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深福法民二初字第5868号
裁判日期: 2013-12-30
公开日期: 2014-06-07
案件名称
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与王祖才、王绍兵等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深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王祖才,王绍兵,刘方生
案由
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7年)》:第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深福法民二初字第5868号原告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杨浩,主任。委托代理人王巧如,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陈莹,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告王祖才,男,汉族。被告王绍兵,男,汉族。被告刘方生,男,汉族。委托代理人胡昆,广东君儒律师事务所律师。上列原告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诉被告王祖才、王绍兵、刘方生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3年6月1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分别于2013年10月16日、12月1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王巧如、陈莹、被告刘方生的委托代理人胡昆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王祖才、王绍兵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2年11月16日与2013年5月27日,原告分别与被告方签订《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及补充协议后,原告依约付出劳动,但被告方无任何法律和合同依据,擅自单方中止合同履行。据此,诉至本院请求判令:1、被告方支付律师费114566.90元(原告请求20万元以内按10%收取律师费,20万元以上按30%收取律师费,故律师费应计为20万元×10%+280889.65元×30%=104266.90元,另原告已支付的鉴定费4300元及合同中被告方承诺的6000元,合计114566.90元);2、被告方承担本案诉讼费用。第一次庭审时,原告补充事实和理由称,涉案合同签订后,原告履行了如下代理事宜:第一,到交警支队龙华大队领取交通事故认定书,调取侵权人陈昌文的港澳通行证、行驶证、驾驶证、交强险保单等资料;第二,在2012年11月15日被告王祖才病重时原告积极与侵权人陈昌文及保险公司联系说服他们预支医疗费到医院账号,被告王祖才才得以进行手术;第三,2012年年底,被告王祖才病危时要求将交通事故赔偿款全部赠与被告王绍兵,本所律师起草赠与合同并安排见证事宜,为被告王祖才作了大量工作;第四,被告王祖才住院期间,原告多次就赔偿款金额与侵权人开会沟通;第五,原告为被告王祖才办理了出院手续,与主治医生协调沟通营养、休息等事宜,领取出院记录与疾病诊断说明书;第六,被告王祖才出院后原告到医院调取住院病历、手术病历;第七,原告开车接送南天司法鉴定所法医到观澜医院为被告王祖才出诊两次,安排鉴定事宜,为此原告垫付了鉴定费4300元;第八,原告领取鉴定报告;第九,原告审阅被告王祖才的所有资料,为被告王祖才计算了索赔金额。之后,被告王祖才与广东达和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代理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法院已就该案件作出了(2013)深福法民一初字第2364号判决,该判决已经生效,被告王祖才已经领取了所有的赔偿款。被告刘方生口头答辩称,1、原告没有为被告王祖才办理委托事务,即没有向肇事车主及保险公司提起人身损害的诉讼,仅协助被告王祖才作了伤残鉴定,原告主张为被告王祖才作出了诸多工作,与本案无关,也与事实不符。2、被告刘方生不是适格的诉讼主体,不应当承担本案的法律责任,因被告王祖才发生交通事故住院治疗,被告刘方生作为其亲属,陪同其治疗,是原告的工作人员陈燕以律师的名义找到被告方,谈起诉的事情。被告王祖才一直是清醒的,其具有完全行为民事能力,至始至终都知道请律师打官司一事,且与原告签订了相关法律文书,原告一直清楚大家都是为了被告王祖才的交通事故而进行索赔,原告应当从其伤残赔偿金中获取其律师费,只有被告王祖才才有资格获得,也理应由其支付律师费,所以是被告王祖才与原告之间存在真正的委托代理关系。被告刘方生不应当承担合同责任。3、原告多次欺骗三被告,失信于其委托人,原告的工作人员以律师的名义与三被告往来,实际上根本不是律师,欺骗了三被告。被告王祖才的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的结论为三级伤残,原告拿到鉴定书后不告知被告王祖才,反而谎称其伤残可能是五级,并表示其可通过关系把级别调为三级,三被告当时信以为真,原告要求三被告签订2013年5月27日的《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及补充协议,其中约定确保被告王祖才达到三级伤残,另收取6000元律师费,该约定显然违反日常生活经验及法律规定。被告王祖才当时以为原告是通过关系将伤残等级调为三级的,后来去司法鉴定所询问的时候,法医称并无此事,并称可投诉原告。原告曾谎称被告王祖才签不了字在保险公司就领不到赔偿金,自称可以居间疏通,被告王祖才本来对原告的工作人员陈燕、杨育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越来越质疑,听到原告所述后很生气,没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该说法违背常理,原告却用来欺骗被告王祖才,被告王祖才听后很生气,称若原告不能完成委托代理事项就找别人来做。4、被告刘方生不知道被告王祖才其它案件的进展情况,也不知道被告王祖才的下落。第二次庭审时,被告刘方生补充答辩称,原告至今一直拿着被告王祖才的案件材料包括病历、鉴定费发票、鉴定意见书、肇事车辆车主的行驶证及驾驶证复印件,三被告曾多次要求原告退还材料,并妥协愿意支付1万元给原告,原告以数额过少拒绝接受,并坚决不退还材料,之后被告王祖才只好委托其他律师重新收集上述材料。被告王祖才、王绍兵未作答辩,开庭缺席。经审理查明以下事实:委托代理合同签订情况。2012年11月2日,案外人陈昌文驾驶车辆在观澜观光路吉岭新村路口与被告王祖才身体发生碰撞,造成被告王祖才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2012年11月16日,原告(乙方)与被告王祖才、王绍兵(均为甲方)签订《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约定:甲方因2012年11月2日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委托乙方律师代为办理,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并指派律师为上述案件代理人;甲方支付不低于6000元律师费给乙方;本合同有效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本案终结止;本合同签订后,乙方已安排甲方作完伤残鉴定或已实际付出劳动收集证据材料,如甲方自行和解结案的,甲方须于和解前向乙方支付不低于6000元的律师费。同日,被告王祖才(甲方)与原告的工作人员陈燕(乙方)签订补充协议,就2012年11月2日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甲方委托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处理,并确认律师费按以下约定收取:乙方先行为甲方垫付鉴定费和诉讼费,以实际发票为准,结案后优先归还;乙方收取的律师费为甲方实际获得的赔偿和补偿金额的10%;乙方收取的律师费如不足6000元,则按照6000元的标准收取。被告王祖才在上述合同和补充协议上按指印确认,被告王绍兵按指印并签字确认。2013年5月27日,原告(乙方)与三被告(均为甲方)又签订一份《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约定内容与前述2012年11月16日《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约定内容一致。被告王祖才在该合同上按指印确认,被告王绍兵、刘方生按指印并签字确认。同日,三被告(甲方)又与原告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内容与前述2012年11月16日补充协议的内容一致,另补充约定:甲方赔偿款在20万元以内,按10%收取律师费;确保甲方达到三级伤残,另收取6000元律师费;甲方赔款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40%收取律师费。被告王绍兵、刘方生作为确认人在该协议上按指印并签字确认。原告与被告刘方生在庭审时均陈述:被告王绍兵、刘方生系被告王祖才亲戚,在被告王祖才住院期间负责照顾被告王祖才。原告并确认:因被告王祖才受伤严重无法签字,只在合同上按了指印,被告王绍兵、刘方生系作为被告王祖才的代理人在上述合同上签字。二、原告就被告王祖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所作工作情况。签订上述合同前后,原告就被告王祖才的上述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取了事故车辆行驶证、司机驾驶证和身份证件、事故车辆交强险保险单和商业险保险单、被告王祖才在深圳伟光医院治疗的病历、被告王祖才在深圳市宝安区观澜人民医院治疗的病历、疾病诊断证明书、出院记录、住院费用汇总单、被告王祖才工资表等材料。2013年5月13日,原告工作人员陈燕安排被告王祖才委托办理伤残鉴定事宜的代理人刘方生到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就被告王祖才的伤残等级、后续治疗费、护理依赖等进行检验鉴定,原告为此垫付了鉴定费4300元。2013年5月15日,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作出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结论为被告王祖才伤残等级系两个三级,后续治疗费约需6000元到7000元,护理依赖为完全护理依赖。2013年5月20日,原告工作人员陈燕领取了该鉴定意见书。三、被告王祖才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情况。2013年6月18日,被告王祖才向本院起诉陈昌文、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诉请该案两被告承担各项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合计1389194.80元,案号为(2013)深福法民一初字第2364号。被告王祖才委托广东达和律师事务所指派金新建律师参与该案诉讼。诉讼过程中,被告王祖才提交了包括上述司法鉴定意见书在内的证件材料,其中关于住院医疗方面的材料系另行调取,而非原告调取的上述材料。2013年9月2日,本院作出(2013)深福法民一初字第2364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赔偿王祖才341822.19元并驳回王祖才其它诉讼请求。上述事实有原告提交的2012年11月16日《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及补充协议、2013年5月27日《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及补充协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陈昌文的驾驶证、行驶证、交强险和商业险保险单、港澳通行证、病重通知单、病历、出院记录、诊断证明书、支付费用通知、住院费用汇总表、委托书、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费发票、证明;被告提交的鉴定报告发送登记表;本院调取的(2013)深福法民一初字第2364号案件开庭笔录、证据材料、民事判决书以及本案开庭笔录加以证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王祖才之间成立合法有效的委托合同关系。根据上述查明的事实,被告王绍兵、刘方生在合同上签字系因被告王祖才病重而代其进行确认,原告与被告刘方生均确认该事实,原告并陈述被告王绍兵、刘方生系作为被告王祖才的代理人签字,且原告接受委托处理的事务系被告王祖才的交通事故赔偿事宜,故本院认定与原告成立委托合同关系的相对方为被告王祖才,相应合同责任应由被告王祖才承担,而被告王绍兵、刘方生仅作为被告王祖才的代理人在合同上签字,原告亦清楚该事实,故被告王绍兵、刘方生对涉案合同不承担相应合同责任。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被告王祖才作为委托人依法有权随时解除合同,但因解除合同而对作为受托人的原告造成的损失,原告有权要求被告王祖才承担相应的损失赔偿责任。关于损失赔偿金额,在有偿的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以处理委托人事务来获取报酬,在委托合同能够顺利完整履行的情况下,确切地说,受托人所能获得的纯利益即可得利益应为合同约定的报酬扣除掉其处理委托事务所支出的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而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受托人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确定报酬时已经将处理事务所可能支出的成本考虑在内,故受托人依据委托合同的正常履行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可简化而直接体现为包含了对受托人支出的成本已经作出补偿的报酬,除非受托人能够证明在报酬之外产生了新的支出或双方对此有特别约定。根据上述分析,在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时,受托人因此可能遭受的损失应包括受托人对其已完成工作部分所应获取而未获取的相应报酬以及受托人在合同解除前处理委托事务过程中已经实际支出但未获补偿的费用,而对于未履行的合同部分亦即受托人尚未处理的事务部分的相应报酬,不应纳入受托人的损失范围,受托人无权就此部分要求委托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这是委托合同的特点所决定的,也符合公平原则。具体到本案中,因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基础丧失,被告王祖才行使法律赋予的解除权解除合同,在原告没有举证证明存在实际已经发生的具体可量化损失的情况下,原告只能就解除合同之前其已完成的委托事务部分所应获取的相应报酬作为其损失要求被告王祖才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原告在被告王祖才解除涉案合同之前已完成委托事务所应获取的报酬,综合考虑原告所作工作及其所作工作对被告王祖才的诉讼所起作用、合同约定的报酬金额和支付方式等因素,本院酌情确定原告就其已完成委托事务所应获取的相应报酬为8000元并以此作为原告可获得的损失赔偿额。对原告诉请的律师费损失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关于被告王祖才在2013年5月27日补充协议中确认的原告确保被告王祖才达到三级伤残而收取的6000元律师费,在达成该补充协议之前原告已领取了伤残鉴定报告并已清楚伤残鉴定结果,但原告未告知被告王祖才而致使被告王祖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诺该笔律师费,有违被告王祖才真实意思表示,且伤残属已形成确定的客观事实,伤残等级确定结论依法应由有鉴定资质的机构依法作出,而不能通过人为非正常途径来“确保”达到某个伤残等级,该约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条关于“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约定,原告据此要求被告王祖才另行支付律师费6000元,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称该伤残等级保证是针对与保险公司的协商而作出的,但没有相应证据证明,且从约定字面内容也无法看出该意思表示,故本院对该事实主张不予采纳。此外,对于原告代垫的鉴定费4300元,原告有权要求被告王祖才予以偿还。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第四百一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王祖才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原告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赔偿律师费损失8000元;二、被告王祖才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原告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偿还鉴定费4300元;三、驳回原告广东德城律师事务所的其它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则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2591元(已由原告预交),由原告负担2291元、被告王祖才负担300元。如不服本判决,应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应在收到预交上诉费通知之日起七日内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逾期不预交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张 凌 炜人民陪审员 谭 文 英人民陪审员 吴 锡 钳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书 记 员 肖英(代)附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四百一十条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11页,共12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