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永法民初字第04783号
裁判日期: 2014-10-17
公开日期: 2014-12-12
案件名称
曾某某,曾某甲等与曾某乙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某丁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永法民初字第04783号原告曾某某,女,1974年4月20日生,汉族,住重庆市永川区。委托代理人龚显君,重庆石松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曾某甲,女,1969年3月28日生,汉族,住重庆市永川区。原告曾某乙,女,1972年1月18日生,汉族,住重庆市永川区。委托代理人李会平,系原告曾某乙之夫,1966年10月12日生,汉族,住重庆市永川区。原告曾某丙,男,1986年3月5日生,汉族,住重庆市永川区。被告曾某丁,女,1967年1月13日生,汉族,居民,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办事处瓦子铺村接官厅村民小组,公民身份号码5102291967********。委托代理人吴凤勤,重庆新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程生奎,重庆新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曾某某与被告曾某丁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7月18日受理后,因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作为继承人未起诉,本院通知了其三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之后,本案由代理审判员郭建适用简易程序于2014年9月30日、10月16日两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及原告曾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龚显君与原告曾某乙的委托代理人李会平,被告曾某丁及其委托代理人吴凤勤、程生奎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共同诉称,曾某午系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及被告曾某丁的父亲,系原告曾某丙的爷爷,于2014年5月9日死亡,原告曾某丙的父亲曾维泽先于曾某午死亡。曾某午在死亡前随被告曾某丁生活,将其存折交由被告曾某丁保管,后因存折到期,被告曾某丁将140000元存款取出并据为己有,该款应作为遗产分割。2014年6月,重庆市永川区社会保险局就曾某午死亡发放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18650元,该费用亦应参照遗产继承处理。四原告多次要求协商分割,但均遭到拒绝,故起诉要求:1.依法分割曾某午的遗产140000元,判决被告曾某丁支付四原告各28000元;2.依法分割抚恤金及丧葬费18650元,判决被告曾某丁支付四原告各3730元。被告曾某丁辩称,曾某午生前将其生养死葬交由被告曾某丁安排,遂将存折交与被告曾某丁,并告知取款密码,其已将存款赠予被告曾某丁,故曾某午并无遗产,至于重庆市永川区社会保险局发现的抚恤金及丧葬费,被告曾某丁同意依法处理抚恤金,但因操办曾某午丧葬的费用系其支出,故重庆市永川区社会保险局发放的丧葬费应归其所有。因此,要求驳回四原告不当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曾某午与唐某某育有五个子女,即曾维泽,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被告曾某丁。曾维泽育有一子,即原告曾某丙。2005年4月1日,唐某某因病死亡,唐某某死亡后,曾某午未再婚。2012年3月,曾维泽死亡。2014年3月28日,曾某午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永川支行的定期存折到期,次月1日,被告曾某丁将该存折存款150000元及利息20000元取出,按曾某午的要求将其中35000元给付给原告曾某甲的妻子刘代群,并占有余款135000元。2014年5月9日,曾某午死亡。2014年6月,重庆市永川区社会保险局将因曾某午死亡而应发放的抚恤金16650元及丧葬费2000元支付至曾某午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账户(账号为402230080246039277),后该款被被告曾某丁支取。2014年6月3日,原、被告所在村村长张付德组织原、被告调解,被告曾某丁的丈夫唐某戌在调解过程中陈述曾某午因其存折到期,让被告曾某丁去将存款取出,还刘代群35000元,剩余的存款存活期,以备办后事,后因银行称若曾某午死亡,将会被收取遗产税,且取款费力,在征得曾某午同意后将剩余存款存入被告曾某丁名下,曾某午要求其生养死葬由被告曾某丁负责。另查明,操办曾某午丧葬的费用均系被告曾某丁支出,亲朋好友所送的礼金均系被告曾某丁收取。庭审中,被告曾某丁主张其支出丧葬费64760元,收受礼金共计31000元,且礼金已分配给四原告,但四原告仅认可被告曾某丁支出丧葬费50000元,至于被告曾某丁收受的礼金,四原告并不清楚,只是认为礼金总额大概为37000元,同时否认礼金已分配。另外,四原告愿将遗产先行扣除被告曾某丁实际支出的丧葬费再进行分配上述事实,有原告的陈述、被告的答辩、证明、存折复印件、证人证言、录音资料等证据在卷佐证,经庭审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曾某午生前是否将其存折存款赠予被告曾某丁,若否,则本案讼争的存折存款系遗产。结合本案实际,曾某午将存折交由被告曾某丁并告知了存折取款密码,其行为是否构成赠予,关键在于曾某午是否有将其存折存款赠予被告曾某丁的意思表示。根据被告曾某丁丈夫在村组织调解过程中的陈述,曾某午先是要求以其名义存款,后同意以被告曾某丁的名义存款。可见,曾某午并无将其存折存款赠予被告曾某丁的意思,故其行为不构成赠予,进而本案讼争的存折存款应系遗产。关于遗产数额,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应为135000元。现曾某午死亡,继承开始。因曾某午无遗嘱或遗赠,亦未与他人签订遗嘱扶养协议,故继承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被告曾某丁及曾维泽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曾某午的遗产,曾维泽先于曾某午死亡,其应继承的份额由原告曾某丙代位继承。故按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的原则,135000元应由原、被告共同继承,均等分配。现四原告愿将遗产先行扣除被告曾某丁实际支出的丧葬费再进行分配,且本案遗产继承未涉及他人利益,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曾某丁实际支出的丧葬费用,应为其总计支出的丧葬费扣减收取的礼金及重庆市永川区社会保险局发放的2000元丧葬费。根据四原告的陈述及被告曾某丁的辩称,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本院认定被告曾某丁总计支出丧葬费50000元,收取礼金31000元,礼金未分配与四原告,故被告曾某丁实际支出丧葬费17000元。因此,曾某午的遗产扣除被告曾某丁实际支出的丧葬费后,余118000元,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与被告曾某丁各应分得23600元。关于抚恤金,本院参照遗产继承的规定处理。即由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与被告曾某丁平均分割,各分得3330元。综上所述,被告曾某丁应支付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各26930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限被告曾某丁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支付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各26930元;二、驳回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735元(已减半收取),由原告曾某某、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负担220元,由被告曾某丁负担1515元(此费原告曾某某已预交,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及被告曾某某应负担部分由各自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直付原告曾某某)。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上诉期满后七日内仍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双方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提出上诉或仅有一方上诉后又撤回的,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决内容生效后,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该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代理审判员 郭建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七日书 记 员 李珣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