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蒙民一初字第01212号
裁判日期: 2013-08-21
公开日期: 2016-06-22
案件名称
葛某甲与葛某乙、葛某丙等赡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蒙城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蒙城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葛某甲,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葛某己,谢雲霞
案由
赡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蒙城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蒙民一初字第01212号原告:葛某甲,男,1940年2月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委托代理人:高良权,蒙城县马集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葛某乙,男,1968年10月8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被告:葛某丙,男,1963年8月1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被告:葛某丁,男,1966年6月19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委托代理人:侯宝设,蒙城县马集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葛某戊,男,1968年5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被告:葛某己,女,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委托代理人:谢雲霞(系被告葛某己之妹),女,1970年5月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被告:谢雲霞,女,1970年5月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蒙城县。原告葛某甲与被告葛某乙、葛某丁、葛某己、葛某丙、葛某戊、谢雲霞赡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葛某甲的委托代理人高良权、被告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谢雲霞及被告葛某丁的委托代理人侯宝设、被告葛某己的委托代理人谢雲霞到庭参与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葛某甲诉称,我早年含辛茹苦的把六个被告均抚养成人,结婚成家,现我年老体弱,双腿摔伤骨折卧床,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无法自理。本以为被告会念及亲情的份上,主动安排好我的晚年生活,但他们对我不问不管,虽经村委会调解,仍不尽赡养义务,如今老伴已去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体弱多病,生活无着,走投无路,只好诉诸法律,请人民法院依法判令:1、六被告每人每月给付赡养费400元,医疗费另付;2、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告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向本庭提供证据如下: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及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人口信息卡,证明原、被告具备诉讼主体资格;2、寿山福海老年公寓(以下简称老年公寓)养老服务合同,证明被告居住在该老年公寓,每月费用为1400元。被告葛某乙辩称,我愿意赡养原告,并同意他住在养老公寓,并支付必要费用,但我认为其要求每月支付400元费用过高,请法庭依法判决。被告葛某乙未向本庭提供证据。被告葛某丙辩称,我愿意赡养原告,并同意他住在养老公寓,费用按实际发生额支付。被告葛某丙未向本庭提供证据。被告葛某丁辩称,我2岁时被父母送给他人抚养,24岁时(1989年)才回到本家,原告未对我尽抚育义务,我也不应对原告尽赡养义务。2009年9月20日经马集镇司法所调解达成书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为:我从即日起对葛某甲赡养终止,退还葛某甲所分给的土地1.6亩。另我与被告葛某戊共同置办了母亲的丧事,我认为我已尽了我应尽的义务,请法庭驳回原告对我的诉讼请求。被告葛某丁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向本庭提供证据如下:1、调解协议书复印件一份,协议主要内容为:2009年9月20日,原告葛某甲与被告葛某丁就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被告葛某丁终止对原告的赡养,退还原告分给其的土地1.6亩;2、2009年10月12日原告葛某甲的声明复印件一份,声明内容为:我叫葛某甲,第三子葛某丁从即日起不再对我进行赡养,有关1.6亩土地,由我个人种植,以上双方无任何关系,特此声明。以上2分证据均旨在证明被告葛某丁不再对原告尽赡养义务。被告葛某戊辩称,只要我父亲到庭说句公道话,我就愿意赡养。被告葛某戊未向本庭提供证据。被告葛某己辩称,同意原告居住在老年公寓,支付费用。被告葛某己未向本庭提供证据。被告谢雲霞辩称,同意原告居住在老年公寓,支付费用。被告谢雲霞未向本庭提供证据。在庭审过程中,六被告对原告所举证据均无异议;原告对被告葛某丁所举证据1、2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要证明的目的有异议,认为,无论是被告所举证据1“调解协议”,还是证据2“声明”,都不能作为被告葛某丁对原告不尽赡养义务的理由,况且被告现在仍耕种原告的承包土地1.6亩。经庭审合议庭合议,本庭对原告所举证据予以认定;对被告葛某丁所举证据所要证明的目的不予认定。经审理查明:原告葛某甲,男,汉族,1940年出生,其妻韩素贞(已故),现有子女六人(即本案六被告),均已成家立业(被告葛某丁从小被原告送给他人抚养,至成年后方回本家成家立业),2004年,韩素贞死亡时,由被告葛某丁、葛某戊负责办理有关丧葬事宜。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告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2008年,原告将自己家庭承包的土地,分给了四个儿子即被告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耕种,每人每年给其生活费1000元。2009年9月原告葛某甲与被告葛某丁因赡养问题发生纠纷,经马集镇司法所调解:“葛某丁退还葛某甲分给的1.6亩土地,葛某丁终止赡养义务”。葛某甲于同年10月12日给葛某丁又写出声明“三字葛某丁从即日起不再对我进行赡养,有关1.6亩土地由我个人种植”。但至今葛某丁未退还土地,也不愿尽赡养义务。2011年农历十一月份,原告葛某甲第一次腿部摔伤,住院治疗,出院后生活基本自理,2012年农历九月份再次摔伤腿部,卧床不起。2013年5月7日,原告入住老年公寓,入住老年公寓前,除被告葛某丁外,其余子女均对原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护理和照顾。原告葛某甲现应有收入为:1被告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代种原告承包的土地收益每人每年1000元;2、农合保每月393元;收入合计每年8716元。原告的生活开支为:1、老年公寓每月1400元;2、生活日用品开支酌情数额为每月100元;开支合计每年为18000元。原告今后的医疗费以实际发生额为准。原告的生活开支减去应有收入剩余不足部分为(18000元-8716元)9284元。本院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使其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同时,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赡养人不能以放弃继承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原告的收入不能完全满足其生活消费的不足部分,应由被告按份承担;对被告葛某丁辩称不尽赡养义务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葛某丙辩称,原告到庭“讲一句公道话,我就尽赡养义务”之辩称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每人每年各支付原告葛某甲土地代种收益人民币1000元、赡养费1548元;被告葛某己、谢雲霞每人每年支付原告赡养费1548元。2013年费用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2013年以后的费用于每年5月7日前支付;二、原告葛某甲今后的医疗费,以实际发生额为准,由被告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葛某己、谢雲霞平均承担;三、驳回原告葛某甲的其他诉讼请求。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被告葛某乙、葛某丙、葛某丁、葛某戊、葛某己、谢雲霞平均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李 杰审 判 员 牛志明人民陪审员 王爱军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书 记 员 张 磊附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第二十一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第十七条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第十九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第十五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第十七条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第十九条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予的权利。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