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鲁刑初字第344号

裁判日期: 2013-12-17

公开日期: 2014-04-09

案件名称

李东军涉嫌挪用资金一案

法院

鲁山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鲁山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东军

案由

挪用资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

全文

鲁山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3)鲁刑初字第344号公诉机关河南省鲁山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东军,男,1971年12月9日出生。因涉嫌挪用资金犯罪,2013年3月4日被抓获,次日被鲁山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3年4月3日被鲁山县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鲁山县看守所。辩护人王延峰,河南龙云律师事务所律师。鲁山县人民检察院以鲁检刑诉(2013)31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东军涉嫌挪用资金犯罪,于2013年11月1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鲁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曹秋凤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东军及其辩护人王延峰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鲁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东军利用担任鲁山县信用联社辛集信用社信贷员的职务便利,在经手办理贷款、发放贷款及收取贷款利息过程中,采用收取客户本息不入账、冒用他人名义办理贷款、私自截留应该发放的贷款等方法,挪用本单位或客户资金97.95万元,至今没有归还。(一)冒名贷款1、2012年2月1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付岭村村民霍帅兵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2、2012年2月1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荆圪垱村村民张胜利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3、2012年3月31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范店村村民薛东洋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4、2012年4月2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范店村村民孙小根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5、2012年4月2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尚王村村民秦国强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6、2012年5月8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核桃园村村民王志刚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7、2012年5月2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王军锋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后挪作它用。后王军锋得知后向李东军要回其中2万元,剩余1万元至今未归还。8、2012年5月2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程素云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9、2012年6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贾小五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0、2012年6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范店村村民宋天顺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1、2012年6月29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桃园村村民薛春生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2、2012年7月17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徐新和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3、2012年7月17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庙王村村民张运法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4、2012年7月19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王国民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5、2012年7月19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东村村民程艳飞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6、2012年8月16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程红雷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7、2012年11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郭星延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8、2012年11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肖怀军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9、2012年12月2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程相可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二)截留客户贷款1、2009年,辛集乡庙王村村民王文才以程广辉,程三耒,袁建伟三个人的身份证,以这三个人的名义分别贷款三万元,后李东军以借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该9万元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2、2009年,辛集乡庙王村民张占山持徐本红身份证以徐本红名义办理贷款,被告人李东军为其办理5万元贷款后,以贷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该5万元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3、2010年辛集乡程东村村民程二军持王云霞身份证以王云霞名义办理3万元贷款,被告人李东军以借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这笔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4、2012年5月19日,辛集乡辛集村村民王明水持高红杰身份证,以高红杰的名义办理贷款3万元,后被告人李东军以借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这笔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5、2012年8月22日,被告人李东军在经办辛集乡徐营村樊红耀借款7万元过程中,私自截留挪用该笔借款,后樊红耀得知后向李东军要回其中3万元,剩余4万元归李东军本人使用,至今未归还。(三)截留客户利息2012年8月18日,被告人李东军在收取借款人刘金铭归还借款利息3万元后,没有入账,将该笔资金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四)收入客户本息不入账1、2011年4月22日,辛集乡辛集村村民何红昌将其3万元贷款本息归还李东军后,李东军不入账,且于2012年3月31日,冒用何红昌的名义,再次将该3万元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3万元归其使用,至今未归还。2、2011年6月30日,辛集乡程西村村民张钦将其张六兵名义办理的3万元贷款本息归还李东军后,李东军不入账,且于2012年7月19日,冒用张六兵的名义,再次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3万元归其使用,至今未归还。3、2012年7月27日,辛集乡盆郭村村民赵鹏飞将其以曹振海名义办理的9500元贷款本息归还李东军后,李东军不入账,且于2012年9月3日,冒用曹振海的名义,再次将该9500元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9500元归其使用,至今未归还。被告人李东军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只是辩称自己在多起冒名贷款中是征得了贷款人的同意后才使用的,并且这些冒名贷款也是自己向本单位的领导坦白的。辩护人王延峰的辩护意见是:1、起诉书起诉的若干件犯罪事实证据不足;2、不属于挪用信用社资金的事实;3、被告人无犯罪前科,属于初犯;4、被告人认罪态度好,并表示悔改;5、被告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有着深层次的外部客观原因。据此建议法庭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东军利用担任鲁山县信用联社辛集信用社信贷员的职务便利,在经手办理贷款、发放贷款及收取贷款利息过程中,采用收取客户本息不入账、冒用他人名义办理贷款、私自截留应该发放的贷款等方法,挪用金额96.95万元,至今没有归还。(一)冒名贷款1、2012年2月1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付岭村村民霍帅兵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2、2012年2月1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荆圪垱村村民张胜利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3、2012年3月31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范店村村民薛东洋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4、2012年4月2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范店村村民孙小根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5、2012年4月2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尚王村村民秦国强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6、2012年5月8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核桃园村村民王志刚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7、2012年5月2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王军锋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后挪作它用。后王军锋得知后向李东军要回其中2万元,剩余1万元至今未归还。8、2012年5月2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程素云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9、2012年6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贾小五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0、2012年6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范店村村民宋天顺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1、2012年6月29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桃园村村民薛春生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2、2012年7月17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徐新和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3、2012年7月17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庙王村村民张运法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4、2012年7月19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王国民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5、2012年7月19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东村村民程艳飞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6、2012年8月16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程红雷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7、2012年11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郭星延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8、2012年11月5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徐营村村民肖怀军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3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19、2012年12月2日,被告人李东军冒用辛集乡程西村村民程相可的名义,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5万元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二)截留客户贷款1、2009年,辛集乡庙王村村民王文才以程广辉,程三耒,袁建伟三个人的身份证,以这三个人的名义分别贷款三万元,后李东军以借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该9万元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2、2009年,辛集乡庙王村民张占山持徐本红身份证以徐本红名义办理贷款,被告人李东军为其办理5万元贷款后,以贷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该5万元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3、2010年辛集乡程东村村民程二军持王云霞身份证以王云霞名义办理3万元贷款,被告人李东军以借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这笔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4、2012年5月19日,辛集乡辛集村村民王明水持高红杰身份证,以高红杰的名义办理贷款3万元,后被告人李东军以借款没有审批下来为借口,私自截留这笔借款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5、2012年8月22日,被告人李东军在经办辛集乡徐营村樊红耀借款7万元过程中,私自截留挪用该笔借款,后樊红耀得知后向李东军要回其中3万元,剩余4万元归李东军本人使用,至今未归还。(三)截留客户利息2012年8月18日,被告人李东军在收取借款人刘金铭归还借款利息3万元后,没有入账,将该笔资金挪作它用,至今未归还。(四)收入客户本息不入账1、2011年4月22日,辛集乡辛集村村民何红昌将其3万元贷款本息归还李东军后,李东军不入账,且于2012年3月31日,冒用何红昌的名义,再次将该3万元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3万元归其使用,至今未归还。2、2011年6月30日,辛集乡程西村村民张钦将其张六兵名义办理的3万元贷款本息归还李东军后,李东军不入账,且于2012年7月19日,冒用张六兵的名义,再次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3万元归其使用,至今未归还。3、2012年7月27日,辛集乡盆郭村村民赵鹏飞将其以曹振海名义办理的9500元贷款本息归还李东军后,李东军不入账,且于2012年9月3日,冒用曹振海的名义,再次将该9500元在辛集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9500元归其使用,至今未归还。上述事实,有被告人李东军供述,证人何某某、曹某某、张某某、郭某某、王某某等人证言,案发证明,抓获证明,借款合同,取款凭条,情况说明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李东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及客户资金96.95万元,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挪用资金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挪用资金罪的事实及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公诉机关指控数额计算有误,本院予以纠正。所举证据来源合法、客观、公正,本院予以采信。被告人的辩解意见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与本院查明的事实不一致的,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信。被告人李东军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且当庭自愿认罪、悔罪,可酌情对其从轻处罚。结合本案事实、情节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东军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3月4日起至2017年9月3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审 判 长  郭 易人民陪审员  王明阳人民陪审员  耿东山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书 记 员  杜鹏飞-6-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