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镇民终字第1286号

裁判日期: 2014-01-08

公开日期: 2014-12-27

案件名称

王双喜与张勤、江苏茅山建设有限公司等劳务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镇江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王双喜,张勤,江苏茅山建设有限公司,朱洪元

案由

劳务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镇民终字第1286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王双喜。上诉人(原审被告)张勤。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江苏茅山建设有限公司,住所地句容市开发区西环路。法定代表人汪友成,系该公司总经理。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朱洪元,成人。上诉人王双喜、张勤因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2013)句民初字第127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4月1日,王双喜与张勤签订协议书一份。协议书中约定张勤承建的台湾小镇独立别墅住宅楼若干套由王双喜提供劳务,工资按图纸面积计算,价格每平方米75元,每月付工人生活费600元。双方还约定了其他相关事宜。协议签订后,王双喜按约为张勤施工。2011年1月31日,王双喜与张勤结算,王双喜为张勤提供劳务的69幢、70幢、71幢建筑面积919.34平方米,单价85元/平方米,计78143.90元,另外板墙点工等,合计98559元,由王双喜签字确认台湾小镇工资已结清。张勤将G-2型别墅交由王自才提供劳务,第一幢单价为80元/平方米,第二幢单价为75元/平方米,张勤与王自才账目已结清。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31日,张勤先后五次支付王双喜工资92000元。2013年5月20日,王双喜向原审法院起诉,要求张勤、江苏茅山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山公司)、朱洪元给付工程款6万元,并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评估。上述事实,有身份证复印件、协议书、图纸五张、收条五份、结算单二份以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原审法院认为,王双喜与张勤签订的劳务合同合法有效。王双喜按约为张勤提供劳务,双方结算张勤将原单价75元/平方米调整为85元/平方米,予以确认。王双喜诉称其提供的劳务单价低于成本价,且要求工程造价鉴定,但其陈述未能提供相关的证据予以证实,不予采信。张勤辩称王双喜未能按约完工,对其辩称未能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实,不予采信,且张勤与王双喜于2011年1月31日账目结清。张勤辩称支付老李石工1000元应当由王双喜承担,王双喜不予认可,其也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予以证实,故不予采信。王双喜诉称其妻子张爱英出具5万元收条给张勤,其并未收到该款项,该诉称未能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予以证实,故亦不予采信。根据王双喜与张勤的结算协议,张勤应付王双喜工资98559元,张勤已付王双喜92000元,尚欠6559元,此款张勤应当及时给付王双喜。王双喜与茅山公司、朱洪元之间没有劳务合同关系,向其主张报酬于法无据,不予支持。遂判决:一、张勤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王双喜工资人民币6559元;二、驳回王双喜对茅山公司、朱洪元的诉讼请求。宣判后,上诉人王双喜、张勤均不服上述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王双喜上诉称:1、原审法院对上诉人王双喜的妻子王某于2011年1月31日签名的50000元收条未予核实,就在张勤应付工程款中予以扣除,系认定事实不当,事实上,被上诉人张勤并未将该收条中的款项交付王某;2、王双喜没有委托张勤给工人发工资。请求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勤给付王双喜工程款56559元。张勤对王双喜的上诉辩称:1、王某的收条是在清欠办处理工人工资问题时所形成,其款项已发放给工人。请求法院公正审判。被上诉人茅山公司、朱洪元对王双喜的上诉未作答辩。张勤上诉称,张勤并不欠王双喜钱,相反根据结算协议,张勤已经超付。请求二审依法改判,驳回王双喜的诉讼请求。王双喜对张勤的上诉辩称,其妻子王某所签的收条是茅山公司工作人员所写,并非清欠办工作人员所写。二审审理中,王双喜认可张勤付老李石工1000元。并申请证人王某出庭作证。证人王某出庭陈述,2011年1月31日,有给王双喜打工的人在闹事,张勤通知其去了清欠办,有人冒充清欠办工作人员让其在收条上签字,其不识字,也没注意收条上的字,以为是办手续的,就签了名。对王某的上述证人证言,王双喜予以认可,张勤认为王某陈述的在收条上签名是事实,王某的其他陈述均不是事实,当天是王某带领工人在清欠办闹事,后由清欠办通知张勤。张勤申请证人陈某出庭作证。陈某出庭陈述:张勤每数月支付王双喜点工工资,不打收条,当时陈某在场,还提醒张勤打收条。没有亲眼看到张勤付钱给王双喜,但工人们都拿到钱了。对证人陈某的证人证言,张勤予以认可,王双喜不予认可。本案争议焦点主要为:张勤是否欠付王双喜劳务费。本院认为,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举证义务。王双喜认为王某于2011年1月31日签名的50000元收条没有实际支付,张勤辩称是直接支付的工人工资。本院认为,证人王某出庭陈述该收条是其签名,双方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王某陈述其不识字,也没有注意收条上的内容就签名。本院认为,该收条内容简短,多数常用字,王某认为其未注意收条内容,以为是办手续之用,但又未说明是办理何种手续之用,王某的上述陈述不符合常理,本院不予采信。王某陈述当天有给王双喜打工的工人在闹事,张勤也认可当天有王双喜的工人在清欠办要工资,故对王某的此项陈述本院予以确认。结合本院采信的王某的证人证言以及王某签名的50000元收条,可以认定王某签名的收条所涉及的款项已支付给为王双喜打工的工人,该款项应当认定为张勤的已付款项。张勤认为其已付清王双喜的劳务款。王双喜在本院审理中认可张勤付老李石工1000元,系当事人自认,本院予以采信。但张勤提供的证据以及证人陈某的证人证言均不能证实其已支付王双喜其余5559元,本院对张勤的此项主张不予支持。综上,上诉人王双喜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上诉人张勤的上诉理由中,因王双喜在二审中自认增加已付款1000元,应当对原审判决认定的未付款项作相应变更,对张勤的其他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信。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2013)句民初字第1271号民事判决主文第二项,即:驳回王双喜对江苏茅山建设有限公司、朱洪元的诉讼请求。二、变更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2013)句民初字第1271号民事判决主文第一项内容为:张勤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王双喜工资人民币5559元。如果张勤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王双喜上诉的二审案件受理费1214元,由上诉人王双喜负担;张勤上诉的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张勤负担45元,王双喜负担5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陈 静代理审判员  李益成代理审判员  戴晓东二〇一四年一月八日书 记 员  宜 芳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