均已死亡。长子邱春梅生前育有一子邱某e(已故),邱某e生前育有一子,即被告邱某辛。次子邱春松生前育有一子邱某f(已故),邱某f生前育有三子,即被告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三子邱春棋生前育四子,即被告邱某丑、邱瑞湍(已故)、邱某戌、邱某寅;邱瑞湍生前育有二子,即被告邱某卯、邱某辰。四子邱春炎生前育有七个子女,即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五子邱春基生前育有四子,即邱瑞煌(已故)、被告邱瑞芝、邱某巳、邱某午;邱瑞煌之妻李某,双方育有三个子女,即被告邱某未、邱某申、邱某酉。六子邱春亮生前育有五子,即被告邱某亥、邱某a、邱某b、邱瑞海(已故)、邱某d;邱瑞海生前育有一子,即被告邱某c。诉讼中,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将其诉讼请求变更为:1、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共同拥有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葛板巷18号“邱诺金新厝”后楼22号房(19.93平方米+9.97平方米)、25号房(19.76平方米)、27号房(20.84平方米)、28号房(20.84平方米+10.42平方米)、29号房(17.96平方米)、a7号厅(20.25平方米)、a6号厅(20.25平方米)、b8号廊仔(24.96平方米+3.33平方米)、b10号廊仔(20.46平方米+3.31平方米)四分之一的产权。2、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共同拥有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产(88.5平方米)四分之一的产权。上述事实,有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提供的福建省龙岩县土地房产所有证、1986年11月17日立启书、“邱诺金新厝”现场照片、邱氏族谱,被告邱某卯等提供的房产互浪字据、房屋划分管理字据、(81)龙委落历字第006号《关于落实“民主革命补课”中重划地主、富农成分问题的意见》,被告邱某巳提供的房屋所有权证以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邱殿周生前虽与他人共同出资兴建了“邱诺金新厝”,并在其中拥有房产20间及廊仔、厅仔、厕所等附属物,但前述房产在土改时全部被当地人民政府没收,权属已发生了变更。原属邱殿周所有的上述不动产的权属状况,应以土改时确定的产权为准。诉讼中,原告邱某甲等主张邱殿周在1954年“民主补课”时被错划为地主,除被没收部分房产外,邱殿周名下仍存有本案讼争房产。从本案查明的事实来看,《福建省龙岩县土地房产所有证》记载了邱殿周拥有房屋20间及其他附属物,备考栏内亦注明:邱殿周抽出20间房屋分给廖金荣等人。因此可以认定邱殿周名下所拥有的“邱诺金新厝”房产已被政府全部没收。土地改革后,邱殿周的部分后裔虽经协商达成了“立启书”、“房产互浪字据”等协议,但前述协议内容系邱殿周后裔就“邱诺金新厝”中的部分房产归属及管理使用问题所达成的合意,协议并未改变本案讼争房产已非邱殿周遗产的法律性质。同时,本案讼争房产中坐落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西安小区2幢104室房屋亦已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被告邱某巳是房屋所有权人。因此,原告主张本案讼争房产属于邱殿周生前遗留的个人财产,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邱殿周从1955年死亡(继承开始之日)至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2013年10月17日),至今已逾20年。因此,即便本案讼争房产属于邱殿周的遗产,根据继承法的上述规定,本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亦不予支持。被告邱某壬、邱某癸、邱某子、邱某寅、邱某辰、邱某a、邱某d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诉讼权利,本院依法缺席审理和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的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15310元,由原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某丁、邱某戊、邱某己、邱某庚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陈  庆  林人民陪审员 谢    环人民陪审员 陈  烁  武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书 记 员 黄海燕(代)附主要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五、执行申请提示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