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浙民申字第737号

裁判日期: 2013-08-06

公开日期: 2014-05-29

案件名称

金华市华源置业有限公司与潘雪萍定金合同纠纷再审复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金华市华源置业有限公司,潘雪萍

案由

定金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二百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3)浙民申字第737号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金华市华源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姚建芳。委托代理人:朱国勇。委托代理人:杨春花。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潘雪萍。再审申请人金华市华源置业有限公司(简称华源置业公司)因与被申请人潘雪萍定金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浙金商终字第41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华源置业公司申请再审称:1.《华源·印象城商铺抽签选铺须知》及《首层商铺抽签选铺流程》均明确告知购房户在支付定金后还必须签订《定金协议》,而后方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未签订《定金协议》的,华源置业公司有权没收定金款项;2.本案潘雪萍交纳的10万元款项仅系为签订《定金协议》而预付,只有双方签订《定金协议》后前述款项才真正转化为担保法意义上的立约定金,一、二审将二者予以混淆,是错误的;3.因双方当事人并未签订《定金协议》,故双方定金合同并未成立,本案不属于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15条调整的范围;4.本案双方当事人未能签订《定金协议》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系因潘雪萍的过错所致,甚至难以排除其为获取双倍返还定金而恶意为之的可能;5.如潘雪萍明知抽签选铺流程,则华源置业公司有权根据流程约定没收案涉10万元款项,即使潘雪萍对此不明知,也只能表明双方对定金合同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案不适用定金罚则。华源置业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之规定申请再审。本院认为:本案潘雪萍通过参加抽签选铺会形式选中华源置业公司华源·印象城1043号商铺,并交纳定金10万元,华源置业公司工作人员收款后出具定金收据载明“定金1043铺,金额100000元”,事实清楚,可予认定。前述定金收据足以证明双方当事人就1043号商铺已经达成定金合同,且已实际交付定金,该定金合同并不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应属有效。华源置业公司理当依约与潘雪萍签订案涉商铺买卖合同,然华源置业公司在未经潘雪萍同意之情形下,就案涉商铺再行与第三方签订定金协议,导致无法与潘雪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其行为已经构成违约,理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一、二审据此判令华源置业公司双倍返还定金,符合法律规定,并无不当。华源置业公司提出,根据《华源·印象城商铺抽签选铺须知》及《首层商铺抽签选铺流程》的规定,购房户在交纳定金后必须签订正式定金协议双方定金合同方才成立,本案潘雪萍并未与华源置业公司签订定金协议,故双方定金合同未成立。经审查,《华源·印象城商铺抽签选铺须知》及《首层商铺抽签选铺流程》系华源置业公司单方制定,没有证据证明潘雪萍对前述内容全部知情,更无证据表明潘雪萍认可了前述规定或约定,故《华源·印象城商铺抽签选铺须知》及《首层商铺抽签选铺流程》相关内容对潘雪萍并无约束力。况且,签订书面定金协议仅系对定金合同的形式要求,而本案潘雪萍已向华源置业公司交付定金,华源置业公司接收定金后亦出具相应的定金收据,表明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定金合同,至于定金合同是否符合华源置业公司事先规定的形式,并不影响定金合同的效力。故华源置业公司关于本案定金合同尚未成立的主张,与其出具的定金收据相悖,实难成立。华源置业公司又提出,本案定金收据上载明的“定金”并非担保法意义上适用双倍罚则之“定金”。然定金收据上并未对此作出特别说明,相反,《华源·印象城商铺抽签选铺须知》第6条规定:“客户支付定金后必须与开发商订立《定金协议》,否则开发商有权没收定金并将商铺另行出售。”该规定表明案涉定金与担保法意义上之定金并无差异,故华源置业公司该项主张亦缺乏依据,难以成立。综上,华源置业公司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据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金华市华源置业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审 判 长  张卫国代理审判员  赵曙澜代理审判员  谭飞华二〇一三年八月六日书 记 员  姚 聪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