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共民初字第537号

裁判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4-07-21

案件名称

兰某某与扎某某离婚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共和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共和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兰某某,扎某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

全文

青海省共和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共民初字第537号原告兰某某,女。委托代理人周瑞虹,龙羊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扎某某,男。原告兰某某与被告扎某某离婚纠纷一案,原告兰某某于2013年11月12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拉加太适用简易程序负责对案件的审理,并于2013年11月28日依法对本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兰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周瑞虹、被告扎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1999年2月原、被告举行结婚仪式,并在廿地乡人民政府依法补办领取结婚证,婚后由于二人性格不合,而被告经常无故毒打原告,为了家庭和睦团圆,原告一直忍受被告对自己的精神折磨和身体伤害。2005年7月13日生育一子,取名华某某。近年来被告有外遇后,对原告态度日趋冷落,使原告彻底失去了与被告的夫妻感情,现无继续共同生活的可能,故原告坚决要求与被告离婚,婚生子华某某由原告负责抚养,被告每月负担孩子抚养费600元,位于恰卜恰镇团结南路房号326-10平房4间、恰卜恰镇塘建移民安居楼房1套、廿地乡切扎村三社庄廓1付及房屋12间、夏利牌小汽车1辆、摩托车1辆、绵羊618只、退耕还林30亩补偿款(具体数额不清)、牦牛83只、马8匹、畜暖棚12间、女式皮袄1件、羔皮藏服2件、氆氇藏服1件、女式缎子藏服4件、珊瑚项链8串、银盾辫套1付、银带环1个、银奶钩1个等婚后共同财产由法院依法进行分割。被告辩称,原告所陈述与事实不符,因在共同生活期间有时候原告无理取闹,以自杀等威胁被告,致使被告无奈之下动手殴打过原告。原告所称位于恰卜恰镇团结南路房号326-10平房4间、恰卜恰镇塘建移民安居楼房1套,新建畜暖棚6间的木料都是被告之弟龙多尖措(僧侣)出资购买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银盾辫套1付、银带环1个、银奶钩1个是被告父母的祖传饰品,牲畜没有原告所说的那么多,现有绵羊100多只、牦牛43头、马5匹。婚后原、被告与被告母亲、外祖母共同生活,因此上述财物应属家庭共有财产,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另外夏利牌小轿车已出售还债,只有大洋牌摩托车1辆,被告家缝制给原告的藏服有皮袄1件、羔皮藏服1件、氆氇藏服1件、缎子藏服4件、还有几串珊瑚项链(具体串数不详),原告的陪嫁物有羔皮藏服1件,另有信用社贷款30000元。现原告起诉要求离婚,被告坚决不同意离婚。经审理查明,1999年2月,原告兰某某与被告扎某某经人介绍后按民族习俗举行结婚仪式,并在廿地乡人民政府依法补办领取结婚证,婚后夫妻感情一般,生育两个子女,儿子华某某,于2005年7月13日生,现就读于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小学,女儿于2012年农历11月因病夭折,现原告已做绝育手术。原、被告婚后与被告母亲、外祖母共同生活,在庭审中双方共同认可的财物及外债有位于切扎村农业点房屋12间(其中砖木结构北房6间、厨房2间、杂物房2间、车库2间)、畜暖棚12间、大洋牌摩托车1辆、皮袄1件、羔皮藏服1件、氆氇藏服1件、女式缎子藏服4件、珊瑚项链数串(具体颗数不详);原告的陪嫁物有羔皮藏服1件、“瑶合麻”藏服1件、“热拉”藏服2件;被告家祖传饰品有银盾辫套1付、银带环1个、银奶钩1个;双方家庭共有外债有信用社贷款30000元。上述事实双方予以认可,并有庭审笔录在案佐证,本院予以确认。以下事实双方存在异议,原告诉称位于共和县恰卜恰镇团结南路房号326-10平房4间、恰卜恰镇塘建移民安居楼房1套、30亩退耕还林补偿款(具体数额不详),应属夫妻共同财产,对此被告不予认可,原告在举证期限内未能向法庭提交相关证据,证明上述两处房屋产权及30亩退耕还林补偿款确实存在,故本院不予确认;家庭共有财产原告主张现有绵羊618只、牦牛83头、马8匹、夏利牌小轿车1辆,但无相应证据证明其事实存在,对此被告也不予认可,在庭审中被告只认可现有绵羊100多只、牦牛43头(包括乳牛、牛犊)、公马1匹、母马2匹、马驹1匹、骡子1匹、夏利牌小轿车已出售抵债,而原告又未提交新的证据加以反驳,故对被告的此项辩称本院予以确认;双方对婚生子华某某的抚养问题存在争议,法庭经征求婚生子华某某的意见后,其表示愿随被告扎某某共同生活。本院认为,原、被告婚姻基础薄弱,在共同生活期间,又不能正确培养夫妻感情,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嘴打架,并互相猜疑对方生活作风有失检点,从而导致了感情彻底破裂。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因原告兰某某离婚态度非常坚决,无重新和好并与被告扎某某继续共同生活的愿望,故对原告的离婚诉求,本院予以支持;在庭审中双方对婚生子华某某抚养问题存在争议,原告虽已做绝育手术,但鉴于遵重婚生孩子华某某的意愿和选择,加之原告有一成年非婚生女在娘家,故婚生子华某某由被告扎某某继续抚养较为适宜;原告主张分割家庭财产的诉求,本院将依据双方认可、查明的实际财产数额给予分配;另外原告要求位于共和县恰卜恰镇团结南路房号326-10平房4间、恰卜恰镇塘建移民安居楼房1套、30亩退耕还林补偿款、夏利牌小轿车1辆,应做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的诉求,因原告无证据证明该部分财产确系双方共同所有,被告又不予认可,本院亦无法查证,故本院不予支持;对于原告要求分割绵羊618只、牦牛83头、马8匹,因双方对上述牲畜的实际数量意见分歧较大,而原告对自己主张的牲畜数量无法举证,对被告所述的牲畜数量亦未提出相反证据,故本院以被告所认可的牲畜数量并作为家庭共有财产酌情进行分割。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兰某某与被告扎某某离婚;二、婚生子华某某由被告扎某某负责抚养,原告兰某某每月承担孩子抚养费200元,至婚生子华某某18周岁为止,原告在不影响婚生子华某某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享有探视权;三、家庭共有财产中被告家缝制给原告的衣物羔皮藏服1件、氆氇藏服1件、皮袄1件、缎子藏服4件、珊瑚项链约数串(具体串数不详)、绵羊25只、牦牛10头(其中乳牛5头、两岁牛犊5头)、母马1匹及原告的陪嫁物羔皮藏服1件、“瑶合玛”藏服1件、“热拉”藏服2件归原告兰某某所有;位于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农业定居点的庄廓1付、房屋12间(正房6间、厨房2间、杂物房2间、车库2间)、畜暖棚两处12间、被告家祖传饰品银盾辫套1付、银带环1个、银奶钩1个、大洋牌摩托车1辆及剩余牲畜均归被告扎某某所有;四、家庭共有外债30000元(信用社贷款),由被告扎某某负责偿还。本案受理费3032元,减半收取1516元,由原、被告各负担758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拉加太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书记员  仲格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