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郴民一终字第495号
裁判日期: 2013-12-06
公开日期: 2014-10-19
案件名称
曾某与谭某某离婚纠纷民事判决书
法院
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南省郴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曾某,谭某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郴民一终字第495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曾某。委托代理人代孝林,宜章县维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原审被告)谭某某。委托代理人廖汉文,临武县舜安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曾某与上诉人谭某某离婚纠纷一案,双方均不服湖南省临武县人民法院(2013)临民初字第29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9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曾某及其委托代理人代孝林,上诉人谭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廖汉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2009年6月曾某与谭某某经谭某某姑姑介绍相识,确定恋爱关系。2009年11月23日曾某向户名为谭某某、账号为***账户内汇款20000元。2010年5月25日曾某与谭某某在临武县民政局登记结婚。2010年7月4日,曾某向案外人李某某借款80000元,并于当日将其中75000元汇入户名为谭某(谭某某的舅舅)的账号内,由谭某某使用该75000元做生意。后曾某认为谭某某借婚姻骗取钱财、双方之间未建立夫妻感情,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解除双方婚姻关系,谭某某返还骗取曾某的147500元及利息,并赔偿曾某精神抚慰金20000元。案件审理中曾某向原审法院申请调取账号***的交易,法院分别于2013年7月4日和2013年7月30日向银行查询,但银行均回复该账号不存在。另查明,曾某与谭某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未添置大宗共同财产,亦无共同债权。原审法院认为:曾某提出离婚,谭某某同意离婚,可见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故对曾某要求与谭某某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请予以支持。对其他争议焦点:(1)曾某诉称于2009年11月23日汇给谭某某的20,000元谭某某应予返还。原审法院认为离婚纠纷案件系对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处理;而曾某所诉的20,000元汇款系曾某与谭某某登记结婚之前发生的法律行为,该行为不属于本案的处理范围,曾某可另行起诉。(2)曾某还要求谭某某偿还2010年7月4日汇给谭某某的75000元。从曾某提供的证据7、8可以证实该笔款项系曾某从案外人李某某处借得,该笔借款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应由曾某与谭某某对外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但在证据7及当庭陈述中,谭某某承认已经收到曾某的汇款75000元,并承诺归还曾某,再由曾某偿还债权人李某某。此系曾某与谭某某就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达成的一致意见,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予认可。故对曾某要求谭某某偿还75,000元现金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3)曾某还要求谭某某返还2010年5月1日汇给谭某某的20,000元及为谭某某购买的价值17500元的金手链,并要求谭某某赔偿曾某精神抚慰金20,000元。原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有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的责任,在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时,应当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曾某对要求谭某某返还20000元汇款和金手链及赔偿20000元精神抚慰金的的诉讼主张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实,故对曾某该三项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原审法院判决:“一、准许原告曾某与被告谭某某离婚;二、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按现状各自占有,互不找补;三、由被告谭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曾某现金75000元;所欠李某某现金80000元,由原告曾某负责偿还;四、驳回原告曾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减半收取200元,由原告曾某负担。”曾某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1、撤销原判;2、判令谭某某返还曾某20000元及金手链一条(价值17500元);3、判令谭某某赔偿曾某精神抚慰金20000元。理由有:1、2009年11月23日曾某汇给谭某某的20000元系曾某的婚前财产,谭某某应予返还;而原审法院未判令谭某某返还却要求曾某另行起诉,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故请求二审法院改判由谭某某返还该20000元。2、曾某出于夫妻感情曾多次给付谭某某钱财,但是2010年7月4日谭某某骗取曾某75000元后音讯全无,现在对曾某给付的现金20000元及金手链(价值17500元)也予以否认,这些都伤害了曾某的感情,造成了精神痛苦,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谭某某针对曾某的上诉答辩称:1、一审查明2009年11月23日汇给谭某某20000元不是事实。曾某汇给谭某某的账户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没有汇款的事实。2、双方常有电话联系,一审也有电话录音,故不存在遗弃的事实;且感情受伤害的不止曾某,谭某某也受到了伤害,故要求谭某某赔偿曾某的精神损失费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3、曾某认为谭某某骗取了75000元不实,因为这是夫妻双方的投资,亏损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曾某的上诉请求。谭某某亦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1、撤销原判第三项中的“由被告谭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曾某现金75000元”,维持其他各项判决;2、一、二审受理费由曾某承担。理由有:1、原判认定事实自相矛盾。既认定婚后曾某将75,000元汇入谭某(谭某某舅舅)账号,又认定是由谭某某做生意;既查明75000元是汇到谭某账号用于夫妻投资做生意,又认为是汇给谭某某,还认为谭某某承认已经收到曾某的汇款。2、原判随意变更事实。曾某在诉状中称“于2009年4月借给被告现金75000元打入被告指定的谭某在邮政的账户中”,而原判却变更为“原告又诉称,要求被告偿还原告于2010年7月4日汇给被告的75000元”;原审中谭某某始终认为75000元是夫妻双方用于投资,且把钱汇到了谭某账号,但原判却错误认为谭某某当庭陈述中承认已经收到曾某的汇款75000元,并承诺归还曾某,再由曾某偿还李某某。3、原判违法采用证据。曾某原审中提交的证据7、8已超过举证期限,且内容不客观真实,与谭某某答辩及证据相背,依法不应采信。4、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存在债务,汇入谭某账号中的75000元是夫妻共同投资做生意,是直接支付给谭某,谭某某没有经手,也不存在谭某某向曾某借款的事实。5、曾某诉讼时从未提过向李某某借80000元的事情,显然系事后捏造,不足采信。曾某针对谭某某的上诉答辩称:1、原判认定75000元由谭某某支付曾某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曾某提交了向李某某借款的借条复印件及当日向谭某某汇款的凭条,而且一审庭审中谭某某已承认收到该汇款并同意归还曾某。2、谭某某认为75000元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张不成立。2010年7月4日,曾某与谭某某结婚不久(2010年5月25日登记结婚)就向谭某某指定的帐户中汇款75000元,该笔款项不可能系夫妻共同财产;而且谭某某在收到汇款后音讯全无,这笔款具体用于何处曾某一概不知。请求驳回谭某某的上诉请求。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证据。本院二审查明:1、谭某某与曾某均系再婚,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经济各自独立。2、对曾某汇给谭某75000元的问题,2013年6月6日,一审法院第一次开庭时谭某某共有三次陈述:①答辩时陈述“打入谭某的钱是我回临武后原告打入谭某帐号的,并不是我利用结婚为目的骗原告的钱”;②举证时陈述“将75000元人民币存入谭某邮政帐号是原、被告结婚以后的夫妻共同财产。该75000元人民币存入谭某邮政帐号是用于投资企业入股,且已全部亏完”;③法庭辩论时陈述“我和原告商量共同用于投资的,这75000元是原告打过来共同做生意的,我们投入到谭某那做生意倒掉了,我没有钱返还给原告”。2013年7月31日第二次开庭时谭某某共有两次陈述:①对曾某提交的录音资料质证时陈述“录音是我们之间的通话,这里面的录音有一部分已经被剪掉了,他们之间协商了还钱的问题,这75000元已经亏掉了,如果是借的钱被告同意夫妻共同偿还”;②法庭询问时陈述:“我们在宜章的时候,原告前夫的妈妈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当时我们协商去做生意,后来我就打电话给我舅舅谭某,问他有没有什么投资,当时原告打了75000元到我舅舅的账户上,后来生意做亏了,我也同意还这笔钱”。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本案为离婚纠纷,曾某与谭某某对原审判决准许双方离婚并无争议,本院予以认可,双方二审的争议焦点是:一、2010年7月4日曾某向谭某(谭某某的舅舅)所汇的75000元,谭某某是否应当返还曾某。①谭某某认为该款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夫妻之间财产的共有性来源于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共同生活。本案中曾某与谭某某均系再婚,婚后共同生活时间不长,经济上各自独立,该75000元又是发生在婚后不久,故谭某某认为该款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②曾某与谭某并不相识,其向谭某汇款75000元系基于对谭某某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为。谭某某称该款系用于投资并已经全部亏损,但未举出证据证明,亦未证明有夫妻共同所用等其他情形;一审庭审中谭某某也表示过同意返还,故本院认定该75000元由谭某某返还给曾某。二、谭某某是否应当返还曾某20000元及金手链一条。曾某称2009年11月23日向谭某某汇款20000元,现要求返还。本院认为,曾某所主张的债权系发生在双方婚前,又无证据证明与双方婚姻有关,故该纠纷系曾某与谭某某婚前债务纠纷,曾某要求在本案处理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双方如协商不成,曾某可另行主张权利。曾某还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曾为谭某某购买金手链一条,现要求返还,但未举出证据证实,谭某某又予否认,故该项上诉请求证据不足,本院依法予以驳回。三、谭某某是否应当赔偿曾某精神损害抚慰金。曾某以谭某某借75000元后音讯全无、遗弃自己,并认为谭某某否认自己为其购买金手链等事情造成了伤害为由,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判令谭某某支付精神抚慰金20,000元。本院认为,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中所规定的遗弃情形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赡养、抚养或扶养义务的人不履行其义务的行为。而曾某所称情形与法不符,且除曾某汇款75000元经查证属实外,曾某所称的其他伤害行为均无充分证据证实,故该项上诉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依法予以驳回。综上所述,曾某及谭某某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对其上诉请求本院均予以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如果谭某某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审案件受理费,上诉人曾某预交的200元,由曾某负担,上诉人谭某某预交的200元,由谭某某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许斌海审 判 员 许永通代理审判员 李 程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六日书 记 员 韩淑静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