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二中民终字第17055号
裁判日期: 2013-12-17
公开日期: 2014-06-17
案件名称
王×2等与刘×1等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王×2,王×3,王×4,王×6,王×1,王×5,刘×2,刘×1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二中民终字第17055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王×2,女,1939年12月2日出生。上诉人(原审原告)王×3,女,1941年12月3日出生。上诉人(原审原告)王×4,男,1942年12月30日出生。上诉人(原审原告)王×6,女,1951年3月17日出生。上诉人(原审原告)王×1,女,1975年9月26日出生。上诉人(原审原告)兼王×2、王×3、王×4、王×6、王×1之共同委托代理人王×5,男,1945年3月4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2,女,1980年5月9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兼刘×2之委托代理人刘×1,男,1958年1月12日出生。上诉人王×2、王×3、王×4、王×6、王×1、王×5因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1)朝民初字第1101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王×2、王×3、王×4、王×6、王×1、王×5向原审法院起诉称:王×7与刘×3系再婚夫妻,二人于1975年登记结婚。王×7与前妻生育子女六人,即:王×2、王×3、王×4、王×5、王×6、王×8。王×8于1989年2月因病去世,其独生女王×1为代位继承人。刘×3与前夫生育子女二人,即:刘×1、刘×4。双方子女对王×7、刘×3均没有扶养关系。王×7于2003年2月6日去世,刘×3于2009年7月1日去世,二人生前均未立遗嘱。现夫妻二人遗留共同房产两处,一处位于北京市×××501号,一处位于北京市×××301号,另二被继承人有存款若干,以上遗产均未分割。故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王×7、刘×3的遗产,主张继承的财产如下:1、北京市×××501号房屋;2、北京市×××301号房屋;3、王×7、刘×3夫妇的存款;4、王×7抚恤金、丧葬费及死亡后报销的医药费。刘×1、刘×2辩称:北京市×××301号房屋同意作为遗产继承。北京市×××501号房屋是刘×3在王×7去世两年多后用自己的工龄计算房价买下的,是刘×3的个人财产,王×2、王×3、王×4、王×6、王×1、王×5无权继承。我们不清楚刘×3夫妇的存款情况,且王×7的抚恤金、丧葬费及死亡后报销的医药费都是刘×3领走的,我们并不知情。王×7在太原有住房,应作为遗产分割。王×7的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在继承遗产时应该少分或者不分。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王×7与刘×3于1975年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王×7与前妻生育子女六人,即:王×2、王×3、王×4、王×5、王×6、王×8。王×8于1989年2月8日死亡,王×1系王×8的独生女。刘×3与前夫生育子女二人,即:刘×1、刘×4。2011年12月刘×4死亡,其法定继承人为刘×2。王×7与刘×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出资购买了位于北京市×××301号房屋,1998年7月16日取得该房的产权,产权人登记在刘×3名下。2003年2月6日王×7死亡,本案中各方均未主张王×7留有遗嘱。2004年6月4日,刘×3与刘×1就该房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刘×1向刘×3购买该房,房价款为27万元。同日,北京市×××301号房屋所有权人转移登记为刘×1。后,王×5将刘×1、刘×4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刘×3与刘×1就武圣东里房屋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2010年6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确认刘×3与刘×1就买卖北京市×××301号房屋所签《买卖合同》无效。判决后,刘×1、刘×4不服判决,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0年11月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对刘×1作出撤销房屋登记决定书,撤销刘×1对北京市×××301号房屋办理的房屋登记。北京市×××501号房屋是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的房产,原暂借王×7使用。2003年11月,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与刘×3签订《关于刘×3同志租借左家庄北里1号楼5门501室的协议》,该协议记载:王×7同志现已病逝,该房应予收回,我公司考虑到刘×3同志已高龄,出于照顾,同意刘×3同志租借该房。该房只能刘×3同志自己住用并按时交纳房租,其他人均无权住用。一旦刘×3同志不需要此房,我公司即将该房产收回。王×7死亡后,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与刘×3就北京市×××501号房屋签订《房屋买卖契约》,由刘×3购买北京市×××501号房屋,价款(含各项杂费)合计35261元。评估日期为2004年12月4日的《单位出售公有住房房价计算表》显示,刘×3用自己的工龄购买的该房,而未使用王×7的工龄。2005年5月11日,刘×3向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支付了北京市×××501号房屋的购房款35261元及购房补偿款50000元。2005年6月7日刘×3取得北京市×××501号房屋的产权证,产权人登记在刘×3名下。2005年6月14日刘×3在北京市公证处立下公证遗嘱,表示其去世后,将北京市×××501号房产中属于其所有的份额归刘×1个人所有。2009年7月1日刘×3死亡。2010年7月1日,刘×1在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做了继承公证,刘×1表示愿意根据刘×3的遗嘱继承相关的财产,故位于北京市×××501号房产由刘×1继承。现北京市×××501号房屋的产权人登记在刘×1名下。经法院调查,刘×3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账户内2003年1月15日的余额为100.80元,2009年6月15日的余额为269.77元,该账户截止至2012年4月18日的余额为90.85元。该账户明细反映,账户的支出均为有线电视收视费。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离休干部管理部证明:其单位已故离休干部王×7同志,于2003年2月6日去世。王×7去世后丧葬费1000元、抚恤金14480元,由邮局汇款发放。王×72001年度报销医药费共15064.22元,也由汇款发放。刘×1、刘×2认可王×7的抚恤金、丧葬费及死亡后报销的医药费都由刘×3领走。庭审中,刘×1、刘×2提供了殡仪馆收费收据等,欲证明王×7抚恤金的花费去向,对此,王×2、王×3、王×4、王×6、王×1、王×5不予认可。原审诉讼中,经王×2、王×3、王×4、王×6、王×1、王×5申请,对涉诉两套住房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北京市×××501号房屋的估价结果为2097667元,北京市×××301号房屋的估价结果为2033602元。原审法院认为:关于北京市×××301号房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北京市×××301号房屋为王×7、刘×3的夫妻共同财产,该房产的一半归刘×3所有,另一半归王×7所有。2003年2月6日王×7死亡,因此王×7所有的一半房产应作为其遗产。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本案中各方均未主张王×7留有遗嘱,故应按法定继承办理。因王×7与刘×3再婚时,刘×1未满十八周岁,因此王×7与刘×1形成扶养关系。王×7的遗产应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刘×3、王×2、王×3、王×4、王×5、王×6、王×8、刘×1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王×8先于王×7死亡,因此王×8应继承的遗产份额应由其晚辈直系血亲王×1代位继承。2009年7月1日刘×3死亡,刘×3对该房未留有遗嘱,因此北京市×××301号房产中属于刘×3的房产份额应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刘×1、刘×4继承。刘×4在刘×3死亡后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应由其继承人刘×2继承。考虑到刘×1占有大部分房产份额,故可将北京市×××301号房屋判归刘×1所有,由刘×1按照该房的评估价值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刘×2房屋折价款。关于北京市×××501号房屋。该房是刘×3在王×7死亡后购买,《单位出售公有住房房价计算表》显示在购买该房时未使用王×7的工龄,且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对该房是使用夫妻共同存款购买未举出确凿证据,故北京市×××501号房屋应视为刘×3的个人财产。2005年6月14日刘×3在北京市公证处立下公证遗嘱,表示其去世后,将北京市×××501号房产中属于其所有的份额归刘×1个人所有。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2009年7月1日刘×3死亡,依据其公证遗嘱,北京市×××501号房产应由刘×1继承。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对该房主张继承权,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关于存款。刘×3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账户内2003年1月15日的余额100.80元系夫妻共同存款,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对该款项中属于王×7所有的财产份额享有继承权。关于王×7抚恤金、丧葬费及死亡后报销的医药费。死亡抚恤金是死者所在单位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作为王×7的近亲属,有权分得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发放的抚恤金14480元。刘×1、刘×2承认抚恤金由刘×3领取,因此继承刘×3遗产的刘×1、刘×2应向王×2、王×3、王×4、王×5、王×6、王×1支付一定数额的抚恤金。发放丧葬费的目的是用于王×7殡葬花销,用以填补其亲属殡葬花销的不足。王×7死亡后必然支出殡仪费用,因此单位发放的丧葬费1000元应视为已经用于王×7的殡葬花销,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主张继承丧葬费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王×7于2003年2月6日死亡,虽然刘×1、刘×2承认2001年度王×7报销的医药费15064.22元由刘×3领取,但王×2、王×3、王×4、王×5、王×6、王×1未举证证明该款在王×7死亡时仍遗留,故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主张继承报销的医药费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据此,原审法院于2013年6月判决:一、位于北京市×××301号房屋一套归刘×1所有;二、刘×1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房产折价款七十六万二千六百零一元;三、刘×1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给付刘×2房产折价款五十七万一千九百五十一元;四、位于北京市×××501号房屋一套归刘×1所有;五、刘×3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账户内三十八元归王×2、王×3、王×4、王×5、王×6、王×1所有,该账户内的剩余款项及利息归刘×1、刘×2所有;六、刘×1、刘×2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抚恤金一万元。如果刘×1、刘×2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判决后,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不服,仍持原起诉理由上诉至本院称:刘×1并非王×7的合法继承人,原判认定北京市×××501号房屋属于刘×3个人财产有误,且被继承人尚有相当数量存款未予分割,请求二审法院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刘×1、刘×2对原判亦有异议,但未上诉。本院在审理过程中,上诉人一方提交了其从原审法院调取的(2010)年朝民初字第18293号一案的庭审笔录8页,欲证明刘×1曾承认其与王×7之间不构成扶养关系;对此,刘×1称其当时系口误,事实上王×7与刘×3于1975年8月30日结婚时其刚17岁,正在上高中,双方事实上形成了扶养关系。本院经审理查明的其他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无异。上述事实,有派出所证明信、死亡医学证明书、生效判决书、撤销房屋登记决定书、《关于刘×3同志租借左家庄北里1号楼5门501室的协议》、房屋买卖契约、《单位出售公有住房房价计算表》、房款发票、公证书、房屋所有权证、银行查询记录、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离休干部管理部证明、评估报告书及当事人陈述等在案佐证。本院认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范围的确定以被继承人的死亡时间作为时间节点。本案中,王×7去世时对于诉争的北京市×××501号房屋并不享有任何产权,该房屋系刘×3在王×7死亡后所购买,不属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故原判认定该房屋系刘×3的个人财产并作为其遗产依法处理合法有据,本院对此予以维持。上诉人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上诉还主张刘×1并非王×7的合法继承人,对此,虽然刘×1在之前的诉讼中曾表示王×7与刘×3再婚时其已经成年并认可其与王×7之间不存在抚养关系,但事实上王×7与刘×3再婚时刘×1并未成年,且刘×1亦称之前系口误,故结合被继承人的居住及赡养情况,原判认定刘×1是王×7的合法继承人并无不当,本院对此予以确认。关于被继承人遗留存款问题,原审法院已经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线索到相关机构进行查询,所作处理亦无不当之处,当事人如发现确有其他存款未予分割可另行解决。综上,原审法院根据现有证据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对于原审法院所作判决予以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本院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评估费15300元,由王×2、王×3、王×4、王×5、王×6、王×1负担10593元(已交纳),由刘×1负担2589元(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已预交,刘×1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由刘×2负担2118元(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已预交,刘×2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一审案件受理费39850元,由王×2、王×3、王×4、王×5、王×6、王×1负担27590元(已交纳),由刘×1负担6743元(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已预交,刘×1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由刘×2负担5517元(王×2、王×3、王×4、王×5、王×6、王×1已预交,刘×2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给付王×2、王×3、王×4、王×5、王×6、王×1);二审案件受理费39850元,由王×2、王×3、王×4、王×5、王×6、王×1负担(已交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胡建勇审 判 员 任淳艺代理审判员 张在民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书 记 员 张 科 关注微信公众号“”