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鼓刑初字第238号
裁判日期: 2014-01-26
公开日期: 2014-07-24
案件名称
被告人满某某与赵某某、王某等寻衅滋事罪一案的刑事判决书
法院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京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甲,陆某甲,陆某乙,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
案由
寻衅滋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3)鼓刑初字第238号公诉机关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王某甲,南京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教师。2002年9月因无证驾驶被行政拘留五日。2013年6月29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鼓楼区看守所。辩护人练志芳,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陆某甲,南京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厨师。2013年7月9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28日被取保候审。辩护人戴云涛、马翔,江苏霍旭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陆某乙(别名陆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XX镇派出所保安。2013年7月12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鼓楼区看守所。被告人王某乙,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XX镇派出所保洁员。2013年6月28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鼓楼区看守所。辩护人李刚,江苏永明晖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朱某,无业。2013年7月10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鼓楼区看守所。被告人满某,个体运输。2006年9月18日因盗窃被劳动教养一年。2013年6月29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鼓楼区看守所。被告人赵某,无业。2013年6月28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28日被取保候审。被告人吴某(绰号小胖子),无业。2013年6月28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28日被取保候审。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以鼓检诉刑诉(2013)52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某甲、陆某甲、陆某乙、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犯寻衅滋事罪,于2013年11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案审理期间,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以鼓检诉刑追诉(2013)527-1号追加起诉决定书指控被告人王某乙犯交通肇事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王莹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某甲及其辩护人练志芳、被告人陆某甲及其辩护人戴云涛、马翔、被告人陆某乙、被告人王某乙及其辩护人李刚、被告人朱某、满某、赵某、吴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一、寻衅滋事王某军与被害人王某宏就本市鼓楼区五台山1-6号荷花香餐厅租赁问题发生纠纷。2013年6月7日左右,被告人王某甲为帮助王某军阻止荷花香餐厅营业,指使被告人陆某甲纠集人员冲砸荷花香餐厅。被告人陆某甲遂联系被告人陆某乙让其纠集人员冲砸餐厅,并承诺支付报酬。随后陆某甲将陆某乙的联系方式告知王某甲。2013年6月9日下午,陆某乙从江苏省泗洪县纠集被告人王某乙,并指使王某乙纠集被告人赵某、王某华(另案处理),王某华又纠集被告人朱某,朱某纠集张某某(另案处理)及其他四人(身份不明),被告人吴某主动跟随王某华、赵某一起,十一人共同乘坐由陆某乙租赁的面包车从泗洪县赶至南京。王某甲安排被告人满某负责开车接人及购买木棍、口罩和手套。随后,王某甲、满某分别开车一同前往南京市八卦洲服务区,将十一人接上。王某甲带陆某乙至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荷花香餐厅附近,指认餐厅位置,并提出只砸东西不伤人的要求。当日21时许,王某甲与王某乙在附近茶社等候,满某将面包车停放在附近等候,陆某乙带领赵某、吴某、朱某等十人戴口罩、手套并持木棍冲入荷花香餐厅,对玻璃门、冰箱、电视机、桌椅、餐具、酒水等物品进行冲砸,时间长约1分钟,随后冲出酒店乘坐王某甲、满某驾驶的车辆逃离。王某甲向陆某乙等人支付报酬共计人民币2万元。经鉴定,荷花香餐厅被损坏物品价值人民币11000元。2013年6月27日,民警在江苏省泗洪县将被告人王某乙、赵某、吴某抓获。同年6月28日,民警将被告人王某甲、满某抓获。同年7月10日,民警将被告人朱某抓获。同年7月8日、12日,被告人陆某甲、陆某乙先后至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华侨路派出所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审理中,被告人王某甲、陆某甲、陆某乙、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与被害人王某宏自行庭外和解,八被告人共计赔偿被害人王某宏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131000元,被害人亦出具谅解书对八被告人的行为予以谅解,并请求法院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给予被告人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上述事实,被告人王某甲、陆某甲、陆某乙、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无异议。另有人口信息、受案登记表、案发经过、抓获经过、到案经过、行政拘留通知书、劳动教养决定书、收据复印件、场地使用协议书、刑事摄影照片等书证,证人陈某某、郑某某、王某杰、胡某某、王某华、张某某等人的证言,被害人王某宏的陈述,南京市鼓楼区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价格鉴证结论书,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辨认笔录,视听证据及被告人王某甲、陆某甲、陆某乙、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的供述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二、交通肇事2013年5月12日9时40分,被告人王某乙驾驶苏N×××××别克牌轿车,沿苏2**省道由东向西行驶至163KM+600M交叉路口处,因疏忽观察,避让不及,车身撞到推自行车由北向南横过马路的被害人张某利,致张某利当场死亡。经江苏省泗洪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认定,被告人王某乙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告人王某乙明知他人报警而主动停留在现场等待,交警到达后,其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次日,被告人王某乙被取保候审。后经泗洪县人民法院调解,被告人王某乙在保险公司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赔偿范围以外另行赔偿了被害人亲属人民币50000元,并取得了被害人亲属的谅解。上述事实,被告人王某乙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无异议。另有受案登记表、接处警详细信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机动车驾驶证相关信息、泗洪县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调解协议、调解笔录、谅解书、情况说明、刑事摄影照片等书证,证人张某峰、王某伟、许某、邱某、颜某等人的证言,泗洪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出具的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及被告人王某乙的供述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甲、陆某甲、陆某乙、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任意毁坏他人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陆某甲、陆某乙犯罪以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某乙、朱某、满某、吴某、赵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八被告人能够当庭认罪,主动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均可酌情从轻处罚。本案共同犯罪中,虽不宜区分主从犯,但结合犯意的提起,人员的纠集,犯罪行为的实施等情节,被告人王某乙、朱某、满某、赵某、吴某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小,亦可酌情从轻处罚。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八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本院予以采纳。被告人王某乙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王某乙一人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其在肇事后明知他人报警,仍在现场等待,并向到达的交警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其能够认罪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损失,取得了被害人亲属的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王某乙犯交通肇事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本院予以采纳。被告人王某甲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系初次犯罪,无前科劣迹,其亲属主动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建议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陆某甲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陆某甲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好,此次系初犯,已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建议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某乙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王某乙在寻衅滋事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小,没有进入现场冲砸,其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好,并且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建议对其从轻处罚。上述意见,经查属实,本院予以采纳。为保护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严肃法纪,惩罚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甲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陆某甲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陆某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王某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满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赵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吴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邱筱颖人民陪审员 侯瑞琪人民陪审员 秦百玄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六日见习书记员 朱伶仪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