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平民初字第187号
裁判日期: 2013-06-24
公开日期: 2015-11-23
案件名称
原告(反诉被告)艾德富诉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及第三人朱立训联合建房合同纠纷一案及付文秀、吴丽波反诉艾德富及第三人朱立训确认合同效力、返还财产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信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平民初字第187号原告(反诉被告)艾德富,男,1955年12月28日生,汉族,个体户。委托代理人孔涛,河南申威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刘明生,男,1980年8月11日生,汉族,农民。被告汤成发,男,1962年7月26日生,汉族,农民。被告刘承松,男,1967年7月1日生,汉族,农民。被告刘承广,男,1969年6月28日生,汉族农民。被告刘承富,男,1964年9月11日生,汉族,农民。被告刘承元,男,1957年12月9日生,汉族,农民。被告刘承云,女,1967年8月14日生,汉族,农民。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女,1963年8月24日生。被告(反诉原告)吴丽波,男,1974年11月20日生。被告付文秀、吴丽波委托代理人田朝霞,河南朝霞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朱立训,男,1958年2月19日生。原告(反诉被告)艾德富诉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及第三人朱立训联合建房合同纠纷一案及付文秀、吴丽波反诉艾德富及第三人朱立训确认合同效力、返还财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原告(反诉被告)艾德富及其委托代理人孔涛、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和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及其委托代理人田朝霞,第三人朱立训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院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艾德富诉称,2010年9月11日,他与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签订《承建合同》,约定在七被告的土地上由他投资建房,房屋建成后一、二、三层归七被告所有,四、五、六、七层房屋及车库归他所有处置。他按合同约定先后投资145万余元进行建设,现房屋已基本建成。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将部分应当归他处置的房屋出售,为此引发争议。事后得知,付文秀、吴丽波与刘明生等七被告在2010年11月16日又重新签订一份《承建合同》,内容与他和刘明生等七被告所签订的《承建合同》基本相同。根据《合同法》第8条、44条之规定,他与七被告签订的《承建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应受法律保护,而七被告在没有与他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又重新与付文秀、吴丽波签订内容相同的合同,应属无效合同。现依法起诉,请求法院判令:1、判决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继续履行《承建合同》,并判决确认所建设的位于平桥滨湖小区的四、五、六、七层楼房及车库归原告处置。2、依法判决确认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与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及第三人朱立训所签订的《承建合同》无效。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被告刘明生辩称,原告停工七日,违约在先,他与原告解除合同后,又与被告付文秀、吴丽波签订了合同。被告汤成发辩称,开发商谁找的我不知道,与原告解除合同通知我也不知情。两个合同我都签字了,被告付文秀、吴丽波也停工了,两个合同都无效。被告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辨称,答辩意见与被告汤成发意见一致。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答辩并反诉称,2010年9月11日,刘明生等八家拆迁户与艾德富签订了《承建合同》,合同签订后,由于艾德富严重违反合同约定,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其中七家拆迁户于2010年11月5日向艾德富发送了《解除合同通知》,艾德富只与其中一家拆迁户继续履行合同。之后,七家拆迁户于2010年11月16日与付文秀、吴丽波及第三人朱立训重新签订了《承建合同》。房屋建成后,艾德富无理侵占房屋两套,为此,提出反诉,请求,依法确认反诉原告与七家拆迁户所签订的《承建合同》合法有效。反诉被告艾德富对反诉答辩称,七家拆迁户何时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他不知情,他也没有收到。因原合同是一个整体,反诉原告承认其中一家拆迁户与艾德富继续履行合同,没有依据,合同一直在履行,谈不上解除合同,请求驳回反诉请求。第三人朱立训辨称,该工程经人介绍他与原告订立了一份施工合同,在地下室快封顶时,刘明生等业主不让艾德富搞了,因为吴丽波、付文秀答应给刘明生等业主优惠条件(即每户优惠13000元,艾德富订的合同是每户98000元,付文秀、吴丽波订的合同是每户85000元)。他为维护自身利益,把地下室隔成单间,以方便出售。之后刘明生等业主就与吴丽波、付文秀签订了《承建合同》,并告知了吴丽波、付文秀与艾德富签订有合同,因房子盖半截了,吴、付也知道有合同这一事实。工程主体是由我承建的,艾德富、付文秀、吴丽波都投资的有钱,封顶时艾德富共计付给了我27万元现金.经审理查明,2010年9月11日,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等七人(甲方)作为拆迁户与艾德富(乙方)签订《承建合同》,主要内容为:一、工程名称:平桥滨湖小区农民自建房;二、工程内容:包工包料;三、承包范围:主体承建;四、承包方式:垫资;五、建筑面积:每套120-130平方米(据实结算);六、合同条款:一、二、三层归拆迁户;七、工期要求:一年;八、结构类型:砖混结构等;九、所建小区为滨湖小区,经双方协商一、二、三楼归拆迁户(三楼拆迁户交玖万捌仟元)……,所建楼户为七层,四、五、六、七层归承建方(乙方)等。同时,艾德富与第三人朱立训签订《平桥滨湖小区承建合同》,将上述工程交与第三人朱立训负责施工建设。艾德富先后共计支付给第三人朱立训工程款27万元。2010年11月16日,刘明生等七被告(甲方)又与付文秀、吴丽波(乙方)及第三人朱立训(丙方)重新签订一份《承建合同》,内容与刘明生等七被告与艾德富所签订的《承建合同》基本相同,甲方所付的三层每户补偿款由与艾德富签订的98000元变更为85000元。该工程仍由第三人朱立训施工。艾德富及付文秀、吴丽波均通过出卖所建房屋等形式收受房款交与朱立训,或以房抵款等形式筹集资金将滨湖小区房屋建设完毕。因艾德富与付文秀、吴丽波均有售房行为而形成争议而诉至法院。本院认为,艾德富与刘明生等七被告签订《承建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又无其它违法行为,是合法有效的,应受法律保护。刘明生等七被告以艾德富有违约行为而通知原告解除合同,艾德富对此否认,七被告未能提供足够证据予以证明,故对七被告辩解的“解除合同通知”原告已经收到的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七被告在未与艾德富解除所签合同,又与付文秀、吴丽波签订《承建合同》,侵犯了原合同相对人即艾德富的合法权益,应属无效合同,为此而引起的纠纷,该合同当事人可另案主张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第八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与原告(反诉被告)艾德富所签订的《承建合同》为有效合同,七被告应当依法履行。二、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与被告(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签订的《承建合同》属无效合同。三、驳回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的反诉请求。本案受理费8050元,由被告刘明生、汤成发、刘承松、刘承广、刘承富、刘承元、刘承云共同负担,反诉受理费100元由反诉原告付文秀、吴丽波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供副本,上诉于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周志武人民陪审员 方崇玖人民陪审员 胡国铭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书 记 员 李玉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