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船民一初字第715号
裁判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6-05-16
案件名称
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与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吉林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
案由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2)船民一初字第715号原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住所地吉林市昌邑区。法定代表人:孙赫君,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孙金亮,吉林勤实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徐显利,男,汉族,化肥厂副厂长,住吉林市昌邑区。被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住所地吉林市船营区。法定代表人:赵雷,总经理。委托代理人:李春福,吉林千禾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孟庆元,男,汉族,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住吉林市丰满区。原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简称化肥厂)诉被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简称正大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化肥厂的委托代理人孙金亮、徐显利,被告正大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春福、孟庆元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化肥厂诉称:2012年3月3日,原、被告签订销售合同,原告以旧叉车折抵货款7万元及现金5万元在被告处购买两台叉车。2012年3月7日,被告以厂家回访为名强行将原告购买的两台叉车抢走,其中一台开出厂外,另一台开到厂门口时,被原告发现并报警制止。在警方协助下,被抢车辆被追回。由于被告上述行为造成原告停产4小时经济损失。双方为此发生纠纷,请求人民法院判令:1、被告赔偿原告停产损失31160元;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正大公司辩称:被告未给原告造成任何损失,我公司行为合法,起因在于原告。2012年3月3日,原告依买卖合同作价7万元抵给被告的叉车不是合力牌的,其已构成违约。该买卖合同标的是12万元,其中旧叉车抵顶货款便为7万元,占标的60%,原告只给付被告货款40%,因合同履行主要义务存有瑕疵,原告构成根本违约。因原告上述原因,被告采取自救措施,收回自己的叉车,并无不当。原告所诉3万余元损失系无事实依据,应予驳回。原告化肥厂为证实其诉讼主张,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证据:1、工程机械买卖合同1份,证明2012年3月3日原告在被告处买2台叉车,买卖合同履行完毕,叉车所有权已转移给原告;2、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左家镇派出所证明1份,证明被告抢夺原告的叉车,造成原告生产经营损失;3、鉴定申请书及经济损失清单1份,证明被告的侵权行为造成原告经济损失约31160元;4、买卖合同书复印件1份、FF02-3复合热设备清单,证明原告从正规厂家购置生产线、设备;5、5万吨年产复混肥生产线试车方案与操作规程,证明原告生产化肥的产能和工艺;6、DCS-50型自动定量包装秤,证明原告生产化肥的产量和工艺;7、停产损失清单,证明被告给原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160元。被告正大公司对上述证据质证认为,对证据1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的问题有异议,买卖合同第8条中货款总计是12万元整,在原告未付清12万元全部货款前,出卖的叉车所有权还应该是被告的;对证据2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证明的问题有异议,当时是原告把被告的车扣了,被告走不了,不能证明我们给原告造成了损失;对证据3不质证了,是原告申请损失鉴定。证据4-7是原告生产线的操作规程和其他的技术规定,包括原告与外单位签订的一些合同,与被告、本案无关。对证据4损失清单及其他的证据是原告自己单列的清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对其他证据都是原告单方做出的,不能证明原告的主张。被告正大公司针对其抗辩主张,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证据:1、工程机械买卖合同1份,证明合同约定由原告给被告提供两辆合力叉车,但原告提供的是冒牌叉车,由于他提供的不是约定的叉车,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原告没付清全部货款前,出卖的叉车所有权还是被告的,我们是行使合同解除权,没有给原告造成损失;2、(2012)船民二初字第102号民事判决书、(2013)吉中民三终字第134号民事判决书1份、(2013)吉民申字1283号民事裁定书1份,证明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在另一买卖叉车合同纠纷案件胜诉,本案原告上诉后被二审法院依法驳回,后本案原告申诉,高院驳回其再审申请。原告化肥厂对上述证据质证认为,对证据1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的问题有异议,两台新叉车的所有权归原告,两台旧叉车的所有权归被告;证据2与本案无关,本案是财产损害纠纷,那个案子是买卖合同纠纷。本院庭审中出示证据如下:2013年10月17日吉林市信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致本院函、2013年12月13日吉林市信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致本院的函、(2012)船鉴字72退案函。原告对本院出示证据质证认为,对客观真实性均表示没有异议,没有审计报告一样能够确定损失。原告对本院出示证据质证认为,对以上函均表示没有意见。针对上述证据,评析如下:对原告提供的证据。对证据1,因其具有真实性,本院予以确认;对证据2,该证明未明确证实被告给原告已造成经济损失,本院不予采信;对证据3,因本院已委托了对原告停产损失进行鉴定,后被退案,其损失数额无法确定,故本院对证据3不予采信;证据4—6,因与本案无关联性,本院不予采信;证据7为原告自行所列清单,被告有异议,因无其他证据佐证,真实性无法确认,本院不予采信。关于被告提供的证据,因被告向本院提供的上述证据具有客观性,本院予以确认。因原、被告对本院出示证据均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经本院审理查明,2012年3月3日,原、被告签订销售合同,合同约定:被告(供方)供给原告(需方)龙工FD30叉车两台,单价6万元,总价款12万元。供方回收两台合力牌旧叉车(3吨、4吨),作价7万元,需方只支付差价款5万元。运费由供方负担。需方于2012年3月3日付货款5万元,如未按约定及时足额还款,则按日利率3‰向供方支付利息。如一方违约,支付违约金1万元,并支付其他损失费,如运输、误工等1万元。合同还约定了其他权利义务。合同签订当天,松江化肥厂支付货款5万元,正大公司将两台龙工FD30叉车运至松江化肥厂院内,并将松江化肥厂院内的两台旧叉车(3吨、4吨)运回。松江化肥厂支付运费1,000.00元。正大公司将两台旧叉车运回后,在对旧叉车进行检验时认为叉车不是合力牌叉车,3月4日,正大公司向左家派出所报案称其公司被松江化肥厂欺骗,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3月7日正大公司将两台旧叉车运回松江化肥厂,并欲将其公司供给松江化肥厂的两台龙工FD30叉车运回时,双方发生争执,后由左家派出所出面平息。正大公司向本院提起告诉,审理中,正大公司申请对两台旧叉车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被鉴定的两台旧叉车不是合力牌叉车。本院于2013年1月15日对该案作出(2012)船民二初字第102号民事判决:一、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与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于2012年3月3日签订的买卖合同有效;二、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交付给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两台旧合力牌叉车(3吨、4吨各一台);三、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未按上述第一项确定的期限履行交付义务,则返还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货款7万元,履行期限为第一款确定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五日内,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在收到货款同时返还两台旧叉车;四、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支付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违约金5,000.0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五、驳回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其他诉讼请求。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诉讼费22,050.00元(其中案件受理费2,050.00元、鉴定费2万元)由原告吉林市正大工程机械销售有限公司负担375.00元,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负担21,675.00元,被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负担部分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本院交纳。本案原告不服该判决,上诉于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4月11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3)吉中民三终字第134号民事判决,驳回了本案原告上诉,维持原判。本案原告对上述判决不服,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2013年7月16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13)吉民申字第1283号民事裁定,驳回本案原告再审申请。本案中,现原告以被告上述行为导致工厂停产4小时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1、被告赔偿原告停产损失31160元;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本院认为,依原告提供的证据,无法认定无叉车即停产之事实,且由于原告的原因导致鉴定程序无法进行,加之被告对原告诉请停产停业损失数额不予认同,原告又无充分证据证明其损失存在合法性,故本院对其诉讼请求无法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75元由原告吉林市松花江化肥厂负担(已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王新颖审 判 员 鞠洪彬人民陪审员 林艳萍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代理书记员 申 颖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