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洪刑二终字第119号
裁判日期: 2013-09-02
公开日期: 2014-05-13
案件名称
吴晓春受贿上诉案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西省南昌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吴晓春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3)洪刑二终字第119号原公诉机关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吴晓春,男,1973年3月13日出生,汉族,大学文化,系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因本案于2012年8月8日由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2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昌市第一看守所。辩护人詹明,江西华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理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吴晓春犯受贿罪、介绍贿赂罪一案,于2013年6月27作出(2013)西刑初字第138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吴晓春对定罪及量刑情节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阅卷,提审上诉人,并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0年至2012年,被告人吴晓春在协助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分管支队河道监察大队和担任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自2010年中秋节至2012年端午节前,先后收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人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5.331万元。2011年,XXX想在蒋巷镇管辖范围内的鱼尾闸附近抽砂及做砂石业务,为了获得时任蒋巷镇采砂办主任XXX执法上的关照,XXX通过被告人吴晓春送了2万元人民币给XXX。另查明,被告人吴晓春通过XXX向办案单位退还赃款10万元。据此认为,被告人吴晓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价值合计人民币15.331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且被告人吴晓春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人民币2万元,情节严重,其行为又构成介绍贿赂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被告人吴晓春在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收受他人财物的犯罪事实,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吴晓春归案后退还了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三百八十六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被告人吴晓春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犯介绍贿赂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上诉人吴晓春提出及其辩护人辩称:1、吴晓春接受纪委调查时主动交待了收受他人财物及为XXX转交2万元的事实,应以自首论。2、没有为XXX、XX、XXX、XXX、XXX等人谋取利益,不应以受贿罪追究刑责。3、XXX的2万元是归还借款,不是贿赂款。4、收受XXX和XXX的共5万元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5、帮XXX转交的2万元,没有介绍贿赂的行为。经审理查明,2010年中秋节至2012年端午节前,上诉人吴晓春在协助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分管支队河道监察大队和担任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分别收受无证照的采砂船船主XXX、XXX、XXX、XXX、XXX、XXX、XXX、XXX9人所送人民币合计15万元及三星手机B5702C型两部(价值合计3310元)。案发后向办案单位退赃款10万元。上述事实,有经原审法庭举证、质证的下列证据证实:1、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证实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系事业法人。2、洪水党组字(2011)4号文,证实吴晓春2011年1月28日被任命为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洪水政监察支队(2011)7号文,证实2011年3月,负责河道管理(河道采砂、岸线管理),分管支队河道监察大队。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关于吴晓春任职说明,证实吴晓春2010年5月受南昌市水务局指派,协助支队长分管河道监察大队,从事执法管理(河道采砂、岸线管理)工作。2011年3月正式任南昌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3、归案经过,证实南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12年8月8日将该案移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侦查,西湖区检察院反贪局于2012年8月8日将吴晓春带回反贪局接受调查。4、证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证言,证实分别向吴晓春送钱物的事实。5、扣押文件、照片,证实扣押吴晓春三星手机。6、价格认证书,证实三星手机B5702C型手机二部,分别估价为1950元和1360元。7、缴款进帐单,证实吴晓春2012年7月31日向纪委退赃款10万元。8、上诉人吴晓春的供述,供认上述事实。上述证据来源合法,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对收受钱物的事实证据,不持异议。本院予以确认。2011年,XXX想在蒋巷镇管辖范围内的鱼尾闸附近抽砂及做砂石业务,为了获得时任蒋巷镇采砂办主任XXX执法上的关照,XXX通过上诉人吴晓春以修车费名义送给肖国平2万元人民币。上述事实,有经原审法庭举证、质证的证人徐新龙、肖国平的证言,上诉人吴晓春供述。证据来源合法,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对证据不持异议,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吴晓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款物合计15万余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还为他人介绍贿赂2万元,其行为又构成介绍贿赂罪,应数罪并罚。关于吴晓春及其辩护人所提没有为XXX、XXX、XXX、XXX、XXX等人谋取利益,不应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上诉及辩护意见,经查,吴晓春分管河道监察,具体负责河道管理(河道采砂、岸线管理)工作,明知行贿人系无合法证照的采砂船船主或股东等人,采砂时都有可能被查处,吴晓春接受他们的贿赂后,在执法过程中,采取不抓或者被抓后不处罚或者减轻处罚,表显未为他们谋取利益,实际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此事实不仅有XXX、XXX等人证言,还有上诉人吴晓春的供述相印证,足以认定。故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与事实和法律规定不符,不予采纳。关于吴晓春及其辩护人所提XXX的2万元是归还借款,不是贿赂款的意见,经查,该款是XXX为了感谢吴晓春在承接水政码头河道疏浚工程中提供了帮助而送,并非归还吴晓春交10万元给XXX采砂船的“入股”款。此事实有证人XXX的证言以及吴晓春的供述,足以认定。吴晓春与周启飞(另案处理)在执法过程中,均向XXX所谓入股,欲长期从XXX处以“合法”的方式,非法收受钱款。其中,吴晓春交了10万元。吴晓春分次从XXX处获得“分红”款8万元,但由于案发还有2万元未收回。正是因此未追究其刑责,而吴晓春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混淆此事实提出不是贿赂款的意见,与证据不符,不予采纳。关于吴晓春及其辩护人所提收受XXX和XXX的共5万元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的意见,经查,证人XXX和XXX均证实在非法采砂时,都曾被吴晓春处罚过。为了不被再处罚或少罚,分别向吴晓春而送钱。吴晓春与XXX和XXX系执法者与被查处对象的关系,所提收受钱款系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明显与事实不符,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关于吴晓春及其辩护人所提帮XXX转交的2万元,没有介绍贿赂的行为的意见。经查,XXX是蒋巷镇负责管理采砂业务的领导,XXX在修建码头的过程中曾被XXX处罚过,XXX想在鱼尾闸修建码头做砂石业务,需要得到XXX的关照。在得知XXX交通事故中,需承担汽车的修理费时,欲以“修理费”的名义送钱给XXX,但其直接送钱会被拒绝,即要可管理XXX工作的吴晓春转交,XXX在吴晓春转交XXX的“修车费”时未予拒绝,此事实有证人XXX、XXX的证言以及吴晓春的供述相印证,足以认定。吴晓春的行为符合介绍贿赂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故上述意见与事实和法律规定不符,不予采纳。关于吴晓春及其辩护人所提有自首的意见,经查,吴晓春系在纪委已掌握其犯罪事实,通知其到达纪委接受谈话,并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并非其主动向纪委投案,故不属自首,故不予采纳。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罪正确,量刑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高登红审判员 殷国富审判员 李水金二〇一三年九月二日书记员 李淑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