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2)乐民初字2419号

裁判日期: 2013-08-10

公开日期: 2014-07-11

案件名称

石某甲、石某丙、侯某某与石某丁、侯某甲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乐亭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乐亭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石某甲,石某丁,侯某甲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河北省乐亭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2)乐民初字2419号原告石某甲(曾用名石某乙),女,1963年9月生,汉族,农民,现住乐亭县。委托代理人马学印,乐亭县宏远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追加原告石某丙,女,1949年6月生,汉族,退休职工,现住滦县。追加原告侯某某,男,1952年9月生,汉族,农民,现住乐亭县。被告石某丁,男,1954年5月24日生,汉族,职工,现住乐亭县乐安街道办事处二街村北新街136号。被告侯某甲,女,1988年9月生,汉族,农民,现住乐亭县。原告石某甲、追加原告石某丙、侯某某与被告石某丁、侯某甲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审理。第一次开庭原告石某甲、追加原告石某丙、侯某某与被告石某丁、侯某甲均到庭参加诉讼;第二次开庭原告石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马学印、追加原告石某丙、侯某某与被告石某丁、侯某甲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石某甲诉称:原被告系亲兄弟姐妹,原被告共兄妹三人,被告为长兄,原告的二姐石秀兰与2002年因病去世,母亲某甲淑珍于2004年9月23日去世,父母生前留有遗产房产三间,坐落在乐亭县城关镇二街,东至姚成恩,西至经理部,南至道,北至道。2011年3月份,盖房被政府拆迁,安置楼房166平米(其中有10平米平价)。拆迁安置补偿款为78000元。在拆迁办办理拆迁手续时。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与拆迁办签订了拆迁协议,领取了补偿款。原告认为:拆迁楼房及拆迁安置补偿款系父母的遗产,理应依据法定继承予以分割。原告找被告协商未果,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起诉至法院,恳请法院依法支持原告按份继承平改安置楼房166平方米(楼房价值49万元),拆迁安置补偿款78000元。追加原告石某丙诉称:对于我父母的遗产,我有继承权。追加原告侯某某诉称:我妻子叫石秀兰,于2002年阴历8月23日去世,我认为该继承纠纷和我无关,我不参与该事。被告石某丁辩称:房产166平米没有依据,安置费用和原告没有关系,不属于遗产,是临时安置费。1974年盖得三间正房在地震时倒塌了,不能居住,1981年我出资,我大姐帮忙盖了三间正房,不属于遗产。共有财产已经灭失了。三间房子不属于我父母遗产,是我出资盖的,是我的财产。被告侯某甲辩诉:对我母亲继承的遗产我有代位继承权,现在我不放弃继承权。经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石某丁、追加原告史某丙系胞兄弟姐妹关系。追加原告侯某某与被告侯某甲系父女关系,被告侯某甲系原告二姐石秀兰之女。2002年8月23日(阴历)石秀兰(曾用名为石秀芬)去世,2004年9月23日原告母亲某甲淑珍去世,2008年4月26日原告父亲石连友去世。1974年,石连友、某甲淑珍夫妇建造正房三间,建筑面积为66.65平方米。1980年,被告石某丁结婚并与父母在该房共同居住生活。1981年,在追加原告石某丙帮助下,被告石某丁夫妇出资与其父母共同对居住的三间正房进行了翻建,翻建面积仍为66.65平方米。同时在住房西搭建临建11.12平方米。被告石某丁夫妇出资在该院内建造西厢房28.08平方米。1988年4月11日乐亭县人民政府为某甲淑珍全家颁发的宅基使用证(编号012372)载明,户主为某甲淑芬,人口为5人,与之相对应的乐亭县清理宅基地登记表载明,户主某甲淑珍,家庭人口状况为:史连友,史某丁、史秀芬、史秀兰。史秀芬与史秀兰为同一人。原告自出生至今户口仍与其母登记在一起未迁移。2011年2月20日,以拆迁人乐亭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甲方,被拆迁人某甲淑珍(石某丁)为乙方签订了文广新(2011)第009号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被告石某丁夫妇作为乙方代表人签字。按该协议书第二条第2项规定,乙方现有土地使用权面积199.8平方米,主房面积78.91平方米,可置换楼房面积149.93平方米,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等货币补偿46058元。按唐山华信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明细表载明:46058元包括西厢房14658元,主房西搭建4873元,剩余土地10144元,装修5030元,其他附着物11353元。翻建后三间正房(面积66.65平方米)应置换楼房面积为126.63平方米【66.65平方米×1.9(置换系数)】。楼房均价为每平米3200元,合款405232元。现置换楼房尚未分配,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等货币补偿46058元已由被告石某丁领取。被告石某丁父母生前一直与被告石某丁共同生活,未在其他女儿处居住生活。上述事实,由乐亭县人民政府宅基地使用证、乐亭县清理宅基地登记表、唐山市城镇私有房屋所有权证、常驻人口登记表、2013年7月29日乐亭县乐安街道办事处二街村民委员会证明、原告父母死亡证明、文广新(2011)第009号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房地产估价明细表及当事人陈述可证。本院认为:被告石某丁婚后与父母共同生活期间出资对1974年其父母建造的正房三间进行翻建并在该房西搭建的临建及正房三间内的装修,应为被告石某丁夫妻及其父母的家庭共同共有财产,其中的二分之一份额应属被告石某丁父母遗产。乐亭县人民政府颁发某甲淑珍宅基地使用证载明的家庭人口应与乐亭县清理宅基地登记表载明的家庭人口相一致,登记表中将家庭成员的姓氏“石”登记为“史”,将史秀兰曾用名史秀芬登记在册,将家庭成员石某甲(曾用名石某乙)遗漏,均属误登。故原告及其父母、被告石某丁、石秀兰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房屋拆迁土地款应由该5人共同共有,其中五分之一份额归原告所有,五分之一份额归被告石某丁所有,五分之二份额为原告父母遗产,五分之一份额为石秀兰遗产。因石秀兰先于父母死亡,对于原告父母的遗产被告侯某甲享有代位继承权,原告及追加原告石某丙、被告石某丁享有法定继承权;对石秀兰的遗产原告及追加原告石某丙、被告石某丁享有转继承权,被告侯某甲及追加原告侯某某享有法定继承权。原告父母生前一直与被告石某丁共同生活未与其他女儿共同生活,被告石某丁对其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原告及追加原告石某丙、石秀兰对其父母尽了次要的赡养义务,石秀兰先于父母死亡对其父母所尽赡养义务少于原告及追加原告石某丙所尽的义务。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石某丁按文广新(2011)第009号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置换的楼房149.93平方米,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等货币补偿46058元归被告石某丁夫妻共同所有。二、被告石某丁继承其父母遗产份额中的70%,即148097.32元;转继承石秀兰遗产份额二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即338.13元。三、被告石某丁给付原告石某甲应继承其父母遗产份额的12%,即25388.11元;给付原告石某甲转继承石秀兰遗产份额二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即338.13元;给付原告石某甲应分土地款2028.80元。四、被告石某丁给付追加原告石某丙应继承其父母遗产份额的12%,即25388.11元;给付追加原告石某丙转继承石秀兰遗产份额二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即338.13元。五、被告石某丁给付追加原告侯某某继承石秀兰遗产份额四分之一,即507.20元。六、被告石某丁给付被告侯某甲代位继承原告父母遗产份额的6%,即12694.05元;给付被告侯某甲继承其母石秀兰遗产份额四分之一,即507.20元。七、驳回原告石某甲其他诉讼请求。上述应给付款项限被告石某丁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付清。本案案件受理费9480元,原告石某甲负担6090元,追加原告石某丙负担1350元,被告石某丁负担1350元,被告侯某甲负担675元,追加原告侯某某负担15元,该款原告石某甲已垫付,限追加原告石某丙、侯某某、被告石某丁、侯某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给原告石某甲。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宋文和代理审判员  郭福星代理审判员  魏瑞安二〇一三年八月十日书 记 员  邸 刚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