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7)亳民一初字第00017号

裁判日期: 2013-02-05

公开日期: 2017-10-31

案件名称

王某1、杜某等与王某3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亳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1,杜某,王某2,王某3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文书内容安徽省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7)亳民一初字第00017号原告:王某1,男,1941年12月出生,汉族,退休职工,住安徽省蒙城县。原告:杜某,女,1944年4月出生,汉族,市民,住址同上。委托代理人:李乃胜,男,1973年10月出生,汉族,教师,住安徽省亳州市。原告:王某2,男,1991年1月出生,汉族,学生,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被告:王某3,男,1965年10月出生,汉族,市民,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现住安徽省合肥市。委托代理人:卢伟祥,安徽重信众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王某1、杜某与被告王某3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通知王洵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王某2作为本案共同原告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王某1、杜某的委托代理人李乃胜,原告王某2,被告王某3及其委托代理人卢伟祥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某1、杜某诉称:其女儿王洵生前与被告王某3系夫妻关系,生有一子。2006年10月25日王某3酒后驾驶皖S×××××号风神蓝鸟轿车,沿合肥市屯溪路由东向西行驶至美屯立交桥东侧附近时,撞到桥中心隔离护栏,造成王洵重伤,后经抢救无效于同年12月15日死亡。王洵去世后,双方就遗产分割问题协商未果,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特起诉至法院,请求:1、依法判决其继承王洵的遗产价值约80万元(原告保留根据遗产的实际评估��值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在进行财产评估后原告王某1、杜某将诉讼标的由80万元增加到240万元;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原告王某2诉称:其不放弃继承权,要求参与继承遗产。被告王某3辩称:1、其在王洵生前无任何银行存款。2、其与王洵共同共有的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白衣路的房产已作为其与王洵的实物出资用于设立亳州市天润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此房产系亳州市天润房地产估价事务所的固定资产,应当另案处理。3、其与王洵的其他共同财产要求依法进行分割。4、增加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原告王某1、杜某超期增加诉讼请求,其���同意王某1、杜某增加诉讼请求。庭审中,原告王某1、杜某举出以下证据,支持其诉讼请求,原告王某2、被告王某3对王某1、杜某所举证据发表质证意见:1、王洵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殡葬证、蒙城县城关镇漆园社区居民委员会证明、王某1的户籍证明、杜某的户籍证明各1份。证明:(1)、王洵去世时间;(2)、原告王某1、杜某是王洵的父母,系第一顺序继承人。2、协议书1份。证明王洵生前王洵名下的财产及被告王某3名下的财产均属于遗产范围。3、亳房权证谯城区字第××号产权证1份。证明亳州市谯城区白衣路房产属王洵遗产。4、刘园新区建设委托代建协议书、中行缴款单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分行证明各1份。证明王洵生前于1995年参加中行福利建房所得位于刘园新村5井203室住房一套,属于王洵所有,属遗产。5、合肥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转让审批表4份,合肥市房地产他项权登记审批表、徽商银行合肥三里街支行帐号为22×××79王洵还款明细单、徽商银行合肥三里街支行协助查询回执各1份,王洵卡号95×××06个人业务凭证1张、特殊业务凭证2张,销户凭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2007)瑶执字第939号民事裁定书、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协助扣划存款通知书各1份。证明:(1)、王洵生前按揭购买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中央广场2幢1504室、1505室的产权属王洵,抵押权人为徽商银行合肥三里街支行。(2)、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中央广场2幢1504室、1505室贷款金额260000元,截至2007年3月31日,未还本金222722.71元。(3)、所欠徽商银行合肥三里街支行贷款222722.71元在2009年通过向法院诉讼从王洵的40万元帐户中划扣23.5万元。(4)、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中央广场2幢1504室、1505室属完全产权,无他项权限制。6、合��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转让审批表2份,存量房买卖合同、安徽省合肥市衡正公证处(2009)皖合衡公证字第0528号委托公证书、安徽省亳州市金铎公证处亲属关系公证书各1份。证明:(1)、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中央广场2幢708室系王洵于2004年12月10日购买,该房系完全产权,属遗产范围。(2)、该房被被告王某3通过伪造授权委托书的方式将房屋私自转让。(3)、对此转让行为和价格其不予认可,且保留追索的权利。7、合肥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转让审批表、合肥市房地产他项权登记审批表各1份,中国建设银行王洵个人贷款历史明细4页,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2009)庐民二初字第520号民事调解书、(2009)庐执字第441号执行裁定书、协助扣划存款通知书各1份���证明:(1)、王洵于2003年5月22日按揭购买合肥市柏景湾青云轩6幢702室住房一处。(2)、该房他项权利人为中国建行三孝口支行。(3)、王洵帐户95×××06余款176943.10元被执行用于支付中国建行三孝口支行的住房按揭款。(4)、诉讼时未通知原告王某1、杜某,其已在合肥中院申诉。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协助查询存款回执、王某3帐号:62×××19清单及对账单各1份。证明:王洵去世日2006年12月15日前,此帐号有余款310000元,系王洵的遗产。9、机动车登记信息(机动车登记证书编号:340000224039)1份。证明:皖S×××××号东风风神牌汽车一辆系王洵遗产。10、土地承包协议书1份,收条3份。证明:该土地承包经营权系王洵遗产。11、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保险单(№2001.0363113,保单号码:P251000000773553)1份。证明:该保险利益70000元系王洵遗产。12、王洵理财金帐户历史明细清单1份。证明:王洵生前帐号95×××06内有400000元,系王洵遗产。13、鉴定费收据1份,证明:其支付评估鉴定费用5000元。原告王某2对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无异议。对证据2,其未见过该协议书,不知道。对证据3,该房屋被王某1、杜某出租,租金每年18000元,是2007年租出的。对证据4无异议。对证据5未提出异议。对证据6,该房屋卖了,给其母亲办丧事了,花在其母亲身上了。对证据7无异议。对证据8不清楚。对证据9,该车已报废了。对证据10、11、12无异议。对证据13原告王某2未到庭质证。被告王某3对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有异议,对王洵与父母的关系有怀疑,要求提供王洵的出生证明。对证据2有异议,直到王洵去世时,两人仍未离婚,协议书内容显失公平、公正,不具法律约束力,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且��不是一份协议书,协议书要有双方签字。对证据3,其同意王某2的质证意见。另该房产系天润估价事务所的房产。对证据4无异议。该房屋已于2011年重新装修。对证据5无异议。对证据6有异议,该房屋卖的395000元还的王洵的医药费、丧葬费和另一死者的赔付款,赔付20多万元,还有小孩上学,不属遗产范围。不属于王某3伪造委托书而私自转让房屋。对证据7有异议,该房产现仍处于查封阶段,本案应中止审理,待查清后再审理。对证据8,这两笔钱是在王洵出事后死亡前借款给其治病而打进去的,又办丧事,又给杜某10多万元的补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对证据9,该车已经报废,出事故即是该车。对证据10无异议,但租金在王洵死后一直由王某3支付。对证据11的真实性无异议,但不属于遗产范围。对证据12无异议。对证据13,不应由其承担该费用。原告王某2未举出证据。被告王某3未举出证据。合议庭为查明案件事实出示了以下证据,双方当事人对合议庭出示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1、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2009)皖民一终字第0057号民事判决书。证明:亳州市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王洵生前转、提款,其不知情为由,向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洵的继承人等返还394.3万元,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8)亳民一初字第004号民事判决,驳回亳州市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诉讼请求。亳州市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不服该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告王某1、杜某的质证意见为:无异议。原告王某2的质证意见为:有异议,已提起检察院抗诉。被告王某3的质证意见为:有异议,已提起检察院抗诉。2、亳州市价格认证中心亳价鉴字【2012】238号价格鉴定结论书。证明标的物鉴定结论为:1、亳州市白衣路住房一套,鉴定金额:1593170元;2、亳州市刘园5栋203室住房一套,鉴定金额:302651元;3、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一套,鉴定金额:1225670元;4、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708室,鉴定金额:488383元;5、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4室,鉴定金额:467407元;6、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5室,鉴定金额:467407元;7、承包的大寺凤凰村林场37亩,杨树约2500棵,平均120元/棵。鉴定金额:300000元;以上七项鉴定总金额为4844688元。鉴定标的的评估金额为:4844688元。价格鉴定基准日为2012年9月。原告王某1、杜某的质证意见为:无异议。原告王某2未到庭质证。被告王某3的质���意见为:有异议。该鉴定书委托的鉴定机构及何时去现场勘察的等情况其不知情,故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更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对鉴定内容其不发表意见。通过庭审举证、质证、辩论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为:原告王某1、杜某之女王洵生于1964年12月9日,王洵生前与被告王某3系夫妻关系。王某2系王某3、王洵之子,出生于1991年1月。2002年2月12日,王某3在与王洵订立的协议书上签名、按指印,王洵未在协议书上签字。该协议书内容为:“一、王某3与王洵夫妻二人全部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归王洵所有,所有公司的一切事项王洵有决定权,王某3有参与经营权。二、王某3若与王洵离婚,一切财产、利润全部归王洵所有,负��归王某3所有,并且王某3要承担法律责任。三、无论王某3与王洵是否离婚,王某3一辈子的财产及参与的生意王洵有权参与及决定并且王某3的全部财产归王洵所有,所有负债由王某3承担。”2006年10月25日王某3驾驶皖S×××××号风神牌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王洵重伤,后经抢救治疗无效王洵于同年12月15日死亡。皖S×××××号风神牌汽车的登记所有人为王某3。王洵生前以其名义共购买房屋6处,分别为:1、亳州市谯城区白衣路住房一套(亳房权证谯城区字第××号);2、亳州市刘园新村5栋203室;3、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一套,尚欠银行房屋按揭贷款20余万元;4、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708室,该房被王某3持2009年2月19日王洵委托���于同年3月9日卖给安徽省青年企业家协会,所签合同中的价款为310000元,王某3称:该房屋卖款395000元;5、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4室;6、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5室。王洵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世纪家园支行理财金帐户(卡号95×××06)中的存款400000元,在王洵去世后已用于归还王洵生前购房所欠银行按揭贷款。王洵于2004年4月1日与亳州市谯城区大寺镇凤凰村民委员会达成土地承包协议书,共承包凤凰村民委员会土地40亩,承包期15年(2004年4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土地承包费每年10000元,于每年4月1日付承包费。经原告王某1、杜某申请,本院依法委托亳州市价格认证中心对上述房产及王洵所承包土地上的杨树进行价格鉴定,该鉴定结论为(价格鉴定基准日为2012年9月):1、亳州市白衣路住房一套,鉴定金额:1593170元;2、亳州市刘园5栋203室住房一套,鉴定金额:302651元;3、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一套,鉴定金额:1225670元;4、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708室,鉴定金额:488383元;5、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4室,鉴定金额:467407元;6、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5室,鉴定金额:467407元;7、承包的大寺凤凰村林场37亩,杨树约2500棵,平均120元/棵。鉴定金额:300000元;以上七项评估总金额为:4844688元。为此,王某1、杜某支付评估鉴定费5000元。2001年3月31日王洵在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人寿保险1份(保单号码:P251000000773553),被保险人:王洵,生存受益人:王洵,身故受益人:法定。王某3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银行卡(卡号62×××19)中于2006年12月9日续存120000元、同年12月14日续存190000元、同年12月18日支取310000元。另查明:亳州市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王洵生前转、提款,其不知情为由,向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洵的继承人等返还394.3万元,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8)亳民一初字第004号民事判决,驳回亳州市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诉讼请求。亳州市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不服该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院认为: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王洵死亡时没有遗嘱,其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办理。王某1、杜某系王洵的父母,王某3系王洵之夫,王某2系王洵之子,故王某1、杜某、王某2、王某3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均有继承王洵遗产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对于本案所涉及的6处房产、承包凤凰村民委员会土地上的树木、皖S×××××号风神牌汽车,以及王某3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银行卡(卡号62×××19)中的存款310000元,属于王洵与王某3的夫妻共同财产。经本院委托亳州市价格认证中心对上述房产及王洵所承包土地上的杨树进行价格鉴定,其评估总金额为:4844688元,扣除王洵生前购买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现尚欠银行的房屋按揭贷款20万元,以及承包亳州市谯城区大寺镇凤凰村民委员会土地的承包费(2007年度-2012年度)10000元/年×6年=60000元,下余4584688元应先分出一半归王某3所有,另一半即价值2292344元的房产和树木为王洵的遗产;王某3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银行卡中的存款310000元亦应先分出一半155000元归王某3所有,另一半155000元为王洵的遗产;皖S×××××号风神牌汽车残值的一半归王某3所有,另一半为王洵的遗产。原告王某1、杜某主张:王洵生前王洵名下的财产及王某3名下的全部财产均属于王洵的遗产,并举证王某3签名的2002年2月12日的协议书证明。因王洵未在该协议书上签名,协议书的内容也显失公平,且王洵生前未与王某3离婚,故不能以此认定王洵和王某3名下的全部财产均属于王洵的遗产,在分割遗产时,应先将王洵、王某3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王某3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王洵的遗产。被告王某3主张:其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银行卡中的两笔钱是在王洵出事后死亡前借款给王洵治病而打进去的,又办丧事,又给杜某10多万元的补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对于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708室的房屋,该房屋卖的395000元,已用于还王洵的医药费、丧葬费和另一死者的赔付款20多万元,还有小孩上学,亦不属遗产范围。对王某3的上述主张,因其未举证证明,本院均不予采信。在本案诉讼期间,王某3未经王洵的其他继承人王某1、杜某同意将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708室房屋出卖给他人,王某1、杜某对该买卖房屋的行为又不予认可,该买卖行为侵害了王某1、杜某的合法权益,故在分割王洵的遗产时仍应按房屋的评估价格488383元认定该房屋的价值。被告王某3辩称:其与王洵共同共有位于亳州市谯城��白衣路的房产已作为其与王洵的实物出资用于设立亳州市天润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此房产系亳州市天润房地产估价事务所的固定资产,但因其未举证证明,本院亦不予采信。对于王洵在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人寿保险(保单号码:P251000000773553)的保险利益,因该保险的身故受益人为:法定,故该保险利益应作为王洵的遗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本院对涉案财产作如下分割:皖S×××××号风神牌汽车的登记所有人为王某3,该车的残值归王某3所有;王洵生前以其名义购买的亳��市刘园新村5栋203室(鉴定金额为302651元)、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4室(鉴定金额为467407元)、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5室(鉴定金额为467407元)归原告王某1、杜某所有,王洵生前以其名义购买的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一套(鉴定金额为1225670元)由原告王某2和被告王某3各享有50%的份额,王洵生前以其名义购买的其他2处房产、所承包土地上的杨树和银行存款310000元归王某3所有,王洵生前购买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现尚欠银行的房屋按揭贷款20余万元由王某3偿还;王洵在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人寿保险的保险利益由王某1、杜某享有50%的份额,由王某2、王某3各享有25%的份额。综上,案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条、第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皖S×××××号风神牌汽车一辆归被告王某3所有;二、王洵生前以其名义购买的亳州市刘园新村5栋203室、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4室、合肥市长江中路365号CBD广场2栋1505室归原告王某1、杜某所有;王洵生前以其名义购买的合肥市沿河路222号柏景湾青云轩6栋702室住房一套由原告王某2和被告王某3各享有50%的份额;王洵生前以其名义购买的其他2处房产、所承包土地上的杨树和银行存款310000元归被告王某3所有,所欠银行的房屋按揭贷款20余万元由被告王某3偿还;三、王洵在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人寿保险的保险利益由王某1、杜某享有50%的份额,由王某2、王某3各享有25%的份额。四、驳回原告王某1、杜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0元,财产保全费4520元,鉴定费5000元,合计9600元,由原告王某1、杜某负担4800元、被告王某3负担48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王文伟审判员  江海洋审判员  孙 震二〇一三年二月��日书记员  孟艳杰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