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聊民五终字第22号

裁判日期: 2013-03-14

公开日期: 2014-04-29

案件名称

袁树华上诉杨丙广健康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东省聊城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袁树华,杨丙广,孙学斌,贾发廷,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五条

全文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聊民五终字第2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袁树华,男,1966年3月14日生,汉族,农民,住茌平县杨屯乡杨屯村。委托代理人:许海真,山东鲁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付新梅,山东鲁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杨丙广,男,1975年3月3日生,汉族,农民,住茌平县博平镇孙桥村。委托代理人:于光乐,山东正平之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孙学斌,男,1968年9月15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原审被告:贾发廷,男,1952年12月10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原审被告:孙庆涛,男,1979年1月8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原审被告:许成强,男,1958年8月23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原审被告:孙吉之,男,1952年5月21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原审被告:许成明,男,1957年8月29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原审被告:孙学谦,男,1973年9月28日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上诉人袁树华因健康权纠纷一案,不服山东省茌平县人民法院(2011)茌民一初字第82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杨丙广与孙学斌、贾发廷、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合伙组成民房建筑队(无建筑资质),建筑民房,获得利润后,按出工时间平均分配。袁树华则经营、销售预制板,按交易习惯,卖方负责将买主所购买的预制板送到,并用自己的吊车将预制板吊到相应的高度,协助稳定、安装好预制板。2011年4月,合伙人之一的贾发廷在本村建设二层楼房,与孙学斌协商好后,用自己所在的建筑队进行建设。后孙学斌所在建筑队就为贾发廷建设楼房,同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开始由袁树华的雇佣人员(具体由袁树华之子袁丙涛驾驶吊车)将预制板用吊车送上房顶。袁丙涛将吊车停放在楼房西侧的胡同内,用吊车将预制板送往楼顶,孙学斌安排杨丙广及合伙人之一许成强的负责接下预制板并安装好(过程中有杨丙广、许成强负责喊“起”、“停”、“放”等口令)。共需安装两间房子的预制板,西边1间楼房的预制板安装完后,安装东边1间的预制板已安装4块(这时驾驶吊车的人员已不能看到安装预制板的位置及安装预制板的人员),安装东边第5块预制板预制板过程中,杨丙广从高约6米的二层楼顶摔下(与撬杠一起摔倒楼房东边的胡同内),造成较严重的损伤,事发当时,作为房主的贾发廷正好上楼顶去安装1个挂钩。杨丙广以袁树华的雇工吊预制板时用预制板将自己碰到楼下致伤为由,要求被告袁树华赔偿各项损失20万元。袁树华应诉后,认为杨丙广不是被自己的雇工用预制板碰到而摔下,并以贾发廷是当时的指挥人(房主),孙学斌等人是雇主,均与杨丙广的受伤有利害关系为由,要求追加孙学斌、贾发廷等7人为本案被告。事发后,袁丙涛电话通知袁树华,袁树华开车赶到,通知孙学斌赶到,袁树华用车拉孙学斌去的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没进病房就走了,孙学斌又打电话让袁树华回医院,袁树华进病房拿出1800元钱。几日后孙学斌又到预制板厂找袁树华要求袁树华支付部分杨丙广的医疗费未果,孙学斌陈述因袁树华的工人将杨丙广碰下楼顶,袁树华予以否认称孙学斌找自己是让自己帮忙拿部分钱,并提供李建忠(杨屯乡杨前村)的证人证言(该证言称孙学斌让袁树华帮帮忙未果),孙学斌有异议并质问李建忠未将自己当时的话说全(还有“你的工人将人拐下来不找你找谁”),李建忠称自己未听到。另查明,事发当天,孙学斌、孙庆涛、许成明、孙学谦、孙吉之均不在现场(在别处干活),贾发廷则作为房主进行照应。杨丙广等人安装预制板未安装防护网、未经过培训(事发时杨丙广穿的是布鞋),袁丙涛驾驶吊车无特种行业操作许可证书。杨丙广认为是袁树华的工人操作的预制板将自己碰下房顶、当时自己正拿撬杠去撬第4块预制板(因有缝)、自己面朝北、听到工友许成强喊停时自己就被预制板碰到,并提供工友许成强的录音资料(该录音资料中许成强称预制板被操作到楼顶后,自己喊停、贾发廷也喊停,结果未停下,杨丙广就被拐下),袁树华持有异议,称许成强到庭说未看到杨丙广被碰下,许成强解释说录音与自己当场说的一样,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袁树华认为预制板未碰到杨丙广(吊车控制的预制板是匀速的、且具二楼顶3米高左右)、预制板刚上楼顶就听到铁棍子掉下的声音(许成强称预制板已到该安装的位置、自己已抓到预制板),并提供驾驶人员袁丙涛和在楼下负责挂钩工人孙振兴、初保春的证人证言(均称未碰到杨丙广),杨丙广及在场人许成强、贾发廷均持有异议。双方未再提供其他证据。杨丙广受伤后,随即被许成强、贾发廷及杨丙广的妻子送往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因伤势严重于同日转入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47天,被诊断为横结肠膜、结肠膜、横结肠膜层破裂,失血性贫血,眼膜原血肿,左肺挫裂伤,左肱骨骨折,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多发性椎骨横突骨折。花费医疗费213686.38元,由袁树华通过孙学斌支付1800元(袁树华称是孙学斌在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借自己的钱),余款杨丙广方支付。原审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焦点一,杨丙广是否是被被告袁树华的雇工碰下,袁树华应否赔偿杨丙广的损失,应如何赔偿;焦点二,孙学斌、贾发廷等人应否赔偿杨丙广的损失,应如何赔偿;焦点三,杨丙广的具体损失数额。关于焦点一,杨丙广称自己系被袁树华的雇工(袁丙涛)用预制板碰下导致摔伤,并提供在场人许成强的证人证言,袁树华则认为预制板未碰到杨丙广、预制板刚上楼顶就听到铁棍子(包括杨丙广)掉下的声音,并提供驾驶人员袁丙涛和在楼下负责挂钩工人孙振兴、初保春的证人证言(均称未碰到杨丙广),结合事发时吊车驾驶人员(无特种行业操作许可证)、负责挂钩人员已不能看到安装预制板的位置及相应人员的事实以及许成强有关证据刚好接到预制板时杨丙广被碰下(录音中有自己及贾发廷喊停,未停下)的陈述,本院认为杨丙广的陈述更符合常理,对于袁树华的该项辩解理由,本院依法不予采纳,故本院依法认定杨丙广系被预制板碰下摔伤;袁树华方作为侵害人,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关于焦点二,贾发廷作为房主(亦是建筑队成员)和受益人,明知该建筑队没有建筑资质,却让孙学斌等人承建楼房,亦未必要的提供防护措施,亦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至于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系组成民房建筑队(无建筑资质)合伙人、获得利润后、按出工时间平均分配,故亦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杨丙广作为合伙人之一,未尽到相应注意义务、未进行过相应培训就进行高空作业、未安装必要的防护措施,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杨丙广亦应承担相应责任;关于焦点三,杨丙广受伤后,在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47天,所花费医疗费213686.38元,本院依法予以确认,误工费、护理费均按每日80.41元计算,误工费计款3779.27元(80.41元/日×47日),护理费计款3779.27元(80.41元/日×47日),住院伙食补助费按每日30元计算,计款1410元(30元/日×47日),交通费酌定支持500元。杨丙广损失共计223154.92元。对于杨丙广的以上损失,根据本案实际,本院酌定以袁树华承担60%赔偿责任,贾发廷承担20%赔偿责任,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及杨丙广共同承担20%为宜。对于杨丙广主张的其他损失,于法无据,本院依法不予确认。关于杨丙广尚未发生的损失,可另行主张。并据此判决:一、被告袁树华赔偿原告杨丙广医疗费128211.82元(213686.38×60%);二、被告袁树华赔偿原告杨丙广误工费、护理费4535.12元(3779.27×60%+3779.27×60%);三、被告袁树华赔偿原告杨丙广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1146元(1410元×60%+500元×60%);(一、二、三项累计,被告袁树华共赔偿原告杨丙广损失133892.94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四、被告贾发廷赔偿原告杨丙广医疗费42737.2元(213686.38×20%);五、被告贾发廷赔偿原告杨丙广误工费、护理费1511.71元(3779.27×20%+3779.27×20%);六、被告贾发廷赔偿原告杨丙广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382元(1410元×20%+500元×20%);(四、五、六项累计,被告贾发廷共赔偿原告杨丙广损失44630.91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七、被告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赔偿原告杨丙广医疗费36631.89元(213686.38×20%×6/7);八、被告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赔偿原告杨丙广误工费、护理费1295.75元(3779.27×20%×6/7+3779.27×20%×6/7);九、被告孙学斌赔偿原告杨丙广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327.43元(1410元×20%×6/7+500元×20%×6/7);(七、八、九项累计,被告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共赔偿原告杨丙广损失38255.07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互负连带责任。)十、驳回原告杨丙广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672.44元,由被告袁树华负担2803.46元,被告贾发廷负担934.48元,被告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负担934.48元(原告杨丙广已预交,不再退还,由被告袁树华等人在履行上述给付义务时一并过付给原告杨丙广)。袁树华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改判其不承担赔偿责任。二审期间,经本院主持调解,上诉人袁树华与被上诉人杨丙广于2013年3月13日达成调解协议:一、上诉人袁树华于本调解协议生效后十五日内补偿被上诉人杨丙广各项经济损失款共计70000元;其他事宜(如残疾赔偿金、误工费、护理费、鉴定费等)双方互不追究。二、一审案件受理费4672.44元中由上诉人袁树华承担的部分即2803.46元,由被上诉人杨丙广承担;二审案件受理费2978元,由上诉人袁树华承担。本院认为:上诉人袁树华与被上诉人杨丙广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依法予以确认。本案的其他当事人未提起上诉,依法应按原审判决执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二)项、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茌平县人民法院(2011)茌民一初字第825号民事判决第四、五、六、七、八、九项;二、撤销茌平县人民法院(2011)茌民一初字第825号民事判决第一、二、三项;三、上诉人袁树华于2013年3月28日前补偿被上诉人杨丙广各项经济损失款共计70000元;其他事宜(如残疾赔偿金、误工费、护理费、鉴定费等)双方互不追究。一审案件受理费4672.44元,由被上诉人杨丙广承担2803.46元,原审被告贾发廷承担934.48元,原审被告孙学斌、孙庆涛、许成强、孙吉之、许成明、孙学谦承担934.48元;二审案件受理费2978元,由上诉人袁树华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高兴宇审 判 员  李曙霞代理审判员  孙 倩二〇一三年三月十四日书 记 员  王洪燕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