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汶民一初字第1521号

裁判日期: 2013-08-07

公开日期: 2014-11-26

案件名称

朱××与李×、李××婚约财产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汶上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汶上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朱××,李×,李××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山东省汶上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汶民一初字第1521号原告朱××,男,1990年出生,汉族,农民,住汶上县。委托代理人王恩全,汶上弘义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李×,女,1988年出生,汉族,农民,住汶上县。被告李××,系被告李×之父。委托代理人赵灿罗,汶上县次丘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朱××与被告李×、李××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朱××的委托代理人王恩全,被告李××及被告李××、李×的委托代理人赵灿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朱××诉称,2013年2月,原、被告经人介绍订婚,当时约定2013年5月1日登记结婚,5月份原告要求与被告李×登记结婚,被告李×不同意登记结婚,并与原告解除婚约。原告与被告李×订婚时,被告向原告索要彩礼款36000元,买衣服、礼品10000余元,解除婚约后,原告多次找被告催要彩礼款,被告以种种借口,一推再推,至今未返还,为维权益,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返还原告彩礼款36000元,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李×辩称,原、被告经人介绍于2013年2月19日订婚,订婚时,原告通过介绍人给付了被告李×36000元的彩礼款,因原告为达到结婚目的用恐吓、胁迫的行为,导致了婚约解除。按当地风俗,原告解除的婚约,彩礼款不予返还。被告李××辩称,原告将被告李××列为诉讼主体错误,因原告未将彩礼款交给被告李××,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对被告李××的诉请。审理查明,原、被告于2013年2月19日认识订婚,订婚时,原告朱××按农村习俗给付被告李×彩礼款36000元,被告李×对此予以认可。原、被告解除婚约后,原告向被告追要彩礼款36000元,被告李×拒付。庭审中,原告自愿撤回了对被告李××的起诉。以上事实,有庭审笔录等为证,经庭审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婚约不受法律保护,原、被告订婚时,原告朱××按农村习俗给付被告李×彩礼款36000元,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原告朱××要求被告李敏返还彩礼款的请求,应予支持;庭审中,原告自愿撤回了对被告李××的起诉,不违背法律规定,应照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李×于本判决生效后15日内返还原告朱××彩礼款36000元;案件受理费700元,由被告李×承担(原告已预交,待执行清算时一并结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强国考审判员  邓秋成审判员  高建国二〇一三年八月七日书记员  段东玉第页共页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